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16年10月2日至4日,赶在大雪即将封山的季节,我在西藏山南完成了转扎日神山。在3天转山行程里.穿越海拔4867米的卓玛拉、4997米的夏嘎拉等两座雪山,以及9个海拔超4200米的雪山垭口与湖泊,还有数不清的雪山草甸,悬崖陡壁.泥泞沼泽。  相似文献   

2.
颜蓓琳 《西藏旅游》2011,(12):126-133
“你站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上,看到服前火红的经幡不停地拍打空气,好似有火一般的温度将你灼烧,你终于耗尽力气向空中抛洒了绒达,内心的的企盼也就此开始放下。张书豪,那一刻不知道你是在戏里还是戏外。”  相似文献   

3.
张宏 《西藏旅游》2013,(5):126-127
在藏地,常常可以看到村子边或者寺庙里一排排固定在架子上的转经筒。泉水边或河流边有利用水力转动的经筒;垭口有利用风力转动的经筒:在藏族同胞家里,还可以看到点燃的酥油灯上缓慢转动的纸质转经筒:更普遍的是手摇转经筒。以上就是五大佛经轮:水转佛经轮、风转佛经轮、火转佛经轮、地转佛经轮、手转佛经轮。  相似文献   

4.
每一次叩首,每一次脸颊亲吻泥土,都带着内心的炽热和大地的温度。在这香巴拉之地,一世转山,没有轮回,如愿以偿。这里是象雄,这里是古格,这里是阿里……  相似文献   

5.
张宏 《西藏旅游》2012,(5):162-162
2012年山南地区重要旅游推广活动吹风会及由南地区旅游工作会议分别于2012年4月8日下午和9日上午在山南旅游局会议室召开。地区行署副专员普布顿珠,地区行署副秘书长丹吉。  相似文献   

6.
《西藏旅游》2013,(9):86-87
拉萨,沸腾的转山路今年公历7月12日,正是“楚巴次西”。据说,这一天拉萨人几乎都会去转山。在拉萨,最出名的转山道是从娘热沟的帕邦喀出发,到夺底乡的一个小寺庙为止。  相似文献   

7.
颜戈  张春晓  肖枫 《西藏旅游》2014,(10):92-95
绿色不是春天的独有标签。在藏地这片厚土上更是如此。泛着金属色的军绿,是火车的生命,它是人文之绿,是那个信仰之地通往凡尘世界里悠长的天路;而墨脱墨绿色的山林,是万物之活力,是自然之绿.是静避的原始丛林里朴素藏族人简单的生活。秋色里的藏地,因了这绿色,多了几分生机,如果说金黄是秋天的成热和颓败,那一抹绿便是潜藏心底永不磨灭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也许源于盘古那开天劈地的一斧,混沌初开.始有天地,那一斧劈出了天.劈出了地,也劈出了山南的这一片天地。人说山南.只说她是藏文化的发祥地.只说她是藏民族祖先的源起地。但那一片广袤的土地到底从什么时候就以那样一种姿态端坐于此?  相似文献   

9.
傅莎 《西藏旅游》2013,(5):156-157
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藏语意为“雪山之宝”。  相似文献   

10.
《西藏旅游》2012,(5):20-25
千百年前的西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那里有何人、何景、何事?热情乐观的藏民族是从哪里走来的?对这一切。世人抱着永恒的好奇之心追逐寻找。  相似文献   

11.
牛小花  青林图 《西藏旅游》2013,(12):126-131
藏民族的精神,于斯可见是否提到藏民族,说起藏地,你我都会不约而同一致想到袅袅的桑烟和薄暮中转动的玛尼?抑或是踽踽独行、口中喃喃的老阿妈和她身后青翠的草色上点点牛羊的身影?还是晨曦中雄伟的布达拉宫和热气腾腾的酥油茶?  相似文献   

12.
安然 《西藏旅游》2012,(5):158-161
酒吧是夜时尚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说到酒吧,你会联想到什么?劲歌热舞、美酒,Party……而如果是一间具有西藏风情的酒吧呢?  相似文献   

13.
木碗乾坤     
在西藏的古老歌谣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摇在怀里头。将情人比作木碗,可见人们对木碗的珍爱。一只小小的木碗,承载的,是藏民族经年的岁月中对本真生活的朴素情感。  相似文献   

14.
裴云春  王郢 《西藏旅游》2012,(8):156-159
香是人类最美好的文化感受之一,它像隐身的精灵,你摸不着它,看不到它,它却能直达你身心的根底,激活最真实的感受,在袅袅烟气中,恣意畅怀,任心灵的悸动自在奔驰。在藏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藏香扮演着重要角色,承载着厚重的雪域文化内涵,散发出辽远的青藏文明的神秘气息。除了祭祀礼佛,藏香还有很好的养生功效。  相似文献   

15.
《圣经》中耶和华用尘土捏出了世上第一个男人,又用这个男人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女人,于是有了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中国的神话中.女蜗也是用泥土造人,她用鞭子抽打泥潭,溅起的泥点落地成人,于是大地便有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6.
巍巍太行山,重岭叠嶂,峰回路转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有多少神话传说滋养着这片沃土?有多少英雄的故事,激励着这种英雄热血洒疆土的贯天豪情?有多少嘹亮的歌喉动情地把她歌唱。  相似文献   

17.
《西藏旅游》2013,(7):136-141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是藏民族最为亲密的伙伴,享有“高原之宝”和“高原之舟”的双重美誉。藏民族与牦牛相向而行的历史足以追溯到西藏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牦牛和与之相关的牦牛文化,早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此衍生而出的赛牦牛这一民族传统竞技形式,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说起赛牦牛,人们总会想起夏季里,一望无际的羌塘草原上,牧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块水草丰美的草坝子里,然后派出身体灵巧的小伙,骑着健硕的牦牛竞相追逐。然而赛牦牛不独为牧区的“专利”,  相似文献   

18.
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有着挺翘的鼻尖,她穿着绚烂繁复的藏装。在一望先际绿草如茵的草原上轻舞飞扬。这是藏族同胞惯用的描写方式,简洁有力,却并不简单。在寻找这位美丽姑娘的路上,我们走进了浪卡子,才知道这美丽影像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美丽的服饰与草原。正是其中最耀眼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西藏旅游》2012,(10):60-63
“雅砻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泛指的文化上来讲,藏民族的伟大祖先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其灿烂的古代文化。诸如诗歌、民歌、舞蹈、绘画、戏剧、建筑、雕塑等,这些都是藏族先民留下的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许多民族文化被逐渐埋没、遗失的深刻教训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举办雅砻文化节,有利于保存和继承这些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西藏旅游》2011,(8):4-4
记者归来.我问她,这次又有什么新的见识,她告诉我,她曾经在格尔术街头碰到过一个满脸沧桑、衣着褴褛却念念有词的老者,他逢人就不停地述说不停地述说,带着平静但坚毅的表情。刚开始她以为是乞讨者,旁边的藏族朋友却说不是,那个人念唱的是史诗《格萨尔王》。《格萨尔王》,藏民族的“荷马史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