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志文 《经济师》2007,(5):189-190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作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经营体制创新;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孵化器;是提升农民文明水平,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因此,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确立农民主体意识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立农民的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应尊重农民利益的“话语权”,转变农民身份;承认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农民的竞争意识;畅通农民的意愿诉求渠道;更新农民的陈旧观念,培养和塑造新型农民。这是确立农民主体意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确立农民的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应尊重农民利益的“话语权”,转变农民身份;承认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农民的竞争意识;畅通农民的意愿诉求渠道;更新农民的陈旧观念,培养和塑造新型农民。这是确立农民主体意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行业为引导的农村特色经济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更是新时期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之举.本文以“借用技术”在湖南新化县农民中的广泛应用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当前“借用技术”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提出了通过“借用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 去年以来,我国城镇个体经济有所发展,个体工商户已从25万户增加到1980年年底的80多万户,长期以来个体经济那种“富不了,垮不掉”、“饿不死,饱不了”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容许城乡个体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是接受历史教训,从实际出发采取的一项长期政策,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在历史上,个体经济从来没有居于统治地位,始终是从属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分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它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也必然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体经济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亿万农民必须告别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挣脱小农经济的束缚,到社会主义的大市场去接受洗礼。应该说,农民进入市场并最终和市场经济融为一体,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完善。但是,由于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漫长的封建统治,造就了中国农民特殊的个性。其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中的封闭性、依赖性、现实性、传统性、忍耐性。农民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上述特殊性告诉我们,农民进市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里,既需要农民兄弟的“投入”,更需要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帮助和引导;不仅要把他们“扶上马”,更需要“送一程”。如果顺其自然,那么,不仅农民兄弟会在险恶的市  相似文献   

7.
50年代初,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发展初级合作社,也就是在个体所有制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方向是正确的,农民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当时推行得过快过急,违背了农民自愿入社的原则。对此,农民不满意。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科学社会主义者,没有把革命的阶段论同革命的发展论科学地结合起来。当时的主要倾向是以革命的发展论否定革命的阶段论——用未来的社会主义否定当时的新民主主义,不适当地限制农民个体经济的发展——限制中农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过早地实行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在这样“左”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正确认识个体私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成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 在县域经济中,最不可忽视的是“三农”,即农民、农业、农村。在这个庞大的基础中,农民一般都占全县人口的90%左右,每个农户是相对独立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集体所有制经济或称合作社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经济成分之一。这种经济的存在、巩固和发展,已在我国宪法中予以肯定。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阶段主要有两种: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保障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十多年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搞乱了这一正确理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加上我们某些同志旧的传统观念和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同时也由于我们理论宣传和实践指导不够全面、准确,使城市集体经济发展过于集中,“过渡”特快,社会上也给集体经济一种舆论压力,不少人歧视集体经济,认为集体经济“可有可无”。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集体经济的性质和地位的认识受着某种局限。因此,正确认识城市集体经济的性质及其地位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陈海鑫 《经济论坛》1999,(17):13-13
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为私营人才引进提供了思想支持建国50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上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始终是社会敏感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私营经济的地位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该理论的重大突破无疑将为私营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地位”等条款,以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经济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上,列宁的合作经济思想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论合作社》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合作经济的观点,尤其是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来引导农民自愿自觉地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精辟论述,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就邓小平这一思想作一思考,以进一步放下包袱、解放思想,破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会使公有制丧失主体地位的耸人听闻的观点,大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张俊  杨桦 《经济师》2000,(2):68-69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温州模式”,在中国迈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导,在新的形势非常有利于温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温州民营经济面临着难得的发展良机,明确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其发展方向和方式,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一、进一步明确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统一思想,树立正确观念,规范行为,提高认识,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嵬  刘甲朋 《经济论坛》2004,(1):101-102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问题。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和逐步深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许多影响“三农”健康发展的障碍与难题依旧存在,中国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状况仍存在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一、“三农”问题的现状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三农”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尽管中央把农民增收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幅远远低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的水平,且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2001年第一季…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价格监督检查部门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充分发挥价格监督检查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发展新农村经济要增强农民的价格意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农民思想意识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增强农民的价格意识十分重要。首先,价格监督检查主管部门要多采取“送货到村屯”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向农民多宣传一些价格管…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各级就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研究探讨比较全面、深刻。但是,笔备认为,在高度重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乡镇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这是一件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应该尽快成为各级政府,特别是农村基层政府加以重点探讨的新课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乡镇企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的重大意义 1、加强乡镇企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要求。 近十几年来,我国广大农民依靠党的政策,大力发展乡镇集体工业,使农村公有制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乡镇企业资产也真正成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活跃、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因此,要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讲,就必须千方百计加快集体资产的积累,这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不断增加发展经济的“家当”,才能增强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促进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加强乡镇企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也是夯实农村生产和社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要求。 资产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母体。从这个意义讲,乡镇企业集体资产就是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特别是农民赖  相似文献   

17.
张忠和 《经济视角》2006,(10):47-4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加大农业改造和农村建设的力度,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和普遍的趋向。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必须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发展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才有条件,改变农村的面貌才有坚实基础。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必须采取“跳出农业抓农业”…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又是一个发展机遇,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决策,是当前最紧要而紧迫的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教育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高职高专能够也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民、农村是三个密切相关的命题。改革开放后 ,曾经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的“三农”问题 ,如今又突显出来 ,以至成为国人最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三农”问题的症结何在 ?如何解决 ?我们认为 ,“三农”问题的症结是“三弱” ,即 :农业之所以成为“问题” ,最主要的是至今尚未改变其“弱质”状况 ,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时时袭击着农业 ,使农业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难以根除“体质衰弱”的痼疾 ;农民之所以成为“问题” ,最主要的是至今尚未改变其“弱势”地位 ,其收入增长缓慢而造成的经济地位低下 ,也制约着其社会地位的提高 ,使农…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管理体制弊病甚多,必须逐步地实行全面的改革,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经济战略任务。但是改革国营经济的管理体制绝不能改变国营经济的性质和主导地位。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耀邦同志的报告指出必须在发展多种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巩固和发展国营经济,是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且保障个体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决定性条件。”党中央的结论和宪法的规定,对于国营经济的性质和地位问题的争论给予了肯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