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推动了农村经济蓬勃发展。从山西农村来看,随着分工分业趋势的加强,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与日俱增,迫切要求进入市场平等竞争。然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由于生产单元的分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势单力薄,处于不利地位。农民的呼声是地难种,产品难销,钱难赚。各级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但是处于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过程中,宏观调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听到行政信息多,市场信息少。有的干部急于“推”农民进市场,想一推了之;有的事业部门有偿服务,部门利益为先,同农民利益两张皮;特别是中央明确指出的工农  相似文献   

2.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580万干部职工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全国农民的一件大喜事。供销社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为农民搞服务是多方面的,如收购农副产品、帮助农民卖个好价钱;供应农民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帮助引进先进的农科技术,等等。但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服务,是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最重要的服务。李鹏总理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经济信息和经济监测预报工作,搞好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的综合协调"。全国供销总社白清才同志在河北考察工作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在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但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落实,或者说是推动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广泛应用的现实步骤方面,一些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包括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却又忽视了农民这一终极主体.笔者之所以称农民为终极主体,是因为他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最终使用者和终端消费者的角色,是农业科技企业科技产品的直接货币支付者,几乎可以说,农业科技企业的生存发展的"衣食父母"就是农民.因此,全然忽略农民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地位与作用是不应该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行不通的,笔者提出,农民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处于最终主体地位,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需要在理论上予以澄清、认可和宣传,在实践上得到重视和突出.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农村经济》2002,(3):49-51
当前 ,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我国进入WTO后 ,中国农民将面临国际强有力商业集团的无情竞争。我国农业生产者相对分散 ,势单力薄 ,无组织的农民 ,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 ,是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群体 ,更经受不起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带来的冲击。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高低 ,决定着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 ,决定着农民的切身利益 ,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要大力支持农民的联合与合作。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与国际农业…  相似文献   

5.
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主要是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农民利益的保护。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当前特别需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受利益的驱动,向高效益产业流动,农业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这就要求切实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为此,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同时,积极鼓励农民和集体增加劳动和资金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物质技术基础。二是加强和改善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要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搞好储备调节,保持市场稳定。要深化粗棉购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和健全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的储备调节体系和市场风险基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农业和农村工作列入重位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供销社,应该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在促进农业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供销社在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供销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多年来在为"三农"服务的过程中,与农民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能够代表农民的利益,深得农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二是供销社网点纵横、城乡一体,具有生产、加工、经营、储藏、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综合优势。三是多年来供销社以"三农"服务为宗旨,在  相似文献   

7.
一、充分认识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在新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发展市场农业,深化农村改革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产品出现卖难情况下,解决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中诸多问题,提高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措施。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与农村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农业从业组织与个人(农户 )的经济效益。   (二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农民生产经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农民对联合起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求更为迫切,特别是近些年来,以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民办、民管、民受益"已成为专业合作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真正做到"民受益",就必须解决好"民管"问题,即民主决策问题,从而确保社员的主人翁地位、主体地位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分散、无组织的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是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群体,更经受不起国际强有力商业集团竞争带来的冲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决定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大力支持农民的联合与合作,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加快与国际农业接轨的步伐。竞争和合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两个轮子,没有农民组织化程度的…  相似文献   

10.
靖武 《农村展望》1997,(2):30-31
农民在走向市场与其他利益群体进行劳动交换时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当他们(不包括已转移出去从事非农产业的那部分人)在销售农产品,获取农业生产要素及其它非农业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不能公平、自由地与其他利益群体进行等价交易,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们,遭受了不应有的利益损失。农民的这种不利地位在现实中表现形式很多。例如:长期存在的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农产品收购中的打白条、农产品的场卖难,农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假冒伪劣泛滥、服务收费混乱、摊派严重、损农坑农事件屡禁不止等等。虽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的不利处境。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产业化是促使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农业的弱点和不适应日益暴露。一是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无法衔接,农产品"买难"与"卖难"交替出现,农业这个第一产业同第二、第三产业很难协调发展;二是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一旦产销不对路,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担不起风险,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三是从总体上看,当前农业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农业比较效益低,整个农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缓解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市场的引导作用,市场牵动"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其规范、健康发展必将对中国的农民、农业及农村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深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机制问题尤为重要。合作组织为其成员带来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民主权利,可以是直接利益或间接利益,短期利益或长远利益,社员的个人利益或组织的整体利益。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维护农民利益的途径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农民…  相似文献   

1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农亚产业化普遍发展,并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向更高方向的推进。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必须解决分散农户经营与市场经济接轨问题。分散的农民走向联合是小农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必然发生的历史过程。农村虽然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只是完成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一半,另一半应该是明晰产权制度和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间题。从表面看,有"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实质上绝大多数的村队集体只是发包土地,没有经济实力,无力组织农产品的加工和运销,使大多数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致使农户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质群体,缺乏有效的组织来保护,对农民财产权益的定义、范围和保护途径、手段没有法律规定,农民作为  相似文献   

14.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问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以家庭承包制为内容的双层经营制,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但却面临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为此,9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农业产业化热潮,"公司+农户"模式成功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但近年来小农户与大公司的矛盾凸现,多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主体地位仍不对称,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无法分享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组织化严重滞后的问题亟待解决,发展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农民为抵御市场风险,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的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研究会、部门牵头兴办龙头企业等在内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它在不改变农户独立生产和市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把农民组织起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支持,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维护和发展农民的经济利益.实践证明,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兴起已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一个直接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高的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在农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需要通过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一、政府调控的必要性在农业发展中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因为1、农业的产业特征———弱质性农业生产经营条件长期较差,耕地等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日益减少,抗灾能力脆弱;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较落后,科技含量低;真正的农业产业链仍然较短。2、农业市场严重的不完全性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农产品现货、期货市场发育不良,农产品(尤其是粮食…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同志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成了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江苏省射阳县采取“五个引导”的方法,找到了实现农民增收的钥匙一、引导农民种种植业是射阳县农业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入WTO之后,劳动密集型的种植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资源密集型的种植业又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射阳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首先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以特色挤占市场,以资源争夺市场,以“龙头”延伸市场,从而构建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栽体,在引导农民种的这个环节上,射阳县本着“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这个核心,主要抓了“三大工程”,一是特色工程。  相似文献   

18.
农业发达需要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化水平,与农业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一样,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状况的重要标志,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农民进入市场、驾驭市场、获取经济利益、维护政治权利、提高社会地位的需要;是政府对农民及其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从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贯彻  相似文献   

19.
家庭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 ,固然曾经有力地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却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我国农业发中的全部问题。发端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的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 ,把农户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 ,随之而来的必然要求把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重点 ,放在如何为农民进入市场铺平道路上。但是 ,值得引人深思的是 ,当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 ,又会越来越明显地感到 ,仍然需要继续解决客观存在着的深层次矛盾 ,即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长时期以来 ,许多人都把我国农业比较利益…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三台县西平区乡镇企业供销经理部从1983年成立以来,坚持为乡镇企业服务的方向,处处以农民利益为重,注意市场信息,千方百计开拓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努力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受农民欢迎的乡镇企业供销经理部。积极扶持专业户西平区位于三台、绵阳、中江三县交界的丘陵地带。拥有耕地98,000多亩,农副产品丰富,编织业发达,随着党的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农业连年丰收。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