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适应能力的本质是人为了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地改变。并最终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社会适应问题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并最终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到解决。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增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学生的内向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文章以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内外倾量表、友谊质量调查表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为测评工具,在广东省某所高校随机抽取75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内向呈负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正相关,友谊质量与内向的交互作用有统计意义。因此,友谊质量对内向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理论界对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概念,多数研究者都是直接引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适应概念,尚无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界定;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环境因素和个体内部因素两大方面,但缺乏系统归纳;在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维度与测量方面,也还未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量表;对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许多研究者从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成熟的得到实践检验的有效方法仍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变化,如何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所容纳和接受,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理论角度,对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从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出发,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自身综合竞争力培养,并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搭建多类服务保障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负着建设祖国现代化的重任。然而当前社会的复杂性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往障碍,这对大学生社会适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进行分析,找到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社会适应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人格量表与参与体育锻炼调查问卷对福建省8所本科院校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调查。利用spss19.0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经研究得出:大学生心理素质跟体育锻炼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参与体育锻炼程度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导向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和载体,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分析,明确社会实践对高校学生的重要程度,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应针对学生具体实践中的问题,探索有效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和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意义以及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结合当代"90后"大学生的个性和现状,细致地分析了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性,提出要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在提升高校学生整体水平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偏僻,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其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状况和实效性问题更是不容我们忽视的重要课题。应从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对策等方面入手,具体阐述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实践,力求切实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延伸.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升教育实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参与面.通过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结合,促进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三提高”,提升了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具体措施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风险制约等方面的问题。应从学科教育、制度保障、专业指导、考核体系等方面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各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任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能否不断提高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既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也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出“三结合、分阶段”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发挥大学生社团功能拓展就业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春林 《企业家天地》2009,(10):147-148
大学生社团的成立与发展,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大学生生涯规划方面产生直接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大学生拓展就业渠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中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社会责任感缺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重金钱崇拜轻事业追求等.作为高校,应当用信念理想教育和集体观念,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正确的社会关系论,促使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严格的教育责任机制,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成员之一,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我国大学生普遍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缺失及与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要求差距过大等问题。本文在社会角色视阈下就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责任感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必要性,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大学生责任感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角色不清、中断、冲突、失败等角色失调现象,其原因在于大学生道德人格边缘化、自恋文化盛行等。必须整治和优化社会环境,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以对大学生的角色失调进行矫治,促进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陡明韬 《大众商务》2010,(16):221-22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在新时期下,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尤为重要,能够使大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针对现阶段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上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顺应上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进一步提升定位,丰富内涵,创新组织模式和保障机制,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成为上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品牌。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积累社会经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