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疑解惑     
问:如何认定处理被审计单位偷逃税款行为?答:偷逃税款行为是目前比较突出的税收违法行为,我国的税收征管法律和其他税收法律法规包括刑法等对偷逃税款行为认定处理作了明确规定,我们应根据偷逃税款行为的方式、情节、性质依法认定,严肃处理。依据《税收征管法》63条规定,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以上方面应认定为并列的关系,即纳税人存在以上所列任何一方面问题的,都应认…  相似文献   

2.
有些亏损企业认为,当年未实现利润,就无需向税务机关申报所得税、结果被税务机关处罚。其实,亏损企业也应办理纳税申报。一、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在纳税期间没有应纳税款的,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纳税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四十五日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会…  相似文献   

3.
何谓偷税?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尽管税务部门通过各种措施加大了对偷税的处罚力度,但是仍  相似文献   

4.
季明猛  沈颖 《财会通讯》2009,(2):133-134
税务筹划是指在遵循税收法规的前提下,纳税人对企业的组建、经营、投资及筹资等活动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充分利用税法所提到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税收优惠,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从而达到税负最小化的一种财务管理谋划活动。税务筹划与偷税、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偷税”,《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相似文献   

5.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改革实施办法(试行)》。其中对纳税申报规定如下:(l)纳税人自行申报实行汇算清缴改革的企业,应在规定的申报期内,依据现行的税收规定,自行进行税收调整并填写纳税申报表,主动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纳税人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税款计算的准确性和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负法律责任。对个别企业按期申报确有困难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的有关规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延期申报。逾期未申报又未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按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相似文献   

6.
释疑解惑     
问:如何认定处理被审计单位欠交税款问题?答:目前,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被审计单位欠交税款问题比较突出。依照《税收征管法》第31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因此,被审计单位账上已经计提税款和办理纳税申报手续,但未按该条规定及时解缴税款的,应认定为欠交税款。对被审计单位欠交税款的处理,应依据《税收征管法》第32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  相似文献   

7.
纳税申报是税收征管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程度,也是税务机关办理征收业务、核定应证税款,填开完税凭证的主要依据,笔者在日常税收征管中发现少数纳税人不熟悉纳税申报法定的时限、方法、程序等而造成纳税申报不规范。为便于纳税人更好地办理纳税申报,根据新的《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结合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归集以下几项纳税申报要求,供广大纳税 人、扣缴义务人参考。一、纳税申报的时间要求新的《税收征管法》第27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  相似文献   

8.
新税收征管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按照这一款的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纳税人,必须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相似文献   

9.
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税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定期申报应纳税款的一项制度。它是广大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直接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前提,是税务机关审核征税的一道法定手续。所以,纳税申报是税收征管的基础,也是纳税人纳税行为规范与否的一个标志。它既能体现税务机关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度,又能体现纳税人纳税意识的高低程度,纳税申报的自觉与否也反映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素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财会》1994,(5):39-39,41
纳税申报21、什么是纳税申报?纳税申报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纳税申报就是纳税人根据税收法律和法规以及税务机关核定的申报期限内,将生产、经营的收入情况和应该缴纳的税额,主动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报告,自动申请纳税。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扣缴义务人也应该按照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确定的申报期限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其他有关的纳税资料。纳税中报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程序。对纳税人强调如实按期填送纳税申报表,不仅是税务机关计算填开完税凭证、征收税款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纳税人是否守法纳税的重要依据。通过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税务机关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有利于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加强管理,对  相似文献   

11.
偷税、抗税、骗税、欠税、漏税、退税怎样处理?彭长顺,杨保舜一、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到、少列收入,或乾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扣缴义务人采取前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  相似文献   

12.
欠税是指纳税人所实现的税金,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应缴而未缴或少缴的税款。其主要特征是纳税人已将这部分税款向税务机关申报,但没有按期缴纳入库。  相似文献   

13.
问:我公司去年度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1070000元,并按亏损1070000元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纳税所得额。税务机关对该企业去年度的纳税情况检查时指出该企业多申报亏损265000元,经过纳税调整后企业仍亏损805000元。税务机关对我公司虚报亏损的行为作出了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0000元罚款的决定。请问税务机关这样做有法律依据吗?答:税务机关对企业作出的处理决定是有法律依据的。因为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新《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按…  相似文献   

14.
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附报资料以及El常掌握的税收征管信息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稽核、比对、分析,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申报纳税的真实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它是介于纳税人已申报征收与税务稽查之间的一道“过滤网”.具体表现为税务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综合评定,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纳税人纳税行为中的错误,实现对纳税人整体、实时的控管,以促进纳税人的真实申报和提高税收监控管理水平。针对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以不断提高纳税评估工作水平和税收征管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纳税人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1、拒绝多征税收权和减免税收权。税务机关提前或其他无依据地要求征收税款,可拒绝缴纳,纳税人依法应当享受减免税优惠的可申请减免。 2、有选择纳税申报方式权。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 3、延期纳税申报权和延期缴纳税收权。纳税人遇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可以申请延期,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可申请延期缴纳。  相似文献   

16.
增值税是一种以法定增值额为计税依据所征收的一种税,它运用税款抵扣原则来消除重叠征收。偷逃增值税是指增值税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少计销项税,虚增进项税,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增值税款的行为。根据本人从事财会、审计、纪检监察工作二十多年的体会,就偷逃增值税的主要手段及其查账方法作点肤浅分析。  相似文献   

17.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的书面报告,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程序。全面、及时、准确地进行纳税申报,对于纳税人依法纳税和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加强税务监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纳税申报是税收征管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程度,也是税务机关办理征收业务、核定应证税款,填开完税凭证的主要依据,笔者在日常税收征管中发现少数纳税人不熟悉纳税申报法定的时限、方法、程序等而造成纳税申报不规范.为便于纳税人更好地办理纳税申报,根据新的<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结合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归集以下几项纳税申报要求,供广大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喻言 《财会通讯》2008,(2):24-25
2007年是我国实行年所得超12万元者自行纳税申报的第1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规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全部应纳税所得达到12万元,不论其平常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是否已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或是纳税人自己已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过,年度终了后都应当再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相似文献   

20.
九届人大常委会日前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下称新征管法),并于2000年5月1日起实施。新征管法同原征管法相比,条目和内容均增加较多,很多方面作了新的规定,有的规定和审计机关查处税收违法行为的通常做法有所不同,这对审计执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关于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认定。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是新征管法增加的税收违法行为,审计认定该行为应考虑主观目的和实施手段两个方面。从主观目的看,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是一种故意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