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府职能的转变,是我国切实履行加入WTO承诺和协议的必要条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政府直接管理国有企业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涉外经济管理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入,政府决策民主化有了很大提高,政府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能不断加强。然而,根据WTO无歧视原则、市场准入条件原则、透明度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和通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原则等的要求,政府对市场干预必须适度,对市…  相似文献   

2.
政府审计只有随着政府角色的转换,适时调整工作目标和监督重点,抓住机遇,沉着而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后对政府审计带来的挑战,才能构建和完善在法律保障下的符合WTO规则、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审计制度。一、如何看待WTO框架下的政府及政府审计在WTO框架下,政府的政策和行政行为应符合“可预见性原则”。政府职能要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法律、行政管理手段并举方向的转变。为此,只有在WTO规则约束下,构建和完善政府审计制度,确定更为符合实…  相似文献   

3.
俞文宁 《福建财会》2003,(10):10-11
加入WTO,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会带来各不相同的影响,但与其他产业、行业、企业相比,受“入世”冲击影响最大的还是政府部门,尤其是像财政这样的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要按照WTO的规则要求改革财政体制和财政运作方式,提高依法理财的层次和水平,着力解决好合法性、公开性和公平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段焱 《河北财会》2001,(9):16-17
我国加入WTO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一旦“入世”,我国受冲击最大的将是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许多工作将有大的改变,政府采购作为对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政府财务工作,在WTO框架下必然也要有许多变化,进而对我国经济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建设服务型工商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当前以发展为主题的新形势,作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WTO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为导向,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革,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成为当前工商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建设服务型工商,不仅符合加入WTO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中国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深层压力,各级政府必须确立“世贸组织的规则是针对各成员国政府制定的,世贸组织的规则只有各成员政府才能够履行”的理念,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观念,重新确定政府行政边界,促进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与WTO规则接轨的廉洁、高效、运林协调、行为规范的经济管控体制。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其中对政府的影响最为深刻.因为WTO规则的大部分内容针对政府行为,并以政府的管理活动为对象,这必将引起WTO规则与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的矛盾冲突,从而必然要求我们严格依法行政,真正使政府管理步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工商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我国加入WTO、优化经济环境和政府工作提速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和措施的推行,给公平交易执法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寿光市工商局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应对新的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构筑‘三动’格局,打造‘二四’模式”,不断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该组织的重要成员。必须承诺接受和遵守该组织的各项规制和制度,WTO法律制度体系,特别是一揽子协定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和机制,要求所有成员方都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其国内法律、法规都不得违背。因此,加入WTO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的挑战,最积极的应对就是加快政府的改革,政府必须按照WTO规则要求,进行相应的规制改革。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做出调整,使地方规制与WTO规则接轨,以适应经济市场化、法律国际化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地方规制如何实现与WTO规则接轨。  相似文献   

10.
“透明度原则”(Principleoftransparently)是WTO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能够促进政策的可预见性,提高贸易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中仍没有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存在与’WTO“透明度原则”相悖的突出问题。电子政府(E—Govemment)是现代新型的电子化的政府,在现代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能够充分实现WTO“透明度原则”,加速与世界接轨,促进贸易的良性发展,是推进当前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认清新形势、新要求 新一轮机构改革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有了较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中运筹的机构改革,是对政府职能定位的深层次思考,这既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的潮流。随着我国加入了WTO,必然涉及到我国一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如调整政府涉外经济管理的职能与机构,改进政府管理涉外经济活动的方法,提高涉外经济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等等。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公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表明中国迈出了融入世界经济主流进程的历史性一步,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体制改革,作为履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要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市场主体、市场形态、市场行为和新的“游戏规则”,也必然在WTO框架下对自身的动作机制和监督体制作出调整和变革,全面、客观分析工商行政管理面临“入世”的挑战,并采取相应对策,是十分紧迫的课题。加入WTO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带来的挑战面对WTO的规则、协议及运行机制,工商行政管理在诸多方面不适应,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以及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改革等,都对政府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基础的政府会计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我国必须对政府会计的确认基础进行改革。进一步研究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已经成为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人世承诺的逐步兑现,外资登记管理统计数据对于国家与政府及时把握改革方向和内容,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作用。工商系统,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部门承担着对外资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主要工作,应加深认识,不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5.
符合WTO规则要求的政府应是服务型政府,政府管理体制应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并与国际通行规则有机结合的公共管理体制,而政府的职能应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服务型政府框架下,科学地定义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取向,是新阶段工商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为市场经济繁荣健康有序运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审计与理财》2001,(12):12
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为各成员制订各自的国际贸易政策提供了一套法律框架,即WTO原则。由于国际贸易壁垒都是政府设立,WTO协议及其所有规则首先都是针对政府的,WTO协议规范了每一个成员方政府对国际贸易的管理,几乎影响到成员方行政管理的各个层面。目前23个WTO协议中,有21个是针对政府的,只有2个是针对企业的。还有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加入WTO的协议,是由政府签字,是政府作出的承诺。从逻辑上讲,WTO的协议,对企业没有直接约束力,企业只要按照政府的法律法规行事,就没人找你的麻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入世后的发展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应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思想观念上进行一番深刻变革,确立与加入WTO新形势相适应的观念意识。主体意识。WTO的主要规则条款大部分是规范政府的政策和法律行为的。因此,有入就认为,入世主要是政府入世,政府制定好规则企业执行就行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WTO首先是一个体制概念。WTO规范的主体是企业。入世受直接冲击的,首当其冲的是企业。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不仅需要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转变和办事效率的提高,更需要企业全面提高竞争力,尤其是提高核心竞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WTO后,来自知识经济的影响将促使政府改变管理机制,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现代化建设中的政府管理体制创新问题,是一个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课题。本就这一课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政府管理质量、计量、标准化和锅容管特安全监察工作的职能部门,其工作内容有许多同 WTO规则,特别是 WTO/TBT协议有关,如技术法规、标准、符合评定程序等都与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有关。因此,加入 WTO之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属于受影响较大,需要具体行动较多的部门之一。从加入 WTO的总体要求来看,调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理经济的方式,适应“入世”的要求,需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政策上做出统一的调整,积极主动地研究应对措施,在职责范围内积极地进行改革,转变管理经济的方式,使本地区经济运行机制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影响有三个层次,一是政府方面,二是产业方面,三是对企业的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政府必然要调整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将弱化,必然强化为企业服务,必然会产生法律基础上的两大对等关系的主体-经济和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