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话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今社会,培养成熟的生态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自然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绿色发展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提出的重要发展观点,旨在确保我国可以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同样存在着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因此在新时期对于绿色发展观要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相结合,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雪 《魅力中国》2014,(15):278-278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为人类开辟了广阔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强了人类影响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但科学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人类未来发展的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于解决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在极大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以此为基点,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人类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在实践中合理的认识和利用自然。另外,马克思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国内外发展大势,根据马克思的生态观,适时地提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5.
王梦 《魅力中国》2013,(22):352-352,355
马克思的自然观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伦理学的一项重要问题。马克思耙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同时它也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相对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从而确立了对当代生态环境伦理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话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今社会,培养成熟的生态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自然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必须面对的的问题。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急速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烈,其性质和特点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现代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人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好人类生存底线——自然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共同任务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8.
9.
10.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作为北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作了一个系统清晰的梳理。在对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建构的过程,福斯特主要通过考察伊壁鸠鲁、费尔巴哈以及达尔文等人的思想对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他们的启发和影响下,马克思最终完成了自然、历史和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的本质规定;而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及协调性原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黄沁茗 《理论观察》2013,(12):39-40
魏晋时期,自然山水终于从实用、比德的附属地位中摆脱出来,一跃而成为独立的审美观赏对象.魏晋士人发现了自然界的美,并把自己的一往深情投入其中,与自然品题会通、相亲相融,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审美意趣,这对于我们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哲学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其中包含有丰富的自然观思想。由于当时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他的自然观哲学思想并不完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思想统称为科学生态文明观。从毛泽东自然观到科学生态文明观大致经历了理念和实践三大方面的转变,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促成这三大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一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些形态更替的过程中,一方面生产力在不断提高,生产工具也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自然界的资源严重透支,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恶化.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去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发展以及现状,分析马克思自然观的现实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文明的问世都有支撑其生成的丰富精神内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深层的精神基础和精神支撑。文章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唯物历史论和辩证法视角四个哲学层面对生态文明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类应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有效地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新形态——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不断开拓对生态文明认识的新视界、新视野,形成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核心要义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涉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三个重要方面。在价值蕴含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树立“共同体”思想指引前行之路、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提供行动指南、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在践行路径上,强调科技之于环保的地位、强调生态制度之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强调生态意识之于凝聚社会合力的显要,不断推动生态文明事业的发展迈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越来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摆脱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己成为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正是以这样一种跨越时空的恢宏视角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和道德评价.因此,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研究将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名扬 《黑河学刊》2010,(8):23-24,26
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经过先秦、汉代学者们的阐述到程颢演变成"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自然观。程颢的仁学自然观不仅将仁爱的思想外推至自身以外的人,尤为可贵的是,他将仁爱的思想外推至外物,对当代生态伦理向美德向度延伸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具有物质本体论性质的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新形态,实践论和唯物论的统一构成了实践唯物主义。开展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