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何解决技能人才供需“两张皮”、深化“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边是制造业“用工荒”,一边是职业院校毕业生“难就业”“更难就好业”。如何解决技能人才供需“两张皮”、深化“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围绕深化“产教融合”面临的诸多挑战,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深化产教融合的育人方式有助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科学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设计的复杂因素,提出了基于校企双向嵌入式产教融合模式的协同育人实施框架以及基于服务内容、运营管理和产教融合成果3个方面的实施路径,以促进实现新时代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说"和"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手段和基本方法,目的是感化人、激励人、团结人,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需求。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面对新形态新形势新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在积极探索方式方法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上,更应追本溯源,强本固基,从方法本源上加强研究。促进"说"和"教"的与时俱进,对于改进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栗长江 《黑河学刊》2014,(12):118-119
英语教学经历了各种教学法的变革依然没能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教"和"学"的辩证关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教你学"的一贯制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师的创新性。英语教学应该是"教""学"两者此消彼长的过程,从起步阶段重"教"到中等阶段"教""学"并重,再到高等阶段以"学"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更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近年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面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出“产教融合、多方联动,育训并重、融合发展”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新体系、新模式,实现产业教育互融互促,切实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6.
赵德荣 《中国招标》2022,(12):151-152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社会对于建筑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是培养建筑人才的必由之路。通过产教融合将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极的职业精神与高素质的工程造价人才。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探索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骞 《发展》2013,(2):98-98,108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使命。弘扬“德教为先”的优良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知识流动机制,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知识交流合作已成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通过分析高职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的现状及表现形式,提出高职教师与企业人才双向知识流动进行深度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之下,为了满足国家对数字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陆续开设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瓶颈,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停滞不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配套师资结构不够合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导向性不够明晰,产教融合未能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针对以上困境,提出推进《产教融合法》出台、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第三方组织的社会力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为背景,提出了要创新和拓宽产教融合路径,实现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助推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产业优化布局和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贾小宁 《魅力中国》2014,(2):193-193
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特点决定了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过程必须有别于其他教育,必须与社会各职业的具体需求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校企结合、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走之路。  相似文献   

12.
徐路军 《重庆与世界》2011,28(1):114-116
从梳理"思无邪"的"误读"史的角度出发,来重新认识孔子的诗教观以及孔子肇其端的儒家文化。首先概述了"思无邪"被解释成"思想纯正无邪"的传统;其次分析了"思无邪"的"无边"、"无数"的本义追寻;最后论述了孔子以礼为标准、尊德性的诗教观,得出了孔子的诗教观正是在这种"误读"的过程中阐释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王莹菊 《中国西部》2014,(13):106-107
<正>一直以来,"送教下乡"就是一个教育热词。时下,"送教下乡"更是成为了均衡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和一种教研方式。的确,"送教下乡"是连接城乡教育的桥梁,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扶贫"的有力体现。一些教研机构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许多名校组织骨干下乡指导,许多名师也去偏远的乡村上观摩课,受到了农村学校的好评,赢得了农村教师的赞誉,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14.
陈鸿 《科学决策》2008,(12):59-59
本文深入分析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名言”的错误及其欺骗性,指出了它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5.
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现实路径,也是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和区域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常州市为例,通过调研产教融合示范企业及职业院校,从产业端和职业教育端明晰产教融合发展现状;理清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的产教融合困境;建立政府、学校和企业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三螺旋模型;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动的产教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积极构建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监测评价体系。文章通过将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的职业大学、企业、政府及职业本科学生作为利益核心主体,围绕职业大学在开展产教融合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效果四个方面,并结合上述四方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需求和责任进行分析,梳理出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图谱,以此构建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计算模型,以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在实施产教融合的相关数据为案例进行模型计算,根据结果进行讨论及提出相关性建议。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一套科学、可具有操作性的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方法,丰富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绩效评价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侧重对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特点。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紧迫,职业教育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而产教融合作为培养产业人才的重要一环,逐渐成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全国两会期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是7次提到“产教融合”,指出在职业教育工作中,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职工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各级工会组织在党委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会作为群众组织,它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整个工会工作一样,要关心全局,服务中心,发挥特色。做好“四个寓教”于多种多样的群众活动之中,就体现了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让偏远教学点"一科不缺",荆竹校区创设"联校走教"办学新模式——"老师来了!老师来了!"6月的一天,教师冯芳、王灿刚下汽车,早已等候在学校门口的湖北省武穴市余川镇徐余冲教学点的孩子们,拍着小手叽叽喳喳呼喊起来,快乐写在每个山里娃的脸上。"每到一个教学点,孩子们都争着和我们打招呼。虽说走教很辛苦,可一看到学生那一双双求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