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影响中国小麦供求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生产和贸易。从近年来的生产来看,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因此影响小麦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将是国际贸易。我国小麦贸易流通分析1.我国小麦贸易量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小麦长期产不足需,每年需进口1000万吨以上弥补缺口,小麦贸易呈明显的"进多出少"的特点。90年代中期以后,得益于国内种植结构调整,我国小麦进口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小麦上市以来,各地区均出现了抢购风潮,小麦收购价格也一路飙升,目前不少地区新产小麦价格已经达到2元/公斤左右,各地粮源争夺激烈。其中安徽全椒地区因大幅提价收购还被中央媒体给予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3.
未来10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将稳中有降,由于单产水平持续提升,预计2029年小麦总产量将达到1.35亿吨左右,年均增长0.13%。随着人口增加、消费升级和食品工业发展,小麦国内总消费量持续增长,预计年均增长1.1%,2029年将达到1.40亿吨左右。由于国内专用小麦存在产需缺口,进口持续增加,预计将从2020年的390万吨增至2029年583万吨。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干旱影响,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小麦出口大国纷纷遭遇减产。美国农业部9月报告预计2012/2013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59亿吨,比上年度减少5.22%,产需缺口2200万吨,库存比上年度下降11%至1.77亿吨,为4年来最低水平。国际小麦价格今年已累计上涨35%。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培训》2005,(11):42-42
回顾今年以来国内的小麦市场行情,始终是波澜不惊,小幅低走。主要原因是由于去年我国小麦增产.加之进口量大幅增加,使国内小麦市场整体供求关系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影响小麦收购价格水平的各种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是未来小麦的出库价格会达到什么样的价位。如果小麦价格上涨空间较大,必将刺激小麦收购者以较高的价格争取多购,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如果预测未来小麦价格难有大的上涨,小麦收购者必将在市场约束之下,十分谨慎地确定收购价格。一、根据2004/2005年度全国小麦供求平衡分析,尽管今年小麦产量增加,并超出了前期市场的普遍预期,但当年产需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口,需要动用库存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1.未来一年中,首先需要以国内现有商品小麦的周转库存,弥补市场产需缺口。虽然小麦进口数…  相似文献   

7.
2012年6月,新产小麦自南向北即将收获上市。2011年我国小麦收购价格创历史新纪录后,市场价格迅速下跌,面粉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2012年新产小麦收购价格走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的热点。本文将从多方面对2012年小麦收购价格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预计春节后国内市场小麦面粉价格以平稳为主,小幅振荡为辅。主要依据:一是虽然我国小麦总体上产不足需,但随着产量增加、进口增加、地方储备增加,今年生产预期增长,小麦供给形势好转。二是当前小麦面粉需求未见高峰,节后需求趋淡。由于冬季面粉消费量要比夏季高20%,每年进入四季度,小麦面粉需求呈旺势,但进入冬季以来,小麦面粉需求未见热销,增长势头不强。元旦春节期间全国面粉需求有所增加,对小麦价格高位运行有一定支持作用,但考虑到这种需求是刚性的,增长不明显,而且在春节短暂的采购高潮结束后,节后需求将明显减少。三是今年小麦面积增…  相似文献   

9.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最近指出:国内粮食保持供需紧平衡格局.目前,2009年粮食生产形势还不明朗,但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小麦、玉米将保持产大于需,稻谷产需基本平衡,大豆仍有较大缺口.据国家有关部门种植意向调查,2009年小麦、早稻播种面积同比有所增加.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前期北方地区的干旱对小麦生产的整体影响不大,当前早稻生产开局良好.由于国家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全年粮食将保持供大于求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前8个月我国大豆进口平稳,关税下调将使大豆进口成本下降;国内大豆产需缺口扩大,全球大豆供给趋紧;国际大豆价格接近历史最高价,国内大豆价格稳步攀升;919份稻谷生长气象条件;1-8月我国大米出口微增进口大幅下降;全球大米产不足需;9月份国内稻谷价格较为平稳,大米价格继续上涨;秋冬小麦生长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粮食播种面积力争稳定在3.8亿亩;1—8月小麦出口同比增长两倍多,进口减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全球大米产需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分析机构法国战略谷物公司称,过去一个月里,欧盟小麦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这是因为美国小麦价格相对走强。在过去一个月里,美国软红冬小麦价格大幅上涨了40美元/吨,而欧盟小麦价格的涨幅只有美国小麦的一半。由于全球小麦供应极其紧张,战略谷物公司预计2006/2007年度欧盟小麦出口在1200到1300万吨,这要高于上个年度的出口量1100万吨。全球小麦供需已经吃紧,但是本月澳大利亚小麦产量数据下调,导致供需进一步吃紧。伊拉克和埃及采购美国小麦,乌克兰开始实施小麦出口许可证体制,这推动全球小麦价格大幅上…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我国小麦夺得"八连增",总产量达11792万吨,增产的同时,小麦品质也有所改善;国内消费量显著增长,归因于小麦用作饲料替代数量大幅增加;在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未启动的背景下,我国小麦累计收购5731.6万吨,较上年提高10.4%;国家再次提高2012年小麦托市收购价格水平,三级小麦提高到1.02元/斤;全年市场行情整体涨幅有限,但阶段性明显。展望2012年,由于我国小麦产量基数大,继续增产难度进一步加大,但在政策扶持、气候稳定的条件下,丰收依旧可期;整体行情将在政策规范下,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价格趋势以稳为主,适度提升,年度平均价格将在2150-2250元/吨区间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为给我国小麦(进口)贸易提供决策参考信息,本文基于1961-2017年数据、运用ARIMA(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预测分析2022年前世界及中美小麦人均量,以此间接反映产品供需态势。结果表明:2019、2020、2021和2022年世界小麦人均量分别为103.0、104.0、104.0和105.0 kg,同期我国小麦人均量分别为91.0、92.0、92.0和93.0 kg,同期美国小麦人均量为年169.0 kg。该结果意味着:世界小麦总产提高略快于人口增长、相对供给有所增加;我国小麦总产提高快于人口增长,但小麦总体供不应求,需少量进口;美国小麦人均量高于世界水平且保持态势,小麦供过于求;我国小麦(进口)贸易环境总体平稳,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产小麦的陆续收获,2005年冬小麦收购价格开始形成。从一些收获较早地区的初期零星的上市价格看,新产小麦上市收购价格较前期预计的还要低一些。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价格监测点报告,在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最南部,新产小麦上市价格有的已经低于0.65元/500克。新产小麦上市价格目前还没有形成,但是零星的价格表现出的市场心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新产小麦产量由于播种面积的扩大而增加,改善了年度内国内小麦的供给能力,小麦开秤价格较上年有所降低,应该认为是正常的市场反映,但是小麦价格不会也不应该过分下跌。理由有三:一是稳定粮价是党…  相似文献   

15.
从农业部对受旱严重的八个省调度情况看,近期小麦市场基本稳定,价格没有因旱出现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给国内农产品价格也带来了一定的下跌压力。小麦价格在政策的主导下稳步上涨,并未出现大幅波动,提高了农民种植小麦的收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麦“8901”品种,曾经被评为我国优质小麦中的知名品牌,质量与进口优质小麦相媲美。这种小麦在我国的河北省、河南省大面积种植。从“8901”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的三年情况来看,各面粉加工企业普遍反映其品质优良,是加工高档面粉的最好优质国产麦。国家粮油质量检测中心2001年调查显示,“8901”小麦品质在全国最优,其主要品质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国外优质小麦标准。2002年5月,在全国优质小麦产销衔接会上,与会专家对国内外优质小麦进行了一次评比,结果美国产的“美麦一号”获第一名,“8901”以低于前者1分的…  相似文献   

18.
《齐鲁粮食》2003,(5):34-35
受2002年百年不遇大旱和结构调整的影响,山东省今年小麦播种面积大幅下降,小麦苗情创下5年来最差记录。山东农业部门有关人士证实:今年山东小麦减产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9.
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强筋小麦(即面包、面条小麦)的栽培技术要求在保证强筋小麦品质物性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和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强筋小麦的栽培技术对品质的要求是保证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温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容量高,出粉率高等等,每一项栽培技术措施都应该围绕达到上述品质指标和高产高效的要求来制定。1选用优质高效的小麦良种:小麦的品质性和产量特性是其遗传基因决定的,栽培措施对它的影响处于第二位,当然也是很重要的。要生产高质量的强筋小麦,首先要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近几年来,我国主要产麦省已选育出一批优良强筋…  相似文献   

20.
一、夏粮生产获得好收成。夏收小麦亩产创历史新高 今年我国夏粮生产获得好收成。一是面积稳定扩大。夏粮播种面积预计为4亿亩,比去年增加490多万亩,增长1.2%。二是单产在创新高。夏收小麦平均单产首次突破600斤.再创历史新高,单产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达80%以上。三是优质专用小麦比重增加。科技对夏粮增产作用于明显.小麦品质得到大幅提升。预计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1.8亿亩.占夏收小麦面积的54%,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四是优势区域增产份额较大。全国11个主产省区小麦增产量占全部增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