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行政法价值取向的理论主要有三种:管理论、控权论及平衡论。这些观点都是行政法价值取向的实现方式。文章认为当今行政法应以服务行政为价值取向,并从立法方面阐述行政法的服务性以及如何通过立法来体现行政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共识,生态文明作为独立、崭新的文明形态,必将促进政府行政在价值取向上的转变与演进。现代行政法服务于和谐社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因而将生态价值贯穿于行政法运行的全过程势在必行。本文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下,通过解构行政法生态价值的内涵,分析得出行政法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以期通过实现行政法的生态价值。力促生态文明及和谐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3.
行政法产生的过程彰显了四大精神,即控权精神、民主精神、监督精神、保障人权精神。这四大精神揭示了行政法的真谛和本质,对我国行政法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就行政法理论而言,平衡论的结果很可能是求平衡而达不到平衡。以控权论来构造行政法律制度,在行政权自我扩张的惯性作用下,很可能也达不到严格控制行政权的目的,但却有可能达到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庸”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执中而知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法;“和而不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崇“仁”尚“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生命.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行"特惠制",构建了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体系.新税制优惠政策的改革目标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改革思路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改革原则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特征,优惠措施体现了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化馆作为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新任务下要求文化馆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始终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不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社会的文化"大环境",从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就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拓展文化馆功能,开展群文活动浅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当今,我们建设全面和谐社会,其理论根源在<论语>中均有所赘述,且"和"也为论语之要义.全面研究<论语>这一要义能够指导我们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周易>中的"三才论",以人为中心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既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也是对我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发展新时期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我国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要正确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做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加快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刑事政策是国家抑制和预防犯罪的重要对策与策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刑事司法的指针,是对我国先前刑事政策的发展与创新."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理论有天然的契合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刑事司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探求"宽1严相济"政策的源头入手,探讨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制定与实施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阐释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出发,分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基础,从而为准确把握其时代含义,最终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生勇 《发展》2007,(11):119-1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和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不仅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也为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构建和谐校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卫东 《发展》2007,(10):147-148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社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化馆作为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新任务下要求文化馆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始终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不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社会的文化.大环境",从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就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拓展文化馆功能,开展群文活动浅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础设施城乡差异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以农补工"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对城乡实施了不同的基础设施供给策略.随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现行基础设施供给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供给差异.这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相违背的.文章对我国基础设施城乡差异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以期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侦查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对新形势下的侦查监督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这对于增强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能力,更好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咏中 《发展》2007,(10):16-17
农村公路作为农村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起着联系、保障农村经济活动和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交通部"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要求,甘肃省交通厅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将农村公路作为服务"三农"的大事来抓,采取积极措施,以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通达、通畅"工程项目,一大批农村公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甘肃省农村公路的通达条件和通行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邵阳市中心医院为构建医患和谐关系,积极开展创"医疗服务零投诉"活动,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构建和谐行业,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行业,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行业需求得到满足的行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行业服务感到满意的行业.  相似文献   

20.
儒家传统人伦信用观是一种缺乏普遍适应性和平等性的信用观,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信用文化需要将人伦信用观转变为契约信用观,要求经济交易主体树立法人财产观.各级政府必须守信,在构建和谐社会信用文化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全社会既要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又要有强有力的法律硬约束.有关方面目标一致并协同推进,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信用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