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
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所以企业内部要实行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所以企业内部要实行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所以企业要实行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7.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会计职业道德亦有其本身的特征:(1)时代性。会计职业道德依赖并服务于特定社会经济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其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2)专业性,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性技术学科,因此会计职业本身和会计道德也必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只有坚持客观、公正、真实的职业道德,并同时体现会计的专业技术上的功能,才能产生优质的会计信息。(3)丰富性。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十分丰富。(4)自律性。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界长期进行会计实践活动白发形成的,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慎独”、“内省”,自觉自愿地执行,具有较强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8.
探析会计人员做假账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2001年10月29日,朱镕基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后,题字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这是朱镕基总理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会计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一个“真”字,要求会计数据真实、可靠、可信,绝不可弄虚作假。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被誉为我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先生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立信会计精神。他认为,“立信’,是做人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最根本的职业道德。他把信用看成是会计事业的生命线”,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如果一个人失去信用,就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致身败名裂,更为严重的是会危害他人,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身为会计人员应当始终如一地使自己的行为保持良好的信誉,  相似文献   

10.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成为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所以企业要实行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如人为地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掂,为私利而编造似账、假表,或虚盈实亏,或假亏充盈,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
不做假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目前会计工作的现实状况真是差强人意,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来,会计造假呈上升蔓延之势,可见治理会计造假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的“适用性”,即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需要的能力的特性,会计信息是宏观决策、投资者决策、管理当局决策的依据。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会计假账普遍,审计诚信严峻,会计审计诚信危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会计造假和虚假审计对资本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造成巨大伤害,给国家和股民造成重大损失,假帐、假表、假数字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据审计署2000年组织对1290户重点企业的审计,发现有68%的企业会计报表是假的,虚盈实亏、虚亏实盈,大量资金体外循环或私设小金库等各类违规违纪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会计信息失真即虚假会计信息,一般是指会计信息没有反映经济真实,会计人员不按照《会计法》和相关财会制度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的产物,是伴随着会计工作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近年来,假账的手法不断翻新,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和隐蔽化。假账主要有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等形式,做假的常见手法主要有:真账假做、假账真做、偷桃换李、电脑作弊等形式。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外不断出现的会计丑闻,使会计职业界的公信力受到极大的损害。假账、假报表.假利润、假亏损等虚假会计信息的大量出现,使人们对会计工作已失去了应有的信任,公平竞争成了一句空话.也误导了企业的投资决策、信贷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受到了严重阻碍,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原因 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存在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到会计报告各环节都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甚至不合法行为。搞假凭证、假账、假报表甚至假审计报告,玩数字游戏,“变通”处理经济业务,编造利润,粉饰经营业绩,或者掩盖真实财务情况,借以偷税、逃税、骗税等现象,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重要,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越来越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失真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并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朱口基也多次强调“不做假账”。因此,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分析和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客观原因,从源头抓起,才能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目前,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社会各界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和企业会计工作基础薄弱、秩序混乱,造假账、编假数、报假表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单位的会计信息不仅不能使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投资管理决策,反而出现投资管理决策失误,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以及社会稳定。究其原因,固然有单位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较差等原因。但我们认为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对会计行为的监督管理以及对会计违法行为缺乏严厉的处罚是其主要原因。因此,修订后的《会计法》强化对会计活动的制约和监督,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可以说是切中会计时弊,不仅符合社会各界渴望提高会计质量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规范会计行为,改善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丽芳 《经济师》1999,(10):81-82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工作提供的关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切会计资料。保证会计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不仅是会计信息客观性特征的总要求,而且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目的和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既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外部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近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各行各业的一些单位中时有发生,并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假账、假报表、假成本、假利润、假亏损等虚假会计信息,严重干扰着国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