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绿色煤炭工业是以煤炭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核心。以实现煤炭工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新型煤炭工业。其关键是实现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清洁生产和无污染使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构建绿色煤炭工业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绿色投资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投资是当代经济中一种新型投资模式。这种投资模式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通过贯彻生态理念和环境保护思想,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共赢的投资理财活动。绿色投资适应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解决资源瓶颈和环境恶化问题,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绿色投资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绿色企业投资、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园区投资、绿色城市投资和绿色技术投资。  相似文献   

3.
整合绿色包装的循环经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中,产品包装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都离不开包装.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产品生命周期,丰富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内涵,也为绿色包装设计与之匹配实现了观念上的整合.通过循环经济对输入、输出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可以计算整合绿色包装的循环经济实现水平.整合匹配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包装设计的循环经济把绿色包装理念实现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实现再循环、再利用和再资源化.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绿色投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绿色投资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在绿色发展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建立绿色投资制度.本文在解析了绿色投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投资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提出了绿色投资的方向和发展思路,以及构建绿色投资制度,发展绿色投资,实现循环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日趋和谐与人的绿色福利不断提升的过程.循环经济兼顾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注重经济发展质量,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是绿色技术按照某种生态的、经济的内在逻辑结合而成的系统整体.本文探讨基于生态学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框架,为构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增长以能源消耗为代价,这种情况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循环经济应世而出.本文探讨了以绿色税收促进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对国外绿色税收实施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概括,最后提出了绿色税收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突出特点。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利用以直接燃烧和传统煤化工为主,能源转化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极低,环境污染较大。过度依赖于能源的煤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煤炭产业初级化、重型化、单一化问题突出。因此,实现绿色采矿、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水平等一系列转变煤炭产业经济的新发展模式,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资源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现实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已有的三次技术革命,在解放人的体力和脑力、带来极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人类正急迫等待和呼唤以提高人的生命力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到来。绿色技术是提高人的生命力的技术统称。绿色发展以绿色技术为基础,聚焦于提高人的生命力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人类在物质财富达到一定丰裕程度时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就是要寻找一种既增加物质财富,又不损害生态环境质量的模式和发展路径。从这个角度看,绿色发展就是循环经济模式、低碳技术应用、生态建设和创造保持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环境的总称。以物质高效、安全、循环利用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现代循环经济模式,具有促进绿色发展的协同效应,与中国应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资源可持续供给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的客观需求高度契合,已经成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理念与我国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玉春 《当代经济》2016,(10):58-59
“绿色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内涵包括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内容和意义.作为“绿色经济”代表的农村循环经济,自然应当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文化效用.本文通过梳理“绿色发展”内涵,概述我国农村循环经济的障碍性因素,分析农村循环经济对“三农”的重要价值,探究“绿色发展”理念下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产业是以特色资源为基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稀缺性、可持续发展性,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体系.民族地区要在市场经济中占有竞争优势,就应当培育和发展具有民族化、地域化和生态化的特色产业.文章提出了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几个对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特色资源为基础,发挥区位优势,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绿色产业和培育民族文化产业等.  相似文献   

11.
万盛因煤而兴,以矿而立,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煤炭资源的存储量逐步减少,难以支撑万盛经济的长期发展,并且煤炭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万盛急需寻找新的发展之路,实现经济转型,减缓资源环境压力,以传统产业改造为根本,发展集聚经济;以旅游产业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服务业;以特色农业为目标,走绿色农业规模化发展道路等方面对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出一些思路,以期对万盛地区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分析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发展特点,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条件进行总结评价是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前提。以北京重要生态涵养区密云为例,构建密云区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构建评价模型,从经济效益维度、社会效益维度、资源环境维度和政策支撑维度对密云区绿色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对密云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找出绿色经济发展和转换路径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长效协作机制、绿色金融发展体系、绿色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绿色产业转型模式四个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积极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寻找支撑产业、实现产业绿色转型成为矿区生存与发展的新课题。以申家庄煤矿转型建设特色小镇为案例,基于其产业转型PMIF框架和SWOT分析,从产业定位、原则和“光伏+”全产业链设计3方面详细解构其绿色产业体系,探索矿区践行产业绿色转型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运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中的“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分析了黑龙江省各个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得出煤炭工业城市点轴结构的渐进形成过程,并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模式,确定煤炭产业可持续的生态的发展方向,提出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加快煤炭城市的发展,避免煤炭城市经济随着资源的枯竭而萎缩。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先瑞  黄建武 《经济地理》2003,23(4):516-519,523
把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文章概述了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流域面临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萎缩加剧;自然灾害频繁;水污染加重。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对策,包括: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植树造林,构筑“绿色屏障”;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发展资源产业,增强产业的基础地位;建立综合协调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推动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区域产业集群是个极好的载体。因此,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且在主体功能区划中被划分为限制开发区的地区比较适合发展循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首先对循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生成动力进行论述,然后通过建立模型,运用多种博弈分析方法,分别分析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在集群生成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得出政府的策动力及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对集群的生成非常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测算R&D资源错配并实证分析其造成的绿色创新效率损失。从理论上分析不同R&D资源错配造成绿色创新效率损失的具体机理,采用中国内地省级高技术产业数据,结合反事实方法,测算R&D资源错配造成的绿色创新效率损失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较低;中国高技术产业存在明显的R&D资源错配问题,R&D资本和R&D人力错配均属于资源配置过多的情况;R&D资源错配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整体上造成中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损失值为0.0614,损失率达26.4%。基于此,必须持续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消除要素流动障碍,促进R&D资本和R&D人力在区域间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工业化强调通过现代技术不断深度开发和广度拓展自然资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利用价值,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利用,使中国工业从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和技术导向型."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的构建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它具体包括:建立"成本内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强化城市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9.
北部湾是我国目前为止最洁净的绿色海湾,海碧、天蓝、空气清新是北部湾最宝贵的资源和品牌优势。同时,北部湾作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黄渤海后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其开放开发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保护北部湾,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损害环境已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走访调查,结合其特殊性,提出对广西北部湾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