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寻乌县审计局根据县委组织部门的委托,派出审计组对县属某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审计组本着对组织部门、审计机关、离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还对该单位与其下属公司之间债权债务、管理费用的一致性进行了延伸审计。当延伸至曾是拥有近百名员工、生意兴隆,而今仅有几名留守人员的原商业“大哥大”公司时,审计组疑虑顿生,公司收支“清楚”、会计核算“规范”。但为何不见:(1)由主管部门向公司近几年收取“管理费用”的内部往来收据的“踪影”;(2)公司近几年集资建房出售店面“巨额”收入的“原形”;(3)公司近几年收取店面租金收入的“…  相似文献   

2.
2002年,石城县审计局在对某单位(以下称A单位)审计中,发现A单位将下属B企业上交的9.5万元管理费以拨付设备购置款的名义返还给B企业。该局通过延伸审计B企业又进一步发现,B企业将主管部门A单位下拨的设备购置款又挂在“其他应付款——A单位”户头上。此账务处理使审计人员产生两大疑惑:其一既是拨款B企业为何又作应欠A单位的负债处理;其二既是下拨的设备购置款B企业为何胆  相似文献   

3.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集中制优势明显,成效显著,一些企业主管部门也成立或面向全系统或适用于全协会的财务会计核算中心,代理所属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那么,这种做法在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首先,由企业主管部门成立面向本系统行业的财会核算中心,集中代理所属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是存在的:(1)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后,原来分散在各企业的财会核算工作,统一集中到一个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一些单位和部门出于自身利益驱动,采取一些较隐蔽的手段增加企业的负担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借款为名,行集资之实”。如某主管部门到下属企业出具借条5万元,指定付款到某单位,企业明知是有借无还,又不敢抵制,只好如数付款;(2...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对某企业主管部门进行例行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对一张原始票据的内查外调,查出某主管部门违规收取下属单位资金、私存私放现金300000元的问题。 审计过程中,有这样一笔会计业务:某主管部门收基层单位现金,借“现金”600000元,“银行存款”90000元,贷“其他应付款”690000元,附件是某主管部门开具的四张收据金额共计  相似文献   

6.
9月初,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06年荣获“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后,一些名牌企业纷纷打电话向主管部门反映:不少个人或单位或中介组以主管部门领导和机关的名义,采取召开创名牌座谈会、名牌访谈录、名牌广告宣传等多种形式,软磨硬缠要求名牌企业捐资赞助参与活动,少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某主管部门郑重声明:这种冒充主管部门领导和机关的名义,巧立名目,骗取名牌企业钱财的伎俩属于一种诈骗行为。同时,也发出呼吁:“莫把名牌企业当成‘唐僧肉’,谁都想吃它一口。”  相似文献   

7.
去年对某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中,我们对该单位的组织结构、财务隶属、业务范围、会计核算做了初步调查,了解到该单位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结合刚刚审计过的上级主管部门的财务收支审计资料,拟定了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中,我们抓住了该单位事业费及专项工程收入两条主线,结合主管部门拨款账、往来账与之对应关系,很快审计完了该单位提供的所有会计资料,同时发现以下疑点:  相似文献   

8.
有问必答     
国家事业单位人员辞职有什么政策? 广东东莞县读者李文清来信问:我是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专业人员,要求辞职去乡镇企业是否可以?需要哪些手续? 李文清同志;1990年,国家人事部颁发了《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指出,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可以提出辞职。要求辞职的人,要向单位或主管部门交辞职申请,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从收到书面辞职申请起,3个月应予以办理辞职手续并发给辞职证明书。如果申请辞职的人是国家和省、市(地区)重点科  相似文献   

9.
某国有企业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多年来已停止了正常的经营业务,只能靠收取店面租金给职工交纳养老金,发放留守人员工资及维持日常正常开支。2000年以后,我局未对该企业进行审计。去年为了扩大审计覆盖面,消灭审计“空白点”,安排审计人员对该企业2003年至2004年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某地审计局对某电厂基建工程进行了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并延伸审计了某承包公司,发现了其上级主管部门将所属企业基建项目试生产业务交给下属承包公司重复核算,偷漏国家税收的严重违纪问题。审计人员在电厂基建工程财务审计中发现以下疑点:1.试生产收入上:一是电量是销售给电力公司的,而价款是向承包公司结算。这是为什为查清疑点延伸审么?二是结算的电价过低,只有0.1687元/度。而同期该厂生产电价为0.375元/度,这又是为什么?2.试生产的支出上:一是电厂基建开始是按购货普通发票入账的,后改开增值税发票,原注明购货单位是电厂,后也改为…  相似文献   

11.
山东劳动保障编辑部:我母亲在某企业工作已十几年,企业每年与她签一次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今年4月27日早7点左右,我母亲骑自行车在上班途中被一辆摩托车从后面撞倒,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我们多次与母亲原工作单位协商,要求按因工死亡对待。单位负责人却称:这属于纯粹的交通事故,和企业没有任何关系;死者是单位的临时工,不能享受工伤待遇。请问:我母亲这种情况是否属因工死亡?如果单位拒不认定,我该找哪个部门解决?单位不支付有关待遇,我该怎么办?希望能在百忙之中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读者海东  相似文献   

12.
违纪隐藏在“修理费”之中于静霄,韩贵武前不久,我们在对某商品流通企业1996年度的资产、负责及所有者权益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1996年12月末在费用中列入了一笔房屋修理费,金额为318000元,并附一份该单位申请主管部门、税务机关审核批准维修房...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体制建立和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些人借机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时有发生,媒体也常有披露。审计发现这种行为有新形式,花样在翻新。某企业向其主管部门上交资金93000元,主管部门用其资金发放该企业领导人员奖金83500元,经进一步审计主管部门发现,该主管部门2002年至2004年向下属企业收取资金240000元,  相似文献   

14.
一、案情介绍 笔者在调研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时,甲单位的领导向我们讲述了所在单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帮他分析到底是谁的错,他们应该怎么做。事情是这样的:某日,甲单位会计员张三到主管部门会计处开会。散会时,主管部门出纳员王五叫住张三说:“你单位为建太旧高速公路的捐款20000元已经返还,你就捎回去吧。”随即张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审计涉及的面越来越广,对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风险的问题也日益突破,成为审计工作中必须清楚认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一、形成审计风险的成因1、审计客体核算资料的失实是审计风险产生的根源。目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核算的结果失实问题十分突出。部分企业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如审计中曾发现企业报给银行、财政和主管部门同一会计年度的会计报表数字不一致。去年,我们在审计某一单位过程中发现,该单位有分别用于应付财税、主管部门内审和纪检、国家审计检查的假账四套,最后在纪…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日趋完善,企业的主管部门逐步转向经济实体,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各级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但是,从目前来看,经济效益审计尚在发展和探索之中,需要不断总结,使经济效益审计走出一条新路子。现就企业主管部门内审机构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有关思路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何谓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单位或人员,对破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的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评价活动。经济效益审计以经济效益为监督、评  相似文献   

17.
一、政府主管机构有哪一些职能? 现在我国所有企业都有一个婆婆或几个婆婆,即一个或几个政府主管部门。这是实行计划经济的需要,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令性计划正是通过各级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给企业的。有人说,计划经济是一种统治型经济,或管制型经济,政府就是通过各种主管部门去管制企业、命令企业的。企业多了,主管部门越分越细。同时,又有各种规章约束企业,使它们离开主管部门便寸步难行,没有资金渠道,没有物资供应渠道和销售渠道。所以,没有婆婆的企业会有失落感,非要去找一个主管部门不可。这叫做:有了婆婆怕婆婆,没有婆婆要去找一个婆婆。  相似文献   

18.
劳顾问: 我是某国有企业的职工,最近单位要求我承包一间酒楼,我同意承包,但不同意单位在承包合同中规定“伤残亡由个人负责”这一条款。为此,承包合同至今仍无法敲定。请问:我的要求是否合理?望予赐教。苏理苏理同志: 原劳动部办公厅在1992年印发的《关于企业内部个人承包中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中规定,企业与职工个人签订承包合同,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一种方式。企业经营机构的转变,并未改变企业与职工之  相似文献   

19.
政策信箱     
单位是否应给我支付医疗补助费? 劳顾问:我是广州某中外合资企业的劳动合同制工,我与单位签订三年合同,至1998年1月26日止。1997年6月20日我因患浸润性肺结核住院治疗,9月12日出院。按我的工作年限,我可享受六个月的医疗期,现病情尚未痊愈仍需继续治疗,但单位认为我合同期和医疗期均已满,故不愿与我续签合同,也不给我医疗补助费。请问:单位的做法合理吗?望赐教!梁读者  相似文献   

20.
综合信息     
老河口市普教经费审计追回转移资金76万元 老河口市审计局在今年的普教经费审计中,发现某二级单位以借款为由,从银行分三笔转走资金76万元。经查证核实,该单位为了逃避税收,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单位长达一年多不回收。对此,审计部门要求教育主管部门限期追回被转移的资金,同时严厉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教育主管部门对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