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基于最新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以新农保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性。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收入的农村老年人,其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下降了大约32-56个百分点,然而,对于已经获得转移支付的老年人,并未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他们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养老对传统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当前效果有限,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于2010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论是在制度设计还是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足,如城乡二元制度、立法层次较低、覆盖面存在缺陷、基金运营陷入困境等问题。因此,应继续完善新农保制度设计,建立城乡养老一体化制度,建立新农保制度的法律保障机制,扩大新农保覆盖范围,拓宽筹资渠道,增强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随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农村养老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问题。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保证农民基本生活、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至今已经历了探索起步阶段、萎缩倒退阶段及创新发展阶段。自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来,吉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迅速,逐步完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农村居民收入低造成缴费档次偏低,基础养老金水平普遍较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元结构面临发展困境。对此,应该提高农民收入,增强缴费能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借鉴其他省市经验,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元化统筹。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保风险指的是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时间内,新农保制度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离。该文运用多种风险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新农保制度面临的风险包括制度设计风险、筹资风险、基金投资风险、操作风险和给付风险。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为了让农村居民的生活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也能够像城市居民一样迅速地向小康生活迈进,国家对此推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惠农政策,也是提升我国农村生活质量的战略手段之一。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它所带来的优势不是很了解,从而引发了诸多的问题,导致了工作很难开展实施。下面本文将相大家阐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具有的特点,并针对这些工作开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而达到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从先期试点的实施状况来看,当前存在着立法保障不足、基层政策落实不力、中西部地方财政紧缺等制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试点的因素,需要从立法建设、多样化宣传、基层组织建设、财政资金落实等方面去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趋于弱化的背景下,农民个人和政府二者的实际经济支持能力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有着关键影响。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是资金来源问题。为此,对农村居民缴费能力和政府承担补贴责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提升农村养老保险经济支持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新农保制度的完善与否,是关系农村经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项保险制度有助于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从根本上解除其后顾之忧,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促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消费、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学术界对于这项制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政府财政责任、基金筹集与管理、保障水平、农民参保问题等方面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上,而对不同农民群体的需求与利益、制度的福利效应、风险管理等问题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处于试点阶段,各项制度设计还不完善。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的调查显示,逆向激励问题突出、待遇支付不规范、弄虚作假情况较严重、养老金水平低、政策宣传不到位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述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完善和建立相关配套措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张宏杰 《经济师》2013,(1):217-218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谐等重大问题。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进了老农保的一些缺陷,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型农保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根本原因,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有效地保障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支持能力测度及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离开政府财政的支持,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充裕的财政收入是有效规避新农保制度震荡和实现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基于ARIMA模型动态预测2012-2020年我国财政收入走势,结果表明,未来十年中国财政收入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放缓.整体上看,新农保的财政补贴压力适中,基本维持在中国财政收入的0.8%左右,政府财政具备支持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应调整新农保养老金补贴与财政收入增长比重、降低行政费用、压缩基建支出,从而改善各级政府财政支付能力不均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新农保试点应该加快进程,尽快全面覆盖全体农村适龄居民。但在新农保推进工作中,还是应该遵循新农保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相适应,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先慢后快、逐步推进,规范操作、逐步完善,可衔接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政府引导、自愿参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政策,新农保养老金的效果到底如何,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评估结论。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断点回归设计的方法,利用老年人幸福感指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从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和自信心两个维度来衡量幸福感,发现领取养老金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尚不显著,但提升了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和中高收入地位的老年人在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后生活幸福感提升较为显著,但现实中挤出效应的影响更大。最后,作为社会支持的新农保与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新农保养老保险制度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在于其长期保障水平与保障能力是否能承受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在对我国未来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预测的基础上,构建养老金收支精算模型和人口预测模型,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并对基金收支平衡进行仿真和评估。仿真结果显示:未来30年左右养老金将会收不抵支,且通过调整基金收支约束变量以缓解基金缺口会与养老金的福利刚性发生冲突。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应探索新农保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和路径,创新地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促进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长沙市岳麓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调查,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己于2009年10月1日前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本文从经济的角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下的普惠制养老、账户设置、养老金构成、财政补贴、参保回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养老观念的改变方面进行解读.以期引起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需资金的重视,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同时引导处于劳动年龄的农民树立新的养老观念,积极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获得普惠制的养老待遇.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地新农保的运行情况进行比较并列举其具体表现,进而基于SPSS软件的实证分析验证所得结论,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其满意度、信任度评分模型,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所调查各因素对参保率的影响。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新农保"热议问题提出调查后的分析,最后给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在对新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环境、制度的统一性、资金来源和保障层次、统筹层次以及制度外部衔接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分析后,提出了"新农保"应坚持政府负担为主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惠农、坚持农民自愿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坚持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坚持城乡统筹相衔接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