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逐步由货币经济转向信用经济,信用经济的形式,使社会主义银行获得了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基础。这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趋势。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或自然基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发展程度不同,使商品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即简单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商品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从自然经济占 相似文献
2.
刘光第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4,(4)
发挥银行的调节作用,需要从理论方面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等等。如果不探究这些问题,银行的调节作用就无从发挥。因此,本文着重从理论方面来谈谈银行在宏观调节中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国经济由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两部分组成。然而对外经济运行的状况如何,它在本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何种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调节。鉴于目前在对外经济运行和宏观调节的关系上存有歧义,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讲几点意见,以就教于读者。一、对外经济的盈利对外经济运行具有两种形式:一是本国产品和生产要素向国外输出。 相似文献
4.
1.最根本的是要将专业银行的纵向行政统属关系改革为横向的经济业务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将各专业银行下放到地方,撒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纵向管理机构,只保留直接从事信贷业务活动的基层行处,使每一个基层行处都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行与行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只有信用业务关系。只有在专业银行彻底企业化的条件下,人民银行才有可能真正处于我国最高金融机构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对宏 相似文献
5.
黄肖广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7,(5)
企业的财务自主与国家的宏观调节体现了企业分配领域内的宏观经济平衡和微观经济搞活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它们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笔者建议,在改革中研究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企业分配体制的改革应实行“先控后放”的程序。所谓“先控后放”,就是指在企业分配环节,先完备国家的宏观控制手段,后简政放权,实行企业财务自主。企业的财务自主和国家的宏观调节,两者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它们都是城市经济改革的必备条件,双方相辅相承、互为条件,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例如:企业的财务自主是搞活企业的前提,又是宏观经济平衡的基础,千万个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银行法与银行监督体制孟龙,鞠亚飞英国的银行监督体制是建立在银行法基础之上,随着银行法的不断修改,银行监督体制也逐步走向完善。英格兰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督颇具特色,但其经验却是接受了一次次教训之后才得到的、近三十年来,先是第二次银行危机导致了《197... 相似文献
7.
宏观调节成果是将经济运行校正到合理轨道上所需费用。它是一个描述现代经济运行费用的重要概念。这里的所谓“合理轨道”,是指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水平的约束条件下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规定了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论断向我们提出了重新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货币、信用和银行的作用问题。根据《决定》的精神,联系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和当前货币流通形势以及加强宏观调节的问题,谈谈自己学习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银行正面临深层改革的关键时刻,发展和推动银行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银行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多矛盾。尤其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严重沉淀、资本金不足、运营风险加大,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管体制对银行实施有效的监管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因此,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党中央“七五”计划的建议,深受鼓舞。其中谈到金融体制改革,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勾划出了蓝图,银行的作用和地位提高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业务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担子重了。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久,虽然在近几年的金融改革中积累了一点经 相似文献
12.
13.
14.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成了热门话题,"融资难"现今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难题。本文探讨在新形势下,我国应该如何构建银行体制,完善金融体系,以构建金融生态服务企业发展,为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16.
信息结构、监管体制与银行监管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体制的设计与安排,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无既定的定论或模式。银行监管的效益取决于金融监管资源的配置和制度安排,在同样的监管体制下,还受制于信息结构的变化。本文试图从规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入手,探讨在不同的信息结构、监管制度下银行监管的效益,并对现代银行监管体制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银行信息及其基础设施正逐步成为银行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银行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银行的经营理念,信息化改变了银行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信息技术改变了银行的竞争方式和竞争环境,激化了银行间的竞争;网络银行改变了银行的经营模式,普遍存在于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安全因素使得银行的技术风险开始凸现,由于信息及其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带来的银行技术风险改变了传统银行的风险内涵,除市场风险、道德风险、政策风险之外,技术风险已成为一种新型银行风险,针对银行信息及其基础设施进行攻击、进而威胁到银行业务的连续性、经营的持续性和资产安全所造成的风险,这类风险就是技术风险,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系中,备省分行营业部位于中心城市,对银行有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营业部竞争力提升的重点在于体制改造、机制重建和功能强化,对营业部的体制改革设计将是一个有利于营业部和支行大发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苏联的银行和信贷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为依据、由国家制订和掌握、集中而单一的体制。它的形成是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以后在沙皇俄国旧的银行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六十多年来各个时期的不同经济特点,经过不断演变和改革而发展起来的。现就一九六○年"柯希金经济改革"之后苏联的银行和信贷体制,着重于银行组织机构、信贷制度以及苏联银行和外国银行彼此在对方互设机构的三个方面概述如下: 苏联银行的组织机构 1.苏联国家银行苏联国家银行是苏联政府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根据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二日法令建立的。它的全名是"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