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客户公司避税程度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当客户公司避税程度低时,随着公司避税程度的增加,客户公司被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下降;当客户公司避税程度高时,随着避税程度的增加,客户公司被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上升。第二,当审计师来自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时,在避税程度最高的分位数样本中,客户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第三,公司有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下,在避税程度较低的分位数样本中时,审计客户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小。研究发现表明,公司避税与审计意见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审计师能够识别客户公司的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2002—2015年我国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其审计费用显著更高。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行业专长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了企业的业务复杂度和投资区位复杂度,使得审计师加大审计资源的投入,从而导致了更高的审计收费;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导致的审计费用提升更多是审计努力增加导致的,而非审计风险提升导致的。以上研究不仅能够丰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审计收费影响的相关文献,而且推动了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研究向会计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延伸。  相似文献   

3.
以2007—2013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对外担保的情况,并分析了上市公司当年对外担保对其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对外担保的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且对外担保的规模越大,审计费用也越高;存在高风险担保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较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国有时,其对外担保事项影响审计费用的程度较之非国有企业更大;东部沿海地区上市公司相对于其他地区上市公司,其对外担保事项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以2014—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基于任务的压力源和社会压力源”的视角,将签字CPA年报压力分解为工作量压力、时间压力、客户披露压力、监管问询压力四个方面,考察年报压力对审计意见类型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期间,当签字CPA面临较大的工作量压力、时间压力和客户要求提前披露年报时,其更容易发表标准审计意见;签字CPA承接的审计客户上一年度被监管问询的次数越多,其越倾向于发表非标审计意见。区分签字CPA身份发现,项目合伙人的年报压力对审计意见类型选择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年报期间会计师事务所合理安排签字CPA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2014—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手工整理的PPP项目数据,实证考察上市公司参与PPP项目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较之于未参与的公司,参与PPP项目的公司在其参与后审计费用显著增加,且参与PPP项目数量越多、金额越大,审计费用增加越多。区分PPP项目所处行业和地域分布发现,在PPP项目所在地与公司注册地不一致、PPP项目所处行业与公司自身行业不一致时,上述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区分PPP项目回报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参与使用者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型PPP项目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参与政府付费型PPP项目对审计费用的增加并不明显。此外,PPP项目的参与会增加审计师的工作投入,同时相关公司也更可能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这些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参与PPP项目对审计师行为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内容分析方法,逐一识别导致非标意见的事项数与事项类型,研究非标意见内容是否影响下一年度的审计师变更?上一年度的非标意见内容是否影响本年度审计师要求的审计费用?研究发现:第一,非标意见事项数越多,审计师变更的可能性越大,存在于非无保留审计意见中,而不存在于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中。上一年度的非标意见事项数越多,审计师要求的审计费用越高。第二,区分三类非标意见事项后发现,会计处理存在错报或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立案调查或未决诉讼、持续经营问题。非无保留审计意见中存在会计问题时,审计师更可能发生变更。无论非无保留意见段还是强调事项段提及持续经营问题,审计师均可以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第三,进一步区分审计师变更的方向。非无保留意见中提及的非标意见事项数越多,后任审计师越可能变更为小所。带强调无保留审计意见中提及会计问题时,后任审计师更不可能变更为大所。非无保留意见提及立案调查或未决诉讼时,后任审计师更可能变更为小所。  相似文献   

7.
ESG水平已成为新时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但是有关ESG表现的信息价值特征依然有待理论探索。据此,基于重要的信息中介,探索审计师如何依据企业ESG表现出具审计意见。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越好,审计师越倾向于发表标准审计意见。作用机制表明,ESG表现较好的公司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较低,审计师更可能出具标准审计意见。异质性检验显示,在环境规制力度较强的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分析师关注较少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ESG表现对标准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ESG表现越好,审计投入越少,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越低。结论为ESG的财务信息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优化信息环境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基于共享审计视角,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与客户共享审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客户共享审计能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优化企业信息环境和降低供求协调成本是其作用路径。横截面分析发现,共享审计对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在市场竞争激烈、客户集中度较高以及供应链关联度较弱时更显著。此外,获取续聘机会是共享审计师充当信息中介的动因,共享审计在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同时能促进客户价值提升。该结论丰富了共享审计赋能供应链治理的研究,也为供应商改善投资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探讨“沪港通”交易机制的实施是否有助于提升审计独立性,发现“沪港通”实施之后标的股票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增加,说明“沪港通”的实施促使审计师声誉成本与潜在诉讼风险的增加,从而有助于提高审计独立性,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结合A+H股交叉上市、QFII持股的分析提供了相应的稳健性证据。研究表明“沪港通”实施对于提升审计独立性有着积极作用,是完善审计市场监管、提升审计质量、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深港通”等资本市场开放政策的实施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2009—2017年有业绩承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并购后业绩承诺的兑现情况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风险会影响审计意见的类型,未完成承诺的公司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修改业绩承诺后,业绩承诺完成的难度降低,但是并不影响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进一步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的业绩承诺不会调整审计意见类型,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促进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高估值、高承诺、高溢价”并购的公司在无法兑现承诺时,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经营风险理论,结合中国转轨时期经济制度背景,利用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关税数据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检验中国加入WTO后,关税削减导致的进口竞争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面临的进口竞争对审计收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上市公司面临的进口竞争越大,审计收费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国企、所在行业集中度高时,进口竞争均导致审计费用增加。以上结论表明,基于经营风险效应,上市公司在面临进口竞争时,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登上“胡润百富榜”这一外生事件,实证研究了上榜影响审计收费的两条路径:(1)盈余管理路径。公司上榜后,为规避政治成本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使得其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审计风险提高,最终导致审计收费增加。(2)媒体关注路径。公司上榜后,媒体关注度增加,公司风险增加,审计风险随之提高,审计收费增加。从登上富豪榜这一外部因素研究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为审计收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登上富豪榜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后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财务舞弊视角探讨审计师如何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其察觉的重大错报风险。研究发现,对于存在舞弊迹象的公司,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的事项种类更多、风险主题和差异化内容更丰富。进一步研究发现,若公司当年存在财务舞弊,其下一年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更高、审计师被牵连至监管处罚或法律诉讼的可能性更大;财务舞弊对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审计师经验丰富或投入审计资源较多的公司中。  相似文献   

14.
通过手工整理2013—2015年审计报告中的投资事项增量信息,研究审计意见中投资事项增量信息(投资信息审计意见)与公司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投资信息审计意见具有缓解投资过度的正面作用,但也具有加剧投资不足的负面作用;内部治理环境具有调节效应,当内部治理环境较好时(代理成本较低、管理层权力较小),投资信息审计意见的正面作用得到提升,负面作用受到抑制。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内部监督在投资信息审计意见缓解投资过度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效应,表明促进股东加强内部监督是投资信息审计意见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研究结论表明审计意见中与投资事项相关的增量信息具有额外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沪深A股中央国有上市公司2012—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将审计署实施的审计监管事件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并购和重大资产重组中业绩承诺可靠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政府审计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可靠性水平,这一结论在全部并购重组样本中和剔除业绩达标在5%以内的样本后均得到了有效验证,且经过多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进一步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审计能够通过“监督”效应和“增量”效应促进国企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可靠性的提升,但并没有对未接受审计的同行业企业起到很好的“溢出”效应;(3)在业绩承诺到期后的经济后果上,政府审计显著提升了业绩承诺达标企业的长期绩效表现,同时降低了其商誉减值风险,但对于业绩承诺未达标企业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2013—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注册会计师忙碌程度对其审计判断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签字注册会计师越忙碌,越有可能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进一步考虑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人特征的研究表明,性别和年龄特征会显著影响注意力分散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转制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健全内部组织结构,对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规范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亦有着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