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职工住房都是实行福利分房,由国家和单位提供住房,职工采取按月付低房租的形式。这种福利制分房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助长某些领导干部权势,形成人情房、新情房等,再就是我国还是一个贫困的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国家和单位还拿不出多的钱来为职工解决住房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所以,国家和单位还拿不出多的钱来为职工解决住房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房改政策,即: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合理负担的体制;把自建、自管住房的体制改革为社会化1、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货币工资分配形式;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两种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险体系;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和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等。其目的就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一、困境和原因 目前,住房制度改革举步维艰,以职工购买住房为例,具体表现为:无房可买,无钱可买,有钱也不买。 何谓无房可买?就是一些确实无住房的职工想买房,节衣缩食、东挪西借,准备下了购房款,但所在单位无房可卖,这些职工自然也就无房可买了。为何无房可买?因为现行政策规定:事业单位建设职工住宅,资金来源为国家和集体投一些资,住房者个人集一些资;企业单位建设职工住宅,资金来源为集体投一些资,住房者个人集一些资。现在国家和集体缺乏投资,结果建房就无望了。无房可买者,大多为新职工,还有部分老职工,他们在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并不 相似文献
8.
<正> 一、必须给住私房者适当优惠,并设定合理的租卖比价,以促使群众买房迄今为止,各地的住房制度改革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在一些小城镇比较流行的不发补贴,以优惠价售房。另一种是在大中城市实行的“提租发券”式,即在提高公房租金的同时,给职工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补贴。 相似文献
9.
10.
从民生角度理解,“住有所居”指的是老百姓都能住得上房,具体包含了两层意思:有购房能力的居民可以根据需求买得起房,无购房能力的居民可以通过保障体系租得上房、住得上房。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使低收入人群得到应保尽保,避免把他们推向商品房市场。 相似文献
11.
12.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要求业已转变为高质量驱动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经济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常态下也对其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有助于促进其不断发展完善,此外,这也契合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现实需求.据此,本文立足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重点分析了其对管理带来的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分析了城镇住房新情况,探讨解决城镇住房的新途径,针对低收入家庭要求降低经济适用房的房价、界于富裕层和低收入家庭之间的“夹心层”群体要求改善住房条件、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突出的三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搞好成本控制,抓好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以降低房价;建设“限价房”,破解“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创新城镇住房制度;实行房籍制度“松绑”,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完善城镇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分配制度的改革。结束福利性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已成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16.
<正>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人民的居住问题,40多年来,各级政府一直在为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而不懈地努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镇居民住房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居民的住房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我国现行的住房制度存在着严重弊端,由于不能从经济上制约不合理的需求,导致了国家花了大量投资,而住房问题都没有得到缓解,同时住房分配不公,以权谋房,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19.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住房制度改革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住房制度改革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政策、买公房给优惠制度及廉租房制度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减少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不良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