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在美国爆发了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它的破坏力之大涉及面之广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资产证券化作为美国次级债市场的重要金融工具,对次贷危机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深入剖析两者的关系将对全面认识本次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次贷危机对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影响还十分有限,却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客观看待资产证券化的观点,积极积极推进我国的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之一,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然而从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到现在仍然余威为减,肆虐全球,对美国及当今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和深远的。我国资产证券化也面临着政策、法律等方面的风险,我国应制订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法律,完善信用评级制度,降低对银行担保的依赖,加强市场培育力度。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起到的“分散风险”的正面效应及其局限性的分析,并结合中美两国资产证券化现状的比较,从资本市场建设、资产选择、信用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曾杰 《时代金融》2013,(18):247
20世纪70年代初期,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即资产证券化,由于它具有促进资金流动和分散风险的功能,所以发展较快。但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不仅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且也将矛头指向了资产证券化。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所出现的问题,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几点建议,最后简要阐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试析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  王晓 《新金融》2009,(8):50-53
在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以住房掘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为主的证券化产品,在危机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本文的宗旨就是深入讨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在本次次贷危机中的作用,正确看待其基本功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并运用美国金融市场数据,研究了资产证券化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负面作用,减弱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效果,而这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认为,随着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互动性增强,必须重视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中央银行应通过调整和完善政策体系、改进货币政策调控对象和方式、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按危机爆发至今,已给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方向的探讨,文章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中国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对比出美国次贷与中国已开展的证券化业务的本质区别,指出我们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业务风险的防范,充分利用我国此项业务开展的后发优势,适当加快试点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李佳  王晓 《金融论坛》2011,(1):25-30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所以急需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施.文章结合次贷危机分析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模式,指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模式.但是需要从次贷危机中吸取一定的教训,使得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强化技术长是金融业近年最令人瞩目的革新,但其风险缓释机制却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许多缺陷,本文将分析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风险缓释技术的效率,并针对此提出金融机构在证券化业务中进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汪俊  刘玄 《金融纵横》2010,(6):32-35,39
次贷危机发端于基准利率上升背景下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下跌,但却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传导扩散至整个金融体系。一方面,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使危机从信贷市场转移至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地购买了大量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又使资本市场的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反馈传导回信贷市场。危机正是在这样一个双向传导效应的刺激下不断放大,从而使局部风险最后演变为系统性危机。  相似文献   

12.
次贷危机与证券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首先对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次贷危机不是证券化的产物;其次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发展证券化的启示,认为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要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创新金融工具被误用甚至恶用;同时应严格把住基础产品的标准关,加强对证券化业务的监管;次贷危机不应影响我国证券化试点的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为切入点,对次贷危机的原因进行透视,找出其中蕴含的风险因素,为后危机时代中国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和金融市场稳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对资产证券化的质疑开始成为焦点。我国正处于资产证券化的试点阶段,如何才能稳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热切关注和探讨的问题。通过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的关系,剖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双刃剑功能;结合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现实挑战,总结出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从而提出了金融衍生品存在的风险隐患,深入透析了我国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在汲取次贷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爆发后,资产证券化再次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其中一个方面是资产证券化对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什么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了资产证券化中逆向选择的形成和强化机理。研究发现,逆向选择会随着资产证券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导致抵押贷款质量逐渐下滑,这也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切实防范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各个环节和相关机构的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在中国.对于资产证券化采取的是谨慎发展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资产证券化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情况.并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成因和表现形式.最后就如何控制其风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超 《金卡工程》2010,14(3):306-307
近几年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成为备受我国学界和业界瞩目的金融创新品种。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始于2006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无疑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给刚刚起步的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敲响了警钟,住房抵押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风险。为此,我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一制度的根本,研究其在不同国家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建议,促进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健康发展,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越 《时代金融》2012,(8):12-13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现金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并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本文回顾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和资产证券化在次贷危机中所起作用,并认为资产证券化的确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并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以及最主要的原因。从规范信贷转让,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及加大社会直接融资比例等因素考虑,本文认为我国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当其时。本文同时也对我国推进资产证券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胡越 《云南金融》2012,(3Z):12-13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现金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并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本文回顾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和资产证券化在次贷危机中所起作用,并认为资产证券化的确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并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以及最主要的原因。从规范信贷转让,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及加大社会直接融资比例等因素考虑,本文认为我国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当其时。本文同时也对我国推进资产证券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