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口企业的外贸转内销困境是当前内外贸一体化的核心问题,亦是实践中影响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障碍.以商品流通渠道组织化程度为着眼点,本文具体分析了互联网经济下商品流通渠道的组织化程度对企业外贸转内销调整的影响机制,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国际市场偏好”这一指标衡量企业外贸转内销调整的意愿和倾向,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分析.运用系统矩估计(System GMM)等方法对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批发商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企业的外贸转内销调整;连锁零售商规模越大,则越不利于企业的外贸转内销调整;互联网的发展对企业的出口转内销调整具有负向影响;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会弱化批发商规模对企业外贸转内销调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葛文霞 《江苏商论》2012,(7):18-21,41
本文在回顾渠道权力理论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家具业内销渠道网络建设受阻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家具业内销网络建设的一般路径。本文的研究将为我国家具企业争取渠道权力、正确处理供销关系进而拓宽内销渠道网络、打开国内市场提供理论依据。希望对正徘徊在国门内外的家具企业有一定的启发,对于其他出口转内销的产业也同样能起到某种程度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蕊 《中国市场》2014,(38):97-99
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出口转内销被广泛提出。但是由于存在缺乏内销渠道,不适应国内信用环境等种种障碍,出口转内销并未大规模实现。本文认为网络销售可以作为外贸企业实现出口转内销的一个突破口,并运用大量最新数据对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内销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背景下玩具出口企业转内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玩具出口企业受到了重创,但出口转内销是另一条出路。主要分析了我国玩具出口企业出口转内销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出口转内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茅锐  夏雨 《财贸研究》2023,(8):56-70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迅速增长,但需求端的挑战亦不容忽视。作为重要的农业主体和出口部门,涉农企业的“出口转内销”决策对消解外需冲击、促进农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识别了外需冲击下涉农企业出口与内销间的替代关系,同时检验了“出口转内销”是否存在产品和企业异质性,并考察了“出口转内销”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涉农企业在外需冲击下存在“出口转内销”行为,1%的出口下降平均会引起0.366%的内销上升;“出口转内销”在不同产品与企业间存在异质性,原料产品和内向产品(如简单产品、面向东部膳食区产品)更容易转内销,而外资企业和小规模企业转型效率高于国有和大规模企业;外需冲击会造成涉农企业经济绩效下滑,但农产品“出口转内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需冲击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年前,举办了半个多世纪的广交会首次向国内采购商开放,以助力出口企业开拓内销通衢,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于想转内销的出口企业而言,一年的时间仍然太短了--从2009年到2010年,尽管有着我国外贸"风向标"之称的广交会三次推出和调整内贸企业和外贸企业之间的对接模式,但成效似乎并不算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服装业外贸出口困境的现状和原因,结合国内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大环境,提出以网络销售为突破口的解决外贸服装企业未来几年由出口转内销的对策,即以网络销售为依托打开国内市场,并逐渐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甚至实现整个企业的转型,为我国外贸服装企业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贸企业内销渠道开拓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拓合适的内销渠道是出口企业转战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外贸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分析国内外相关市场环境研究内销渠道及其开拓策略,积极建设内销渠道.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我国的外贸出口严重受挫,许多出口型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以寻求新的突破。就我国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所遇到的内销渠道不畅,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融资困难和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等障碍进行了研究,提出政府与企业应通力合作,政府应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企业应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时势造英雄,金融危机让一些出口型展会陷入沉寂,却也让一些内销型展会异军突起。在外贸大省广东,海外市场低迷,出口转内销型展会却因之而风生水起。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中国出口商品暨港资企业产品内销对接洽谈会"、首届网商交易会、外博会三箭连发,出口转内销时下成广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贸易企业在出口方面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对此,外销转内销的转型战略成为了贸易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如何做好外销转内销的战略转型是当前的研究焦点。本文从内销优势与外销劣势两方面分析了贸易企业要外销转内销的原因,然后,根据上述原因,对贸易企业今后的外销转内销战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外销企业内销怎么做? 众所周知,外销企业是”三无企业”:无品牌.无渠道.无队伍。做内销市场首先要解决“三无”问题,但仅仅解决“三无”问题还不够,根据出口企业优势,外销转内销企业还要一定瞄准中高端市场,打造中高端品牌,这是外销成功转型的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经济危机漫延、出口订单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纷纷将目标转向国内市场,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战略转移。但"出口转内销"也面临重重困难和风险,绝非易事。企业需要进行深刻的内部变革才能适应从国外市场到国内市场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  程玲  刘晴 《财贸经济》2021,42(1):136-150
厘清企业出口与内销的关系,对于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等给中国企业出口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寻求广阔的国内市场化解国外需求冲击,而统一的国内市场则有利于内需潜力的释放.为此,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因素融入Melitz(2003)模型,以考察其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与内销的关系,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系统检验了两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内市场分割迫使低效率企业以出口替代内销,而国内市场一体化则有利于出口企业增加国内销售比例,从而缓解出口对内销的替代.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是其重要的影响渠道之一.因此,促进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是助力中国出口企业实现内销转型,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外贸企业开展"出口转内销"是应对国际贸易风险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应成为外贸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外贸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则是"出口转内销"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内销突围     
朱红 《中国海关》2011,(1):21-25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一年多,"外贸转内销"是企业、政府、舆论众口一辞的"济世良方",但成功者并不多.是外界原因阻了企业的内销进程,还是出口回暖转移了他们的视线?困难能否克服?内销是否回冷?  相似文献   

17.
祝维亮  周胤 《致富时代》2011,(12):132-132
“纺织品出口转内销”是长期存在于纺织品出口业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我国中小纺织品出口企业在面对出口环境恶化这一巨大挑战时所采取的一种有效应对手段。尽管如此,在目前主要出口市场纺织品需求大幅萎缩的局势下,仍有许多中小纺织品出口企业对进入内销市场持观望态度。为此,该文分析了中小纺织品出口企业进入内销市场的可行性,旨在为中小纺织品出口企业发展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营销渠道对于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渠道权力与渠道冲突相关理论,并详细分析了权力失衡背景下的零售商与供应商渠道冲突形式,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渠道权力的零售商与供应商渠道冲突治理策略,从而有效保障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构建良好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9,(9):34-35
开拓内销市场意愿下降 在中国,受本次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当属外向型企业。去年年底,大量外向型企业或倒闭,或停产。为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国家及地方政府提出了出口转内销战略,很大一部分企业也布局国内市场,表示要开拓内销市场。时至今日,出口转内销进展如何?  相似文献   

20.
盛斌  吕越  周旭东 《中国海关》2009,(11):24-25
在外需急剧下滑、国际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出口企业要想立稳脚跟,稳步发展,采取出口转内销策略是必然的选择之一。首先,中央政府制订了税收优惠、增加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国出口企业采取出口转内销策略;其次,国家开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投资于医疗、公共工程、自主创新等领域以拉动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