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的中产阶层文化,是海派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上海的中产阶层文化,上海就不成其为上海,上海就不会有“东方巴黎”之说,上海就没有今天现代化的底蕴。由滋生到兴盛,然后逐渐衰弱,在近期又快速地恢复元气,并挟以全新的姿态准备再显雄风,在中国有如此完善的中产阶层文化架构的城市唯有上海。即使香港,与当年同期的上海中产文化相比,它的中产阶层文化底蕴没有上海的浑厚,香港的中产阶层文化西方色彩太浓,掺杂着明显的殖民色彩。犹如一杯没有搅拌均匀的奶粉,不如上海的中产阶  相似文献   

2.
到香港工作已经快三年了,认识的香港人也不少。我的感觉是香港人的金融投资意识比较强,脑袋里好象比上海人多一根赚钱的筋。但香港人喜欢赚快钱,最好是今天买进,明天就能够赚钱。时间太长不行,香港人没这个耐性。用香港人的话来说,那真正叫做是“时间就是金钱”。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香港人讲究衣着,西装革履,言必称“名牌”。据香港人称,这种风气是由上海人带过去的。确实,当年10里洋场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上海人“先敬罗衣後敬人”的民风,随着上海人的南迁也逐渐传到香港,渐渐形成了服装大市场。踏上香港的商业区,服装店鳞次栉比,对游客来说,可能是五光十色、眼花缭乱,但是,明眼人还是能够看出,香港的服装市场既繁荣又有序。对不同阶层、不同收入及不  相似文献   

4.
上海和香港的“边缘人”成了中国最早的企业家香港人常说,香港的企业家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从上海转移过来的,此语不差,我曾经为《明报》写过“香港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认为香港的繁荣道源於东西方文明在边缘处的交汇,这个“边缘”非常要紧,企业家的创新机会全在传统热力薄弱的“边缘地带”,就连上海的企业家能力的积累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於早期上海的“边缘性”。既然上海和香港都是以“边缘”的身分发展成为国际都市的,既然强大的企业家精神是这两个城市的共通之  相似文献   

5.
童韧: 一晃,我在香港已经有四个多月了。每天早晨,我像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香港人一样,收看电视新闻后坐地铁上班,下了班则去菜市场转一圈—在这里,讨价还价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人夜,当我漫步在住宅区的公园里,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和时断时续的虫鸣,看着周围如森林一般的高楼里亮闪闪的灯火,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上海的家,想到_上海的亲人和朋友。星空下,儿童乐园里的小朋友尽情地嬉戏着;不远处的网球、篮球和足球场上,喊叫声、欢呼声时起时伏……香港的夜,也是很温馨的。在香港做官实在太难了 如今,离21世纪只有40多天了,站在世纪的门槛上,我…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在香港工作过两年,香港人给我的印象特别好。现在只要有机会,我还是经常到香港来看看走走。 都说香港人特别喜欢吃,我认为这一点也不错。每天早晨的早茶是一些香港人的“必修课”,要是遇到休息日,那酒楼的生意是出奇的好。香港的酒楼和上海有所区别,上海酒楼一般以大桌子为主,香港则是以小台子为主。这主要是适应小家庭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朱镕基:“上海是中国的纽约”,“香港是中国的多伦多。” 朱镕基总理四月访问美国和加拿大时,多次提到上海与香港、纽约和多伦多的比较。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朱镕基说:“我对于上海确实有感情,因为我当过那里的市长。我同样也对香港有感情,感情是同样的。我确实说过上海是中国的纽约,同时我会在这里说,香港是中国的多伦多。” ——香港《文汇报》记者多伦多4月15日电  相似文献   

8.
朱鼎 《沪港经济》2002,(11):46-47
如今上海话在香港也成了“热门话”。随着中国入世,上海的商业和金融地位愈来愈重要,不少有“远见“的香港人也开始有意学点上海话,以备有朝一日能大显身手。近年来不少港人前往上海工作及做生意,学会上海话.对这些“北上“发展的确可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目前是资讯年代,虽然科学发展很快,手提电话也非常方便,可是在上海找人(指头头)还是不方便。打电话到办公室是常无人接听,若有回音也很可能说“不在”,接着就把电话挂断了。因此我经常不客气地要求对方家里的电话号码(香港人要对方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很不礼貌的),因为对方清晨或晚上总应该在家里吧!因此我每次都能够成功联络到。  相似文献   

10.
我到香港工作已有好几个年头了,我认为香港是比较适合我们上海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一是香港人对上海人比较友好,二是尽管香港话难懂,但要过语言关也并非难事,三是因为同是黄皮肤中国人,好多生活习惯都是相当接近的。 当然,并不是香港人和上海人就没有区别,某些意识和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别。别的不说,单就买保险来说,香港人的保险意识就要比上海人强的多。就目前来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的思想、视野、趣味、与港人只懂得衡量一个“钱”字相比,香港人就显得很短视。在上海街头有许多书报亭,有两份报纸的名字就让人“触目惊心”:“环球时报”和“世界新闻报”,就此完全可以知道上海人的眼光。这用彩色印刷的报纸全部是国际新闻,据说,十分畅销。在香港,根本不可能开办一份  相似文献   

12.
香港以“食”闻名,弹丸之地汇聚着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国的特色风味。虽然香港人口以广东人为主,但上海菜仍深得港人欢心,而雪园饭店的上海菜,可说比上海的上海菜还要“上海”。 15年前,首间“雪园”饭店在北角电器这开张。此角素有“小上海”之称,从50年代至70年代,都为上海移民聚居之处,故而“雪园”选址在此。时至今日,“雪园”已发展至有4间分店,其中以位於铜锣湾新宁道的“雪园饭店”最受欢迎,不少政界商界名人,都会专程驱车来用膳,李嘉诚、利国伟、杨铁梁等,都是“雪园”的常客。  相似文献   

13.
“菲佣”是什么?去过香港的很多上海人领略过香港的一道另类风景:星期天,三五成群的“菲佣”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广场和公园,会友休闲,蔚为大观。在今天的香港,“菲佣”人数已经超过20万。南风北渐,近年来,“菲佣”发展到深圳蛇口有111人,发展到广州有2人……更多的上海人,从港台的影视和文学作品里,想当然地移植了“菲佣”的称呼,粗枝大叶地理解着“菲佣”的含义:菲律宾佣人。认真深究起来,“佣人”是我们对“菲佣”不确切的理解,“菲佣”是一种不确切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在香港生活了近30年的上海人,我很想对上海的有关方面提个建议,到香港来开一家“上海美食大世界”如何?我之所以有这个建议和想法,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企业和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是当务之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客观上也有走出去开拓的需求。在上海的  相似文献   

15.
上海空间大,文化生活精彩,且上海人的文化品位,相对比以珠江三角洲籍贯为主的香港人,对西洋严肃文化,如歌剧、交响乐等,更易接受,且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也频繁,几乎是应接不暇。 我自从回上海发展后,工余生活丰富不少,就是休闲享受,也觉得比香港质量高,消费便宜。  相似文献   

16.
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推出了(“被消失”的中产)报道,描述了房价高涨之下脆弱的中国中产阶层正在大规模消失的现状。该杂志委托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十个城市,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1658名个人月收入在各地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根据职业、收入、教育程度来选取的这些“准中产”中,有近七成的人不认同自己是中产。  相似文献   

17.
我到香港已经有三年多了,香港人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不错的,香港的硬件和软件都有很好的水准,好多地方确实值得我们上海人学习。然而,有时不少香港人也会流露出一种“小家子气”,缺乏一种大都市人所具有的大气派。看问题比较片面,胸襟也不够宽阔。比如有关要不要从内地引进专才的问题,香港人的表现就大不相同。 其实要不要从内地引进专才的问题,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在香港引起争  相似文献   

18.
穷人一出世就是输家?这个情况早已存在,只不过在过去二三十年,香港经济急速发展,在人才稀缺的情况下,才间接使部分人由草根进入中产一族。不过,经过一场又一场金融危机的打击,社会和经济结构重组又回复至M型架构。结果,除了少数中产及“已上位”人士的下一代外,现今香港的年轻一辈当真是输家之中的输家!其实他们的质素未必很差,皆因香港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单凭居住地区已经决定了一个人的背景和阶层。  相似文献   

19.
邓键一 《沪港经济》2011,(11):72-73
中环的置地广场,英文是Landmark;上水火车站旁边的上水广场,英文是Landmark North。中环,是香港维多利亚城的中心,有一个“Landmark”;上水,作为香港的边陲,也有一个“Landmark”,按“Landmark North”的思路来翻译,可以看作是“北区置地”吧。  相似文献   

20.
王楚 《沪港经济》2012,(9):28-29
近来香港证券业界盛传,有些人“白天是金融精英,下班去开夜更的士”。有业内人士透露,确有其事。由于外围因素不明朗,近两个月投资者市场参与度大大降低,成交持续低迷,使得香港券商经营压力大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