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琳瑛 《广东经济》2001,(5):47-48,35
(一) 人口与经济关系问题是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马尔萨斯(Malthus、1766)作为西方资产阶级人口经济学的先驱,其所有理论基本上是伪科学的、庸俗的,但他把人口问题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理论问题提出来,认为要从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的增长的关系中来考虑人口问题,以及提倡节制人口的增长,有其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自从马尔萨斯的“人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农业产出剩余—人口变化—资本积累三者相互作用的角度讨论了一国从马尔萨斯贫困陷阱转向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过程,拓展了Galor等人近年来发展的统一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对近代东西方经济发展的大分流和二战后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成果的差异进行解释.人口变化和资本积累是理解这一过程的关键,农业生产剩余的出现带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资本增加带动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同时人口的增长也在不断接近农业生产约束.只有在人口数量突破农业产出约束前保持人均收入快速增长,使人口增速及时降至转折点,一国才能顺利转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均收入的高水平均衡,否则将会陷入经济内卷化.新中国成立后实施资本积累的工业化政策、农村改革和人口政策,是推动我国顺利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产业发展政策的差异对应不同的资本积累和人口转型速度,是导致二战后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粮食危机与粮食安全问题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粮食危机与粮食安全问题呈现出来的特征不同,理论研究的侧重也就不同。概而言之,集中探讨粮食危机与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论表现为四个方面:马尔萨斯基于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基于增长的的极限与可持续发展的粮食安全理论、基于农业生产特征的粮食危机理论与保证粮食安全的政府行为理论。本文对这些主要的理论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乌日嘎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130-133,205
根据1990—2009年间的内蒙古统计年鉴中12盟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研究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及农业生产要素对内蒙古农业增长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税费改革与内蒙古农业产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税收政策改革在农业增长过程中主要通过影响农地配置效率的提高来影响农业产出。生产要素中劳动力与机械设备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预期相反,呈负相关关系,农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显著。得出的一些结论对于寻求支农惠农政策依据,强化政策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出逐年增长,但增速起伏非常大。从长期来看,其增长与农业从业人员、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增长存在协整关系;在短期内,其增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前推第三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的变化,而且与自身上一年对长期均衡水平的偏离有关。农作物播种面积和财政科技三项费用的农业产出弹性不明显。加快农业富余人员彻底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科学种田与合理施肥引导、推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农业R&D公共投入,是我国实现农业产出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的政策必需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增长倪爱娟,陈玲传统的农业增长理论一般是在一个制度环境确定的条件下,研究如何通过资金、技术、劳力等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量和结构以及生产率的变化来实现产出的增加,实现农业的增长。然而,当这一前提条件──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时,它对农业增...  相似文献   

7.
熊宁  朱捷 《经济地理》2005,25(6):864-867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文章建立农业增长方式模型,评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状况。通过分析农业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弹性系数和农业产出增长集约度的变化来证实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农业增长的源泉。从资源配置的矛盾中分析农业发展的前景。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视角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节制生育已经成为我国广大职工和部分农民的迫切要求。党和政府支持人民群众这个要求,一再说明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国家、家庭和新生一代的利益,赞成在生育方面加以适当的节制;并且指定有关部门组织了节育问题的研究小组,提出了开展节育工作的一些办法。我们主张适当地节制生育,这同马尔萨斯主义根本不同。马尔萨斯主义的基本论点是认为生活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我国的实际生活已经证明这种论断的错误。因此,批判马尔萨斯及其流派的“人口理论”,揭露它们的错误和反动本质,进一步阐明和探讨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及其作用,以期正确地认识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以及节制生育的积极意义,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在人口思想史上,马尔萨斯及其《人口原理》、马寅初及其《新人口论》是无法绕过去的里程碑人物和文献,其历史功绩不容抹杀。马尔萨斯的重要思想贡献是注意到了生活资料供应对于人口增长和生存的制约性,并且看到了人类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光明空间。马寅初所生活的时代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时代,他提出国家理应有干预生育之权,所论的是"制度性抑制"。到了崇尚人权、自由和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就要从"制度性抑制"拓展到"制度性保障"。家庭享有生育自主之权,政府则有生育保障之责。中国不是不需要计划生育,只是在变革和发展的年代需要赋予其新的内涵。中国需要民主计生、人文计生、福利计生。  相似文献   

10.
完成人口转型的发达国家中,土地、劳动力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已不再是农业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实际上人口转型已成为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基于1980-2000年14个已完成人口转型的发达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通过农业技术与农业增长、人口转型与技术进步两个模型的检验结果,验证了发达国家农业人口数量的减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技术进步具有正向影响,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可持续增长的经验分析,得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为重视农村教育、加快农业人口转型以及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同时给出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利用教育投资的外溢效应促进农业人口转型,借助科技投入步入高效益农业可持续增长轨道。  相似文献   

11.
<正> 张立中同志在《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兼论我们今后的人口研究工作》一文中写道:“虽然马尔萨斯创立的两个级数的理论以及由此推导出来生活资料的生产永远落后于人类生产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其实,两个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人口结构比例中农业人口占较大比例。在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中,还是以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为主导,现代化农业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所以需要加快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人化。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扶植力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文中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原问题,并进一步对加快农业经济发展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 张立中同志在《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兼论我们今后的人口研究工作》一文中写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看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错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理所当然地、严厉地批判了马尔萨斯反动的人口论。”实际上,最先看出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错误,从而进行驳斥这种荒谬理论的不是始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很久,一些资产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和有效地解决我国当前人口问题,对于人口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应当走在前面。回顾解放以来,我国学术界、理论界在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工作中,揭示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主要是:马尔萨斯人口论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对待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有没有站得住脚的东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马尔萨斯人口论。下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争论的问题被提出来,已经有了久远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学界和经济学界就这个问题所发表和出版的著述之多,牵涉面之广,实为罕见。目前这场争论还远远没有偃旗息鼓。一、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就目前所查到的资料看,把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最早是古典经济学家。例如,亚当·斯密和其他古典经济学家都曾论及过当时的人口问题。然而,关于人口趋势和经济趋势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还是马尔萨斯所提出的二者关系模型。马尔萨斯的分析以极其简单的结构提出了两个方面的主要关系:其一,经济趋势对人口行为的影响;其二,人口趋势对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影响。当时,马尔萨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调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人口理论研究在沉寂多年之后,重新登上了学术舞台。在这种情况下,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研究与评价也不可避免地摆到了人口研究工作者面前。在短短的几年里,研究和评价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著述多不胜数。对这些众多的观点做一综述,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马尔萨斯幽灵”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7.
立足中国国情 发展可持续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农业是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内容、特征和要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资源先天不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数量与综合质量失衡,农业劳动者素质低;生态环境恶化,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农业科技水平低等。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应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的可持续农业,还应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政策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高前善 《生产力研究》2007,(2):23-24,49
经济学上的规模经济在农业中表现得不显著。农业家庭生产方式普遍存在具有经济必然性。农业规模经营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农业土地的规模经营。解决我国现存狭小的农业经营规模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执行严格的人口政策,降低过高的人地比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技术创新的含义、特征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一般评价1.含义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在特定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下,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来重组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调整的客观过程,形成以农户和农业企业为行为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微观动力机制并最终构建出农业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并形成适宜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形式的投人模式。2.特征(1)以技术创新来推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  相似文献   

20.
刮目看农业     
“三农”问题成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性障碍,因而引起了上上下下的广泛关注。可是,在人们奋勇争先地要破解这个难题的时候,却普遍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问问“三农”问题是怎么来的?考量起来,人们更多的是归咎于历史或者人口,但我觉得政策原因作用不小。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色列,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大,这个问题解决得就好。我们反而不行。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指标体系AMS(对农业的国内综合支持量)测度,我们是“负保护”。为什么在政策上会有这么大的反差?我觉得主要是在制定农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上,我们过分相信了早期的工业化理论。说来奇怪,作为农业大国,我们已经取得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经典结论,但在制定政策时,却把这个结论束之高阁,挂起来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阵风刮来的工业化理论是以消灭农业为出发点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农业是原始的、传统的、简单的、落后的、技术停滞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