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周期现象,着重阐释了经济周期的内涵、阶段、根源、传导机制以及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利益冲突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加剧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源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属性,所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要谨防货币信用关系引发经济波动和危机,努力促进共同富裕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稳定和促进就业,增加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欧债危机越演越烈,需要重新思考金融危机爆发并且演化为主权债务危机的内生性根源.此次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危机发生的制度性根源.这一矛盾外化为“相对过剩”.经济机制层面,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放大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为危机的爆发积累了机制性原因.微观市场层面,缺乏金融监管、不当的房地产和货币政策则是诱发危机的直接原因.高赤字和高负债的背景下,一些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突出的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深化的必然结果.处理好自由市场经济和规制市场经济、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以及地方债务问题是此次金融和债务危机给我国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形势出发,分析了影响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因素,并据此进行了投资分析.研究认为,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国际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发生新危机的可能性,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分析,既要着眼于传统因素的影响,还要分析非传统性因素的影响.同时,对于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分析,本文借助H-M模型进行了择时和选股能力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美国20世纪以来主要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力图阐明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来自于市场经济自身所蕴含的一种矛盾,即由需求推动的市场内在扩张力与抑制这种扩张力的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美国的经济发展史说明,市场自身的调节力量不仅无助于化解这种矛盾,反而可能使之加剧。从大萧条到次贷危机,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也是最成熟的市场化国家,也仍然没有能力去避免危机的发生,这足以说明这种矛盾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和内在的,只要一个国家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其经济发展,那么他就始终不能摆脱这种矛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胜利后,在货币理论上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不要保留货币.但是,长期以来,却忽略了货币理论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即货币对人的作用.货币对人的作用有"五力":货币的吸引力、和谐力、扭曲力、诱惑力和国际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拜金主义的客观可能性、表现形式及其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是残缺的、更危险的拜金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既要研究货币对经济的作用,又要研究货币对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从实际出发看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就其总的趋势来说,是按比例发展的。但是,如果从此得出结论说,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并不存在着某种不平衡和某种不按比例的情况,不存在着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按比例和不按比例的矛盾,则是不合事实的。现在,让我们从实际出发来加以观察。我们来看一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平衡和不平衡,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平衡和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王廷惠 《财经研究》2002,28(8):26-33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从不同角度对金融危机生成原因和演绎路径的研究,对不同经济体、不同时期的金融危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强调实际经济因素导致危机出现的关键作用,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更注重危机的随机性以及不确定性。基于金融中介的危机理论解释了银行业危机生发、演化的具体机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危机具有与发展的初始条件和选择的制度改革与演化路径有关的特定原因,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称为外资导致的危机。金融市场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具有不容忽视的国际传递性。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都将以不可逆转的方式进行,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比“入世”之前更大,危机的发生与演化将具有更为复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雷天才 《生产力研究》2006,(6):152-154,166
我国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之后,西方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曾经出现的、一直干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也开始干扰中国。对我国当前什么是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认识,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实际上我国市场经济不健全、改革不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矛盾和问题。所以正视市场经济改革的矛盾和问题,并且针对矛盾和问题实施有效的措施,才是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危机的起因、演变已历时近一年,其发展趋势存在多种可能性。危机内因虽涉及其国内矛盾,但同时折射出背后的大国博弈,牵涉到俄罗斯、美欧、中国大三角关系的国际战略格局。观察乌克兰危机,人们更重要的是应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启迪。其一,走中国自己的路,稳定压倒一切;其二,实力彰显国际地位;其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其四,关键是立足国内,把自己的事办好。  相似文献   

10.
纵观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危机理论的演化与争论,从否认普遍危机的萨伊定律到指出生产与消费存在矛盾的西斯蒙第,再到因提出有效需求而承认危机的马尔萨斯与凯恩斯,对危机问题的相关论述均未能触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定框架。相比之下,马克思经济学的危机理论不仅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而且为深刻解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充分表明回归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基础并将其应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金融危机与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存在一系列相似性,包括危机爆发前的纸面繁荣、股市暴跌和信贷危机顶点触发、实体经济产能相对过剩等,但此次危机也存在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即生产相对过剩不仅仅局限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且在中国等社会主义新兴市场国家同样存在,经济危机的全球性特征更加突出。此次危机的本质仍然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但在生产过剩形式上由一国国内蔓延至世界范围。经济危机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独有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危机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性质、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危机的历史必然性、危机的根源和原因、危机的实质、危机的周期性、危机的革命作用和历史意义等问题的理论,以及对资本主义能否摆脱危机的判断、危机理论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及研究方法等问题的论述,是其危机理论主要的和基本的内容。时隔《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年后的今天,联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结合当代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回顾和学习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对于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内在的和不可克服的矛盾,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质及其必然趋势,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人类崇高而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较大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成志刚  赵静 《经济论坛》2005,(10):104-105
一、我国设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进程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经营都有风险,因而任何企业都有发生危机甚至倒闭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也不例外。银行经营危机和倒闭的破坏性,促使人们寻找更有效的机制和手段来减少危机的发生频率,降低银行倒闭对经济的冲击。存款保险便是针对银行业不稳定和金融监管空缺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共生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997— 1 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同时爆发 ,即共生性危机的发生引发国际社会与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重新思考 :这种共生性现象是否确实具有普遍性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到目前为止 ,很少有研究从实证的角度来证明这种联系的确存在。正是基于此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 ,旨在揭示出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相互影响 ,换言之 ,共生性危机的发生是具有显著性的。具体来说 ,本文以 1 975— 2 0 0 0年期间 53个国家危机的发生情况为研究对象 ,分别运用频率分布、信号法 ,以及概率回归模型来分析两种危机的共生性 ,并得到非常一致的结论 :在新兴市场国家中 ,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的确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系 ,同时银行危机更趋向于作为货币危机即将发生的同步或预警指标 ,而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5.
后次贷危机时代给中国带来的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必须要改革过去的发展模式。次贷危机推动了中国的进一步的改革,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自我变革条件。因此说次贷危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充分了解我们从危机中得到的有利影响,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有制实现形式特征刻画的多维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矛盾决定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可能性 (荣兆梓 ,1 996 ,2 0 0 0 )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正在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但是 ,公有制实现形式究竟应当如何具体分类 ,理论上并没有令人满意的说法 ,从早先单纯从产权主体范围分类 ,到新近着重根据企业经营形式分类 ,可以说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本文尝试建立公有制实现形式特征刻画的多维模型 ,对实践中曾经出现、已经出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给出逻辑上相对清晰的分类框架 ,为更进一步全面深入考察公有制实现形式 ,做一些基础性工作。由于现实经济的高度复…  相似文献   

17.
论劳动价值论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与私营经 超高速发展,大量外资的引进,按生产要素分配,股份制经济改革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矛盾;并指出这一矛盾是尖锐的和不可调和的,或者是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存在着重大的或基本的缺陷或局限,或者是我国社会主主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出现了重大的失误,二者必居其一。本文认为,当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同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践发生矛盾时,需要进行重大个性  相似文献   

18.
一、公证是中国社会信用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这是2002年“两会”期间,社会各界代表形成的一个重要共识。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自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个体利益凸现,发生了带有普遍性的信用危机,拖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后腿,严重影响了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几年了,在这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尤其是在能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由于其十几亿的庞大人口规模,而且面临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扩大与环境资源条件恶化的尖锐矛盾,使得能源短缺可以造成经济社会危机的可能性的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之后 ,信用尤其是信用体系的建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 ,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过程中 ,存在着小生产信用观与市场经济信用观、计划经济信用观与市场经济信用观、国内经济信用与国际经济信用之间的矛盾。克服这些矛盾 ,使之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需要我们强化信用意识 ,把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法制建设 ,以法律手段维护社会信用 ;认真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 ;尽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 ,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和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