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生产关系,还包括介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生产方式,而社会分工是生产方式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取得共识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表现为:社会中的产品种类和部门数量固定不变,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利润率将不断下降,并由此可能导致失业人口增加和引发社会动乱。随着社会分工深化、广化和企业社会性分工这一新分工形态的出现,在质和量的双重层面上扩大了劳动的社会分工体系,由此扩大了价值交换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也在一定时期内缓和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社会分工制度思想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社会分工制度理论体系。社会分工制度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是生产方式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品内分工属于"企业社会性分工",其形成与发展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实际上是发达国家通过产品内分工体系将再生产中的结构性矛盾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其实质是发达国家国内再生产结构性矛盾的国际化。在全球发展中国家推进产业升级、突破产品内分工陷阱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再生产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激化。  相似文献   

3.
张俪娜 《当代经济》2017,(36):141-143
根据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社会分工是是生产力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准,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是以生产力发展作为基础的,并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社会分工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经过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分工与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然科学的研究带来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应着分工广化,而分工深化则表现为生产工艺上的创新.不仅如此,即使涉及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范畴,其实质仍然是管理者内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创新,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广化和深化……如此反复,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良性互动中,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从理论上对分工和创新进行组合分析,为探索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探讨分工时是把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分工三者放在同一个层次来探讨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分工在马克思那里是同级概念,只有时间历史的先后没有逻辑的先后。分工并不属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范畴,也不是二者的中介。三者的关系是:生产力是从技术结构来言说的分工,生产关系是从社会结构来言说的分工。分工既是生产力因素,也是生产关系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中国的社会分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分工在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慢慢变革着生产关系,产生了许多深层次问题。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唯物辩证地阐述了分工的产生、运动及消灭的运动规律,为我们认识、分析及解决当前的社会分工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从分工经济提炼出协作范畴,把分工之效率源泉归结为协作创造的社会生产力,进而把人类生产当作协作网络自我演进的动态社会系统;二是将分工作为政治经济学一切范畴的范畴,这既是对斯密传统的继承,更是发展:马克思历史地、具体地研究了分工,最终以协作-生产效率的互动机制为基础,建立了分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体系,将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乃至于上层建筑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重要贡献。国际价值理论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对揭示当代国际生产关系本质有重要指导意义。国际价值理论内含的互惠互利、等价交换的思想对当代的国际分工与贸易仍有很强的解释力。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价值理论也在不断扩充和发展,这是马克思国际价值论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农业合作社"交易费用起源"论与历史不符的这一事实,应用马克思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分析的理论内核,结合历史事实,说明农业合作社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视角分别是分工协作与产权关系演进的结果;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视角是农业生产社会化的结果,而降低所谓交易费用则是分工协作和产权关系对分工协作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静态的生产力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构成;静态的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构成。动态的生产力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主要是劳动工具)加工改造制作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实践过程;动态的生产关系即是"生产——分配——流通(交换)——消费"的矛盾运动过程,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蕴涵在四个环节整体之中。由此,我们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诸多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分工发展理论的三种视角及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工发展决定因素的分工发展理论可以划分为三大流派:交换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生产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历史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这三大流派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分析了决定分工的因素,具有各自鲜明的学术特点,在分工理论体系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但比较起来,马克思的历史视角的分工发展理论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22,(1)
文章通过探讨商品社会生产发展运动规律,从价值的分析研究不同经济理论影响下派生的生产关系,说明市场经济中存在剥削的形式,证明了生产力高度发展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是实现共产主义。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坚信劳动价值理论一定回归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坚信市场经济将向有劳动价值规则的、公平有序的、科学适度竞争有效的市场经济发展,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边界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文章基于专业化分工视角,先对企业边界的概念进行解析,然后利用杨小凯的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对企业边界的确定及变迁进行动态和历史的分析。研究表明:专业化分工理论对企业边界的分析侧重于动态、系统分析;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企业的最优边界应是各企业内部形成完全的专业化分工,企业间通过外包等形式形成产业链,使整个产业链实现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企业理论有着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其企业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特殊使命,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在遵循马克思企业理论科学的逻辑框架基础上,通过引入经济、制度环境和政府权力的相机介入而尝试构建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一般化分析框架--分工、协作与企业合作刺余创造范式.该范式内生地解释了企业的产生.融合了企业内效率与公平问题.突出了企业生产性本质和追求合作剩余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一、国外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研究 社会关系网络的思想最早发端于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从历史渊源上,对于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宝贵的思想遗产中,我们看到马克思毕生都在探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运动和变迁;杜尔凯姆细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内部社会劳动分工与道德秩序之间的相互关系;韦伯则试图建设一门以“社会-经济”现象为基本要  相似文献   

15.
对所有权安排的内生性研究有很多角度,可从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从契约理论中的交易费用框架进行分析,还可从劳动分工与专业化进而从分布知识的角度分析。而从企业能力理论的角度和制度经济学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的知识传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劳动分工所带来的知识分工对产权界定以及企业决策权的最优配置的影响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琦  黄利春 《经济前沿》2009,(10):10-14
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蕴涵着关于产业集聚的一些思想火花,也指出了城乡分离的现象,而产业集聚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本文在理解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地域分工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在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视角下揭示产业集聚对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影响,探讨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工和社会分工制度动态演进的视角,本文力图从纵、横两个维度揭示分工与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迂回生产之间交互作用、循环累积的内在机制。在纵向上,探索不同社会形态下社会分工制度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同步互动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在横向上,从当代不同劳动分工形态共生并存和相互转化中考察社会分工制度的最新发展及其演进趋势,进而揭示和丰富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回答与社会分工制度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并引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分工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榛 《经济学家》2005,1(3):36-42
本文认为,应以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分析范式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包括分工不同形式、分工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分工形式问关系等内容的一个完整体系。在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中包含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进逻辑,以及不同经济体制建立的根据,同时通过分工的发展和分工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解析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合理的产业分工对于实现规模经济和建立具有全国地域分工意义的产业体系均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运用区位商指数、中心性指数和引力模型等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从地级市的视角测度了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发展的地域分工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为制造业—服务业主导,西部地区为农林牧渔业主导,中部地区为采矿业和矿业—制造业混合带;从城市节点差异性来看,环渤海地区以矿业—制造业型城市、制造业型城市为主,地区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程度较差;从产业空间结构来看,分出了七大产业地域功能区,各功能区发展动力差异较大,并总结了"一圈、双核、三带"的空间结构特征。最后对环渤海地区产业优化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至今,经济危机理论林立,但并没有形成对不同表现形式的经济危机都能进行合理解释的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文章主张"回到马克思",在其建立的"分工—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生产与消费失衡"的逻辑链条上,结合财产权、财政权、货币权的宏观影响,对各种经济危机给出逻辑一致性的理论诠释。马克思认为,分工产生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使生产与消费在时间、空间、主体上的脱节与失衡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他着重分析了对抗性的分配制度(财产权)如何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从而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文认为在分工高度发展,进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运动演化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存的经济形态下,财产权、财政权、货币权的偏袒性政策以及它们的组合,会增强生产与消费失衡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并演绎出多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