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债转股的运作及其法律问题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债转股的实施,首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保障其良性发展,本文拟在总结其他国家债转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评价我国债转股的运作及其有关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看法:界定砂良资产和对象企业;规范银行行为(包括资产管理公司行为);坚决抵制地方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要谨防“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春风  赵磊 《经济论坛》2000,(19):34-3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指出:对部分国企实行债转股。这是国家为促进国有资产重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化解金融风险所做的又一重大举措。 目前,在国企债转股中出现的一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错误地认为国家实施债转股是扶贫救灾,于是将最困难、根本没希望扭亏的企业“包装”起来,向国家推荐为“债转股”的对象,对那些符合条件的,则认为“肥水不能外流”,瞒着或压着不报。②有些企业认为债转股是国家帮助其划掉所欠银行贷款的一项政策,将…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的债转股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作为化解金融风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债转股要实现银行与企业”双赢”的政策目标,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作为债转股主体的企业与银行,如何正确理解其含义,认识其作用,分析其影响,抓住债转股实施的有利机遇,轻装上阵,迎接加入WTO的挑战,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政策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有企业脱困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1999年9月3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定“债转股”协议,这标志“债转股”工作迈开了第一步。“债转股”政策具体内容包括: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华融、长城、东方作为投资主体,依法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陷入财务困境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实行债转股。与此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可以不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直接实施“债转股”工作。它是银行部门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债转股政策的出台,全国各地的许多国营企业都掀起了争搭债转股政策班车的浪潮,为了使债转股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进行下去,达到中央预期目标,我们需要对债转股操作加以规范。一、消除对债转股的错误认识为了摆脱目前许多国有企业亏损状况,国家出台了债转股政策,这种政策的出台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企业采取比债权人更有效的重组措施,实现对其资产权益的有效追索。在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要消除一些国有企业及其有关部门认为这是减轻企业负担的措施,是纯粹为了免除企业债务过重,帮助重债企业走出困境而推出的一种优惠政策的错误认…  相似文献   

6.
魏巍 《经济论坛》2003,(21):71-72
呆账贷款作为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部分,是不良贷款中风险最大、性质最严重的贷款,呆账率成为衡量贷款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从分析呆账入手,考察比较中美银行不良贷款状况及化解不良贷款的措施。一、呆账率的定义及计量方法我国对呆账贷款有严格的规定,其定义为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破产、清理后仍无法归还的贷款;借款人失踪、死亡,其财产清理后仍未能清偿的贷款;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而又不能获得保险赔偿,确实无力偿还或保险补偿后不足以偿还的贷款;或由国务院命令核销的逾期贷款。其计算公式为:呆账贷款率=呆账贷…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债转股缘起分析 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困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形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于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解决企业负债率较高的问题。”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开始进行债转股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 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也经历了20年,在这20年时间里,日益积累的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逐渐成为最引人注目阻碍金融体制改革的困难之一。据国内外专家估计,中国国有银行呆账率在20%~30%之间,总金额在2万亿元左右。专门为处置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成立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  相似文献   

9.
“债转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避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但“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其自身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该风险是“债转股”的政策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并化解金融风险,我国从1999年实施了债转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债转股达到预期目的,是关系债转股的成与败及债转股的三方当事者的利害得失甚至生死存亡的问题。本文试分析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三方当事者应如何改革、创新、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及经营方式,使债转股真正完成它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