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1927-1937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发展状况。这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发展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一些变化;例如1、航运力量增长较快,1936年中国轮船吨位数比1927年增长一倍以上。2、中国航运公司有相当的发展,1936年时拥有5000吨以上的大中型轮船公司已达27家。3、出现了全国性的管理航运业的组织机构航政局。4、轮船和铁路的联运得到加强,新航线开辟,等等。本文对中外航运力量的对比、中国轮船公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发生在湖南湘潭的一桩民船航运业诉讼案,展现了当地船行制度的变革、绅商势力的抬升以及运输业市场的分化。自五口通商以至清末,湘江下游各籍船户和船帮灵活能动地绕过行有百年的船行中介制度,改与地方商界、新兴洋行和轮运公司直接合作,在与新兴轮船运输竞争的同时亦形成彼此融合互补的态势,民船航运业并未因轮船的引进而迅速衰落。相较轮船航运等近代性变革力量带来的挑战,旧有制度体系、内陆商业社会和区域市场结构等多维因素的嬗变,才是当时长江内河民船航运业亟需因应的时代变局。透过微观深描多个维度的历史变因,有助于宏观把握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新旧之间、中外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中国航运业近代化的过程中,广府商人在非常艰难的形势下与外商展开正面较量,取得了良好成绩。他们一是借助招商局的舞台,利用在洋行中学得商战的知识,开创了民族航运业的新局面;二是在广东地区,根据内河和沿海内港的特点,着重发展小轮船,终于取得垄断内港航运的地位。广府商人为中国航运业的近代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航运史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轨迹的一个显著航标。它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触须,是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最先进入的支柱产业,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先开拓的领域之一。可以说,中国轮船航运业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产生最早的部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企业中数量最多、分布领域最广、最为活跃的领域,研究轮船航运业发展史,不仅对于中国近代经济史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企业史、交通史、金融史、贸易史等等领域的研究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宋世民 《走向世界》2013,(13):84-85
<正>19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殖民势力在中国迅猛扩张,海外航运业在我国沿海疯狂挤占市场。烟台作为开放口岸,不仅洋货,就连国产土杂品及旅客,也由外籍轮船、帆船发送,导致中国传统帆船贸易深受摧残,衰败局面令业内人士焦虑痛惜,热切盼望能有中国轮船与之抗衡,转变中国海运业颓势。1873年,烟台人终于看到一艘龙旗飘扬的华籍轮船!这艘隶属上海轮船招商局的"伊敦"  相似文献   

6.
上海近代轮船航运业,产生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出现,不仅是对传统的交通航运工具的冲击,而且对上海人们的经济生活与思想意识,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是外国资本最早投资的近代产业部门,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也是较早在这一部门建立。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一部名叫《向东是大海》的电视剧在央视热播,宁波江厦街钱庄挤兑风潮,办轮船公司与洋人展开价格战,办茶场、办华资银行、办水泥厂……许多情节可在"宁波帮"历史中找到真实原型。据"宁波帮"研究专家介绍,江厦街钱庄挤兑风潮,发生在1920年前后。当时江厦街是宁波金融业大本营,拥有近百家钱庄。剧中男主人公周汉良看好航运业,开办四明山轮船公司,打破洋人垄断的局面。而历史上,"宁波帮"著名人士虞洽卿  相似文献   

8.
轮船是在鸦片战争期间伴随着英国侵略军而首次出现于浙江洋面的。这种新式的海上交通工具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烟菡夹镕公”、“车轮夷凇”。在鸦片战争抗击英国侵略军的过程中,宁波一些官员试图仿照轮船以克敌制胜,如龚振麟等人的努力。鸦片战争期间是宁波早期轮船史的初始阶段,即形式上摹仿,但尚未采取蒸汽动力。也有宁波人试图制造过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并造出了能在陆地开动的模型。1855年宁波人集资购得“宝顺”号轮船,这也是近代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轮船。  相似文献   

9.
赵晨沙 《宁波通讯》2012,(17):36-37
宁波近代民族工业,是旧中国民族工业缩影,自晚清已降。随着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南京条约》的签订,1844年,作为条约规定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宁波正式开埠。1854年,宁波出现了中国近代引进的第一艘轮船——宝顺轮,为中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从风篷木帆船向机动铁壳轮船过渡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4,(17):19-21
1938年10月24日,一艘满载物资和人员的轮船鸣笛启航,驶出宜昌港。一场被称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在40天的川江航运里昼夜不息。  相似文献   

11.
《天津经济》2009,(7):86-86
一、BDI简介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altic Dry Index,缩写BDI),是航运业的经济指标,它包含了航运业的干散货交易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资产减值在企业盈余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航运业,固定资产是该行业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企业运营的重要工具。而且资产减值准则的运用情况与航运业的BDI走势及资产管理状况均存在密切关系。但是纵观目前航运业的发展状况及理论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研究将近五年以来航运业的BDI走势与资产减值相结合,进而研究资产减值准则在航运业的应用问题。文章试图弥补这一空白。研究在对资产减值简述的基础上,主要着手于航运业的资产减值计提与应用分析,以期研究结论对航运业的盈余管理水平提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宋兵 《宁波通讯》2012,(12):38-39
宁波航运业“变型记” 从1978年运力仅3万多载重吨,到2012年一季度末运力达547.7万载重吨,运力规模连年居浙江省第一,占浙江省1/4,宁波的航运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令港航业界惊叹的“宁波速度”。从2008年迄今,国内的航运业接连经历了两次危机的洗礼。运力过剩、经营成本持续高涨,以及世界经济大环境等众多因素共同构成如今航运业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回顾了自近代开埠以来至20世纪20年代列强在中国航运业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英日两国的航运网络:1.从航线的覆盖范围看,日本与上海以北的港口联系更为紧密,英国则与上海以南的港口更密切,在长江一线,英日两国虽都深入长江上游的重庆,但英国在长江挂靠的港口数量更多,日本集中在长三角发展内河航运,英国则在珠三角的内河航运上具有垄断地位。2.英国是以上海和香港为双中心的航运网络结构,日本则形成了以上海为单中心的航运网络结构。从三大航线看,两国的轮船公司都覆盖了最主要的港口,但在航线的内部结构中存在错位竞争的现象,英国航运网络中排名前十的航线大部分集中在上海以南的南洋航线,日本则集中在上海以北的北洋航线和日本内部航线。3.英日两国在华航运网络的结构和特征与地理因素、制度安排等有较大关系,两国的轮船公司都依托殖民地或势力范围拓展航路,日本通过"命令航线"对轮船公司的航线进行资助和统一安排,英国则通过轮船公司之间的协调进行分工和配合。从甲午战争之后,至20世纪2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英日航运网络之间形成了既正面争夺又错位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回顾了自近代开埠以来至20世纪20年代列强在中国航运业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英日两国的航运网络:1.从航线的覆盖范围看,日本与上海以北的港口联系更为紧密,英国则与上海以南的港口更密切,在长江一线,英日两国虽都深入长江上游的重庆,但英国在长江挂靠的港口数量更多,日本集中在长三角发展内河航运,英国则在珠三角的内河航运上具有垄断地位。2.英国是以上海和香港为双中心的航运网络结构,日本则形成了以上海为单中心的航运网络结构。从三大航线看,两国的轮船公司都覆盖了最主要的港口,但在航线的内部结构中存在错位竞争的现象,英国航运网络中排名前十的航线大部分集中在上海以南的南洋航线,日本则集中在上海以北的北洋航线和日本内部航线。3.英日两国在华航运网络的结构和特征与地理因素、制度安排等有较大关系,两国的轮船公司都依托殖民地或势力范围拓展航路,日本通过"命令航线"对轮船公司的航线进行资助和统一安排,英国则通过轮船公司之间的协调进行分工和配合。从甲午战争之后,至20世纪2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英日航运网络之间形成了既正面争夺又错位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日照市港口优势突出,近年来港口运输业发展迅速,但作为港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航运业发展相对滞后。为加快日照市地方航运业发展,最近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7.
海云 《港口经济》2012,(6):31-31
欧债危机蔓延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使全球海运业也陷入困境。世界航运业巨擘丹麦马士基集团采取向客户提供更好服务和投资多元化等战略,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化解当前航运业危机,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论清季轮船招商局的资金外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采用近代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企业中,企业的资金如何运用和流向如何,对企业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轮船招商局是晚清社会中各类交通、工、矿企业中规模最大、也是最早引进西方技术与管理方式的近代企业之一。但从19世纪80年代到清末,招商局出现的一个明显现象,却是资金大量脱离自身生产轨道,通过各种途径流向其它地方。招商局1872年以一只616吨的轮船开始创办,第二年即增加为4只、2319吨,五年后(即1877年)盘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后一下达到29只、30 526吨,实现了一次飞跃。但80年代后,在  相似文献   

19.
杨钊 《港口经济》2013,(9):23-26
航运保险是现代航运业与金融业的连接点,对国际航运业和国际金融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航运保险业是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我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从分析我国航运保险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入手,借鉴航运保险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滨海新区对外开放、航运、金融等基础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滨海新区推动航运保险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西方主要航运中心的历史变迁分析发现,航运中心的形成、发展和更替与生产专业化、贸易分工和航运业自身各个细分市场的不断出现和完善密切相关;除去战争等特殊情况外,“新兴”的航运中心都是在“新兴”贸易分工和航运“新兴”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