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审前程序作为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实质审理的开端,是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司法公正和效率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审前程序长期被民事立法和司法、乃至被学界的理论研究所忽视,至今仍然没有建立起实质意义上的民事审前程序,所以应从具体法律制度上对我国民事审前程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回避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基本制度,世界各国民事诉讼法都对回避制度做了规定.我国也十分重视办案人员的回避问题,民事诉讼法在总则中对回避制度做了原则性规定.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重实体、轻程序”思想的影响,法学理论界对回避制度研究不多,在立法上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很不完善,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严格执行,该制度在某些细节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邢鸿飞  陆雨 《水利经济》2017,35(1):9-12
采用对比分析法,对现阶段水利PPP项目的理论学说进行梳理。针对前行政行为和后民事加行政行为2个不同阶段的法律行为属性,通过"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的法律程序,采取区别化的解决方案,认为"行政+民事"的解决纠纷机制更有利于水利PPP项目的顺利实施及纠纷解决。  相似文献   

4.
李南 《致富之友》2004,(2):40-42
岁数,就是一个人的年龄。见了幼儿问“多大了”,遇到老人说“您老高寿”是国人寒暄的套路,可您知道吗,诸多法律制度也往往与岁数相关,各种年龄代表着相应的法律意义:宪法的、刑法的、行政法的、民事法的等等。从呱呱坠地到白发暮年,许多法律条文与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整体呈现适用频率不高、救济领域狭小、起诉主体较为单一等问题。这既无法较好地实现民事公益诉讼保护不特定社会公众共同利益的立法初衷,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我国《民事诉讼法》将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作了四项具体规定,尽管条文中运用了一个"等"字看似对救济客体的类别尚留有扩大的余地,但司法实务中对公益诉讼案件类型的认定仍较为狭窄,这不仅使得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目的无法得到很好贯彻,还会导致诉讼过于片面化,许多应当被保护的公共利益不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实践中可以通过体系解释正面列举公共利益的种类,反向排除不应属于公益诉讼的案件类型,同时遵守比例原则,使得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救济客体得到科学有效的扩大。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可有效控制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加快推进银行不良资产处置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在程序法上明确了以非诉方式实现担保物权的新途径。在当前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处于"双升"的态势下,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对控制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加快推进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的优势缩短审理周期,加快处置和清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特  相似文献   

7.
祖迪 《致富之友》2004,(11):52-52
民事官司就是民宰诉讼,是指当事人之间因民事权益矛盾或者经济利益冲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在设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经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特殊案件的活动.以及这些诉讼活动中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8.
新民诉法第55条规定明确了民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地位,为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该规定作为一种诉讼救济手段尚不能与现实的环境需求和社会需求相匹配,需要从利益维护路径的扩张和相关起诉主体职能的规定与限定两个角度进一步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的审前准备程序是指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到开庭审理之前,为使案件达到适合开庭审理的状态,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所进行的明确争点、收集和交换证据等一切诉讼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旨在使当事人充分做好庭审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于充分发挥庭审的功能,提高庭审的质量。在各国的民事诉讼法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打通实行担保物权非诉程序的"最后一公里",利于担保物快速、高效处置,实现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有效衔接。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于2012年新修订增加的一项诉讼制度,它明确将担保物权实现程序化,极大地缩短了审理时间,节省了诉讼成本,快速、及时地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结构  相似文献   

11.
回避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基本制度,世界各国民事诉讼法都对回避制度做了规定.我国也十分重视办案人员的回避问题,民事诉讼法在总则中对回避制度做了原则性规定.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重实体、轻程序"思想的影响,法学理论界对回避制度研究不多,在立法上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很不完善,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严格执行,该制度在某些细节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林权是权利主体对森林资源的直接管领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权利,是一项新型的他物权。林权以所有权为核心,并在生产经营中具有支配、处分、收益权利。国有林区林权改革的实践推动了民事理论的发展,提出林权制度改革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致富之友》2004,(5):48-48
一、产生的前提不同。人格权是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的,而身份权的产生则要基于某种特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或特定的法律事实。二、主体的范围不同。人格权是自然或法人所固有的,而身份权只有在相互之间产生某种民事关系或发生某种事件,实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于2012年首次用独立条款的形式设立了小额诉讼程序,但规定过于简单笼统,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不少问题。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对该制度具体化,如明确了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等。小额诉讼程序设立的目的较为明确,即最大化的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因此理论界及实务界都对其寄予厚望。但不可否认的是,小额诉讼程序在具体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少。本文拟在分析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小额诉讼程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完善这一程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日本税务代理经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税务代理属于民事代理中委托代理的一种.世界上不少经济发达国家都推行了税务代理制度.日本是最早推行税务代理制度的国家,并以完备的法制著称.本文通过对日本税务代理制度介绍与分析,结合我国税收代理现状,对我国税务代理发展与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如何将农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国家机关的行政公开制度值得借鉴。农村信用社推行社务公开制度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是农村信用社实施依法治社的前提。其一,社务公开可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其二,可以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抑制腐败,减少违法、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其三,可以密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其四,从法律角度上看,推行社务公开制度,还有利于保护农村信用社的权益。从许多个案中可以看出,信用社承担民事赔偿的原因,就是因为办事程序没有公开,不…  相似文献   

17.
赵蕾 《南方农村》2013,(3):44-4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民事纠纷也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农村纠纷解决机制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衣事特别程序整体上说是一种不同于一般民事诉讼的特殊程序,是一种根据农事纠纷的特点更加简单易行的程序。对农事特别程序与衣事法院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快速解决农村纠纷、实现民事程序的多元化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法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在从事民事活动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是与借款人、担保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和担保合同关系,信用社所使用的合同的完善性、规范性,对其在这两种民事活动中掌握主动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31日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公益诉讼打开了一扇门。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20.
“支付令”作为督促程序和普通诉讼程序相比,有其特殊的优势:程序简单,费用低廉,更能方便、快捷地为债权人服务。申请“支付令”关键的一环是债权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通过督促程序发布支付令的书面请求,即支付令的申请书,那么如何制作申请书呢?《民事诉讼法》第1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