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孟加拉国属于南亚国家,虽然近9年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仍然处于中低收入国家水平,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孟加拉国政府希望通过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政府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的持续增加,公共债务规模持续扩大。为了改善这种困境,孟加拉国政府不断改善政策环境,通过PPP等方式不断加大力度吸引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孟加拉国政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通过签署国与国之间框架协议或备忘录,吸引外国投资者运用PPP模式参与孟加拉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去年下半年,面对国内经济增长不断回落、物价指数持续下降的严峻局面,中央果断地出台了增发国债用于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时又连续7次降低了利率,从政策执行的将近一年的时间看,扩大内需的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首先,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升,带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增长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从 1998年 3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长扭转了下滑局面,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其次,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出现明显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连续第三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又是启动民间投资的关键一年,企业做好内部的投资决策,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进人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为此。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的专家为今年的投资重点划出了七大领域:基础设施,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继续在水利、交通运输、能源、城市设施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经济和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环保工程,今年将在江河、湖泊的治理大气污染的防治。水土保持等方面有较大的投人文化教育。要在扩大大学建设规模的同时对中等教育的发展给予应有的关注;重要装备,应加大机械.电子、运…  相似文献   

4.
正公共投资作为提升公众福利、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政策工具,被世界各国政府所推崇。认真分析研究提升我国公共投资效率的对策,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我国公共投资效率有待提升我国当前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GDP为核心指标的政绩评价制度,给予地方政府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充分激励、预算软约束,由于投资失误责任追究乏力等原因,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扩大公共投资政策,以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邢乐成 《经济界》2000,(5):22-24
一、问题的提出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为扩大一需,刺激经济增长,中央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近两年来的情况表明,回家采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是有效的。但是,从新近统计的数据看,后续投资增长出现乏力的情况,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非像预期的那样积极有效,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越来越小。究其原因,是政府投资长期孤军深入,民间投资难以启动,从而影响了投资需求的扩张。1996年以前,民间投资的增长率在大多数年份都高于国有投资,但1997年、1998年的增长率却明显低于国有投资,1999年更是在1998年低增长(只…  相似文献   

6.
周红 《中外企业家》2011,(12):26-27
一、防止通货紧缩仍需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1.对1999年的基本评价1999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投资,调整收入分配,刺激居民消费,保证了全年经济增长7%的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硬启动成功抵击外部冲击中国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快速回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激励政策,硬启动经济。中国2009年、2010年中央政府承诺每年投资2万亿和税改等减免5,000亿,一篮子的经济刺激政策投入占当年GDP的  相似文献   

8.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总体来说,政府采购支出在财政支出结构比例中占据较大部分。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为了刺激消费,将投资40000亿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这一政策的逐步实施,政府采购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这使得财政总预算会计对财政资金支出数的列报口径及管理将发生较大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抓住了“刺激内需”这一宏观调控的主题,实施了以“政府主导型”投资为主要标征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配套的金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从1999年第四季度起,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重要机,突出表现在,内需回暖、出口强劲反弹、引进处资得到恢复性增长,并且,结构调整在步伐有所加快,就业有所扩大。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8%这一相当高的增长率,樗着连续三年贯彻落实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政策目标基本实现。2000年中国经济的全面回升,也有国际经济环境相对改善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财政“吃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军 《中国企业家》2009,(11):40-40
国内正在进行的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力是个考验。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中央政府两年内要拿出1.18万亿,剩余的需要地方政府配套或以其它方式融资。从目前情况看,中央拿钱暂时没有问题。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在5月20日召开的“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披露,在中国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中,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部分已完成了44%,对拉动恢复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在体制上表现为计划经济的退位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在经济类型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战线的收缩和多元化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国有经济应当逐步从竟争性领域中退出,主要承担公共事业项目投资,支持发展公共基础性产业和需扶持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对此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始于1993年的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明显。到1997年通货膨胀问题已基本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扩大政府公共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随着国有经济战线的收缩和公共投资的扩张,由计划体制中延续下来的对政府投资和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已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在体制上表现为计划经济的退位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在经济类型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战线的收缩和多元化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国有经济应当逐步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主要承担公共事业项目投资,支持发展公共基础性产业和需扶持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对此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始于1993年的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明显。到1997年通货膨胀问题已基本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扩大政府公共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随着国有经济战线的收缩和公共投资的扩张,由计划体制中延续下来的对政府投资和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已不…  相似文献   

13.
赵先卫 《数据》2009,(8):44-45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然而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再加上为了刺激经济而实施的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使得2009年国家财政面临较大的赤字压力。为缓解中央财政的收支压力,今年3月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但与此前各方的热情相比,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6,(2):40-42
文章从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视角,研究了我国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趋势。采用1994-2013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面板数据,利用GLS估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变化在地区固定效应下不存在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公共投资造成这一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人物     
厉以宁 投资冲动怪圈影响经济回升基础 经济学家厉以宁说,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整体状况良好,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原因之一是投资冲动怪圈没有改变。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拉动内需,很多地方通过扩大投资来拉动消费,但是高投资热一方面会造成某些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还会引发一般性生产资料价格的回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紧缩政策实施后,各地普遍感到经济增长放缓了,财政收入减少,失业问题严重了。在这种l情况下,地方政府又会纷纷叫苦,中央又转向宽松政策。如此,投资就从扩张到紧缩,再到扩张再到紧缩,周而复始,陷入“扩张-紧缩-扩张-紧缩”这样的投资冲动怪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区改造步伐。为招商引资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力度,大力拓宽融资渠道.政府负债规模迅速扩大。这一方面为地方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使有限的地方财力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额投资需求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另一方面由于负债管理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一定的违法违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行政主导性投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地方官员在做出公共投资决策时面,临的政治激励。当政绩考核标准以GDP增长率为主时,为了获得晋升,地方官员会通过扩大公共投资来拉动GDP增长。地方官员面,临的激励机制决定了公共投资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通过基础设施的生产性作用,这种不稳定性会传播到整个经济中。政治激励对经济的扭曲使经济丧失了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要消除这种扭曲,必须彻底改变以GDP增长率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本文将这一问题正规化,并建立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据国务院有关负责人说,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经济工作的五顶主要工作。一.继续实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国内需求。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建设国债;在投资方向上,要继续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同时更加注意使其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并带动社会投资和启动消费;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适度增加货币供应,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金融要进一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保障有市局、有效益企业生产流动资金的需要。做好债转股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月度统计     
1-6月份开发投资增速回升。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进入6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政府出台了各种相应措施,加快建设项目启动,开发建设储备开发用地速度加快,土地开发投资完成12.8亿元,增长45.6%。截止到200年底,4年全市累计完成经济适用房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债政策的经济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扩大国债投资为重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反周期政策调节的一次成功的尝试.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抑制了经济下滑趋势,保持了经济的健康发展.1998年-2000年国家财政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3600亿元,共安排国债项目6620个,投资总规模2.4万亿元,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5万多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