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理解、把握规程,深入开展这项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论述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栾城县实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验证了三者的关系,并对分等成果的运用与农地估价的方法改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探讨农用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构建占补平衡换算体系.通过选取3246个地价样点,建立农用地定级指数与相应基准地价的数学模型,从而求出每个评价单元的基准地价,求得占补平衡的换算系数,由此建立耕地占补平衡体系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防止耕地占补平衡的表面化和短期化,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共享的元数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在土地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促进了土地管理由"数量管理"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的转变.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数据量大、数据形式多样,数据共享困难.元数据作为信息共享有效途径,可以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发现、访问、获取和使用所需数据.通过探讨元数据技术在实现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信息共享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元数据标准和共享体系. 相似文献
4.
最近,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和部署(国土资厅发[2003]133号),广东省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面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的省份,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结合广东省的实际,于近期在广州召开了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部署暨培训会议,全面开展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 相似文献
5.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以广东省英德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农用地分等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基于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现状的分析,介绍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内容,对其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并就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7.
地理信息系统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龙辉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19(2):26-29
如保利用GIS技术开展农用地地分等级工作,本文概述了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技术路线,GIS环境下图形的建立、评价单元的划分、数字模型的建立,成果图的输出等几项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8.
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农税改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农村税费改革问题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点与热点,其核心内容是围绕减轻农民负担而展开的农村税收制度、农村管理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改革,但是,由于农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农地,因此,农业税费的税种、计税基础、税率等均与农地本身密切相关,农村税费制度是建立在农民平均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家庭承包制”基础之上的一种公共分配关系,与土地收益分配关系高度相关,因而,农村税费改革必然会涉及诸多土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农村税费改革就是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土地管理应用的角度对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成果组成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各农用地分等成果组成数据在相关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数据库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总结分析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数据库标准化工作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提出数据库标准研制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指出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标准化工作应与技术进步、实际应用需求等同步发展,且注重标准间的相互协调性,以此为指导思想,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数据库标准的研制应兼顾规范性、延续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耕地占补平衡理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分析农用地分等定级体系的特征,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理论进行了解译。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耕地占补平衡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数量型、数量-质量型、数量-质量-生态型、数量-质量-生态-人文型四个层次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逐渐升级的层级关系,指出了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的重心正处在由“数量平衡”向“数量-质量平衡相结合”管理升级的时期;提出耕地占补平衡是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质量评价,是以农用地分等中的自然质量评价模块和土地利用系数为连接桥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的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所形成的地图和表格等数据成果,研究其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首先以农用地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及分级成果分别进行基本农田的划定,其次将划定结果与以居民地和道路所建立的缓冲区进行叠加分析,探讨哪一类别分等定级成果更适合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提供更可靠、更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利用农用地自然等和利用等划定的基本农田,多数高质量的农用地都被划入基本农田,但只是考虑了农用地自然质量的优劣;依据农用地经济等和级别划定的基本农田,不仅包含了绝大部分的优质农用地,而且其基本农田地块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及依据,农用地经济等和级别比自然等和利用等更适合用于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思路是以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农用地分等规程》为依据,应用GIS技术,以各标准耕作制度下的指定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为基础,通过对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水平、土地经济水平逐级订正,综合评定土地等别。 相似文献
17.
18.
现阶段我国农用地管理的目标转变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维哲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11):15-17
从分析我国农用地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入手,针对我国农用地利用和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提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农用地管理的目标必须实现战略转变,即由“数量管理”转变为“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文章认为,正在全国开展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对应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成果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用地分等这一重要基础性工作已基本完成,农用地分等成果已经开始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和农业资源管理的具体业务中。该文及时总结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中在成果检验、"等—级—价"集成应用、应用领域和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典型样带分布规律的分析与检验;开展农用地等、级和价三级综合应用;引入多元统计和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成果检验与分析;及时评价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围绕编制《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数据库标准》的总体目标,分析标准研制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针对《标准》的服务定位、要素分类、要素编码等主要技术问题提出观点。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是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确定的,满足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具有技术上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标准体系中的协调方面,需待上位标准出台后,讨论修改完善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