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基于技术创新而进行的合作.我国产学研合作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形式:企业通过委托大学院所开展研发或共同承担课题;大学院所成立企业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科研人员创业并充分利用大学院所的资源开展研发;企业与大学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如何依托雄厚的科技资源优势,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一直是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组建科技型企业集团,是产品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发挥综合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今年以来,尤其是全国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会议以后,我所在近几年产业化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组建科技型企业集团的路子,做了一些早期的准备工作。现结合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对组建科技型企业集团的一些认识和意见。 一、科研院所的现有体制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经过十来年的磨炼与奋斗,我们这类科研院所,基本上进入了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一些科技产品有了一定的规模,占有一定的市场。但是,科研院所办产业与工厂企业搞生产,毕竟不是一回事。它们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模式。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化,做到规模生产,我们还差得很远。即便是一些产业化搞得比较早,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院所,其经济发展情况仍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稍遇风吹浪打,就有可能掉下来,根本谈不上求得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11):F0004-F0004
《企业技术开发》第三届理事会年会于2005年10月13日在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七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部分领导,几十家高机关报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研究所所长空清用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高技术产业存在妃下六个问题:第一,高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差,经济效益不高。一方面,中国科研经费十分回笼,另一方面,主责的科研资金却没有产生最大效益。表面上冒,中国每年科研成果不少,有的“填补空日”,合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真正传化为生产力的有合少呢?动国家科委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Its\曾选择100M获过国家奖励的高技术成果,作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真高吕化率为100/0,产业化军为5%。遣成长期投人高、产出低的局面。第二,高技术产业规模小,结…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科技成果一般都处于高技术的前沿.或者说处于技术开发的小试阶段。成果的转化一般都是通过外部企业和校办企业加以实现。随着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化,近年来,许多高技术产业化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也由高等院校承担。一些企业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或其他科研开发的实体,使得成果的转化更趋于实际并大大缩短了周期。根据对有关企业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11):81-81
2005年10月13日下午,《企业技术开发》第三届理事会年会在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七楼会议室胜利召开。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部分领导,几十家高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财务与会计》2008,(7):4-4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日发出《关于组织推荐2008年创业风险投资备选企业的通知》,部署2008年组织开展产业技术研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资工作,投资重点为符合《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范围,适合创业风险投资支持的高成长性企业。通知明确,创业风险投资不是财政拨款补助项目,国家资金将以股权投资形式投入企业,由受托管理机构行使投资权利。  相似文献   

8.
整体向科技型企业、企业集团转化,是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发挥综合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条途径。近几年,一些院所在这条路上作了探索,取得了经验。一、科研院所的现有体制制约了自身发展经过十多来年的磨炼与奋斗,开发型科研院所基本上进入了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一些科技产品有了一定的规模,占有一定的市场。但是,科研院所办产业与企业搞生产经营属于两种不同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模式。同一些飞速发展的企业相比,科研院所的产业发展步履维艰。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化,还有相当的路要走。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明单位创建是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精神面貌和业务素质、打造单位对外品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创建文明单位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为例,总结农业科研院所文明单位创建的一些做法与成效,提出了要完善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全员参与,围绕中心和职责,提高创建水平,从而不断提升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与职工的精神文明品位,促进单位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的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力量,现代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又是整个竞争的焦点。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化的承栽主体是高技术企业,实现高技术产业化落脚点在于发展高技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把高技术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类型加以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简要分析我国目前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07,26(1):14-14
《企业技术开发》第四届理事会年会于2006年10月26日在湖南省长沙市胜利召开。《企业技术开发》理事会成立四年来,理事会在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的领导和支持下,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运行机制,理事会工作取得可喜成绩。通过对理事单位的宣传、加强与理事单位的沟通、促进与理事单位的互动、加强对理事单位的研发服务、为理事单位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等方式,理事会的服务功能得到提高。同时杂志社以理事会为平台,促进了产学研三方的有机结合,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全球信息产业走势低迷,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面对不利的国际环境,有关方面全面贯彻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部署,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培育新兴产业,加快运用高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步伐,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增强了世界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全球高技术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我国也开始融入全球研发体系。目前,在全球跨国公司500强中,有近400家在华投资,其项目已达2000多个。信息…  相似文献   

13.
战略高技术科研院所是指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主要研究内容,具有整机集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储备和研发能力,具有在国家战略高技术领域引领重大需求的能力的科研院所.战略高技术科研院所通常按照厅局级建制,其中层一般都是县团级干部.机构设置有机关职能部门、科研开发和支撑保障等部门.战略高技术科研院所中层干部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学历高,业务精;责任重,压力大.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与东盟国家间技术转移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对技术转移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是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人才缺乏,因此我们要加强与东盟国家、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层次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  相似文献   

15.
创新与求变:我国高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新举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经济竞争模式由资本竞争转变为技术竞争,高技术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是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生命线;文章调查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科研院所大多数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暴露出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种种问题。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是科研院所改革的必然。事实上,科技体制改革与院所内部机制改革已经局部推进多年,并取得一定的成效,1995年国家科委统计的5421家科研院所其科技经费总收入中:政府拨款(纵向收入)占36.5%,横向收入占63.5%。科研经费已转向市场获取,成了主渠道。笔就科研院所此次改制中几个财会问题谈一些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动先进技术向农业生产转移,我国将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计委有关部门近日公布了近期将重点示范的六大领域及相关的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34):144-145
从军工科研院所研究所招生工作的实际出发,分析科研院所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特点,介绍了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为保证生源质量,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经贸委在“全国企业科技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九五”期间企业要形成有利于自立创新的科技进步机制。(1)企业科技工作主管部门将制订具体的政策、措施、法规和滚动计划,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企业为主体,高校、研究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共同推进技术创新机制,推动企业采用国内自主研究开发的新成果;继续组织“一条龙”项目,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强工业性试验,促进产品工业化;推广节能降耗、以电子技术为主的先进实用技术,加快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2)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提供企业,特别是国…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贵州省科技厅副厅长秦水介日前在贵州科技工作通气会上说,为了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贵州省2009年在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4个试点城市开展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试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组织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的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帮助企业研发技术和开发新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