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长三角地区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凭借其区位、资源和实力优势,抢抓战略发展机遇,加速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要更好地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就必须实现部分产业的加速转移。中国中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纺织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纺织品制造业为例,对中部地区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山西、江西中部地区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10.7%,人口占全国28.1%,2003年生产总值已占全国的22.5%,资源丰富,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明显,地位也很重要,承担着承东启西的重担。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部崛起已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当前,中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部经济的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已日益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提出了生态化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问题,进而对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构建,旨在探讨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如何实现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海金融》2005,(11):15-18
优势资源是西部地区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缩短东西部差距的主要经济资源。随着国家对西部开发的投资逐年增加,西部各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在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众多资源开发项目和企业落户西部,参与资源开发工作,西部资源优势逐步显现,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产业优势,成为西部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资源优势形成产业优势过程缓慢或难以形成产业优势。西部石棉行业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明显优势,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到现在为止这种优势受到了严峻挑战,部分石棉企业面临难以生存的局面。下面以祁连石棉工业总公司作为调查对象,分析西部优势资源难以形成产业优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凌云 《中国金融家》2011,(4):147-149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金融如何支持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产业集聚已成为产业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产业集聚有助于形成产业地区和国家的竞争优势,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了产业集聚的主要优势,产业集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对策,研究成果能够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显著的经济现象之一。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产业的边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经济组织。本文在对资源型产业与资源型产业集群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明晰了资源型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并结合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内蒙古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内蒙古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以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曼 《时代金融》2009,(7X):63-65
县域经济在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可能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即过度依赖某种资源,造成产业经济的单一化和长期发展能力的匮乏,并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本文讨论了县域经济发展中面可能遇到的两类比较优势陷阱,即低端产业陷阱和红海竞争陷阱,指出了这些陷阱的主要类型和形成机制,包括忽视比较优势的资源独占性、积累长期性、多要素性和动态变化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陷阱的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晓娟 《金卡工程》2010,14(11):288-288
在中部崛起战略下,中部地区城市一体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是以城市或城市群经济为主导。长株潭城市群要积极发挥在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借助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城市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的两个角度阐述和分析了产业经济学中关于产业集聚的优势。具体是从产业集聚的优势理论、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创新、市场和成本优势等方面分析和阐述了产业集聚的优势,最后得出,在发展经济时,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企业的管理者应引起注意,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正午坦言,中部六省“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之所以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除了自身发展慢,也由天缺乏政策推动和产业推动,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即将实施,相信区位优势能转化成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2.
加快京西矿区经济转型,发展替代产业,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也是资源开采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集群的概念和内涵出发,着重论述了创新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及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文章指出,产业集群是一种全新的产业组织形式、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生产系统、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它具有规模、创新、资源和组织等方面的优势,这是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所在。作者认为,集群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因为创新集群是国家与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它有利于培育与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奥运会为青海昆仑玉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其发展具有资源、市场、文化等优势。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无序开采严重,行业建设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昆仑玉产业应立足于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增强创新能力,强化资源管理,加强产业建设,努力培育技术人才,提升昆仑玉市场形象,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集群的概念和内涵出发,着重论述了创新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及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文章指出,产业集群是一种全新的产业组织形式、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生产系统、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它具有规模、创新、资源和组织等方面的优势,这是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所在.作者认为,集群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因为创新集群是国家与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它有利于培育与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彭万力 《中国外资》2008,(11):244-245
产业转移就是产业从高产业梯度地区转移到低产业梯度地区,产业转移也是促进中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是统筹区域经济协统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现阶段我国产业转移的特点,中部地区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提高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是我国解决产业竞争优势断档、平稳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性举措。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仅靠行政手段推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是耍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力量,使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其地区竞争优势。我们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可以看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既有传统的挑战,如基础设施不十分完善、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社会能力相对较弱等;也有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协调布局展开研究,旨在理清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为京津冀区域内部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出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京津冀三个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区域内部错位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京津冀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思路和路径.继而基于对传统偏离—份额模型进行拓展了的空间结构模型,以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对基于优势行业选择的京津冀区域工业布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已成为必然趋势,这给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承接模式对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中部欠发达地区必须重新进行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减少产业转移的制度成本;建立合作共建机制,打造产业转移园区;加速产业集聚,完善配套发展条件,吸引成本导向模式的产业转移;破除"粘性",大胆实践整体与集群迁移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金元 《税收征纳》2005,(10):6-7,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区域发展,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明确指出:“武汉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武汉市要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在国际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对于湖北和武汉的振兴,对于整个中部地区的腾飞,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