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我国政府问责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主权在民”是问责制建立的理论根据,从行政的角度来说职、权、责的统一是问责制构建的现实依据。当前我国问责制存在问责的意识缺乏、问责的定位不明确、责任制度不清晰、问责要素缺失和党政责任模糊等不足之处。鉴于此。问责定位由“追究”转向“预防”、问责法治化、“同体”问责转向“异体”问责、党政责任分离是我国今后问责制构建的几个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问责制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干部问责正逐步迈向制度化,问责的范围和力度不断加大,问责方式开始趋于多样化。但还存在诸如对领导干部问责制的认识有误区、行政生态环境陈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领导干部复出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应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问责制宣传教育活动,塑造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改善中国政治生态;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厘清领导干部复出机制;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异体问责等措施来完善领导干部问责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领导问责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领导问责制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限责任政府的重要途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处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责任政府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行政领导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并分别从完善问责体系,强化异体问责力度,深化行政问责制度的文化建设,加快行政领导问责的配套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领导问责制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行政问责制为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制约监督政府权力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着重分析了行政问责制推进过程中的实践困境:责任的界定不明晰、问责的范围太狭窄、问责的主体单一化和问责的程序不完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行政问责制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彭诚 《全国商情》2013,(10):90-91
在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和公共事件后,行政问责制日益受到了重视。近几年来,虽然我国行政问责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问责要素的角度分析行政问责制的相关问题,在行政问责制及其要素等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不同问责要素的方面结合我国实际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问责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行政问责制的建构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几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行政效果,但是伴随着公共安全事故的时有发生,总的来说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理顺行政问责制度的管理思路,高效推进行政问责,是人们对服务型政府实施有效行政管理最大的期盼。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问责制从"非典"危机中的"非常"举措逐步走向理性建制,从个案整治走向制度规范,极大地推进了建立责任政府的进程。但是,受制于制度的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行政问责制度还不够完善。我们应该从提高问责意识、完善问责制度体系和营造问责行政文化氛围等方面着力提升行政问责效力。  相似文献   

8.
张爱敏 《大众商务》2010,(6):211-211
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它包括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程序、问责后果等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运作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从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出发,通过研究行政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建构行政问责制的主要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否制定一部《行政问责法》。  相似文献   

9.
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它包括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程序、问责后果等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运作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从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出发,通过研究行政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建构行政问责制的主要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否制定一部<行政问责法>.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建设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一系列关于问责的条令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问责制度的进步,但是,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度的分析,阐明我国建设行政问责制度的意义,论述现行制度的缺陷,并从多角度提出改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行政决策失误容易导致对相对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损害,为有效遏制决策失误频发的现象,必须建立有效的行政决策失误法律责任追究的路径,将行政决策失误纳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调整范围在当前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追究程序来保证责任追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行政事实行为是与行政法律行为相对的一类行政行为,对外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可能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造成实际的影响。通过司法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确定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条件应是该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是否产生实际影响。据此建立行政事实行为可诉性制度,并探讨行政事实行为造成损害的司法救济途径,及可诉性标准和赔偿程序的启动。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安全事故频频见诸报端,有不少官员被依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其影响之大被媒体形容为中国掀起“问责风暴”。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对公务员行政法律责任完善的思考,问责应当形成常态机制,而不能是运动式的追责效果.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廉政公署”制度,健全公务员行政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许可是市场准入制度的载体,市场准入制度是行政许可的目的,两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共同实现自由竞争与有序市场.行政机关必须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在合法的基础上行使其监控市场的职能,使我国市场成为真正的、有序化的可竞争市场,推动我国行政许可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处罚法》创设的听证程序十多年来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程序权利,是我国行政行为立法和市场经济制度构建的一大进步。但在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听证参加人平等权利的保障以及听证组织安排等方面的规定与行政程序基本原则和立法目的的实现尚存差距。随着其他行政行为开始引入听证制度,关注并研究以上问题对于阶段性总结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决策法治化是行政决策体现多数人意志、保障和实现多数人利益并使之规范化的过程,是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也不例外。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与现代法治要求仍不相适应,且面临诸多困境,所以我国行政决策法治化必须在公众参与、程序规范、监督有力和责任明晰等方面寻求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问责制的常态化,问责官员的复出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两大特点就是无序性和隐秘性,严重损害了问责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制的缺位。《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间贲的暂行规定》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的不足,但仍然不够健全和完善,应构建问责官员复出的科学机制:一是对问责官员进行分类管理;二是健全问责官员的跟踪、考评机制:三是完善公开、公正的官员复出程序;四是建立违规复出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8.
行政垄断是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非法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违法行为。行政垄断具有妨碍建立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危害。克服行政垄断必须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建立严格的行政审查制度以及强化法律责任并建立统一的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19.
论建立行政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补偿在我国法治建设中是建立较早的一项法律制度 ,但时至今日 ,在制度完善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本文从行政补偿制度历史渊源、思想基础以及学理依据、建立完善的行政补偿制度的宪法根据入手 ,力图澄清行政法理论界存在的对于行政补偿制度的若干片面理解 ,为行政补偿法的立法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推动相关立法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城管”执法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城管部门在维护城市秩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与公民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的需求之间产生了冲突和碰撞,城管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常常会因此处于尴尬境地,暴力执法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政府的执政目标决定了行政执法行为应该以保障公民利益为出发点,所以约束城管执法行为,在城管执法人员的录用、信息公开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