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上青春     
正1978年,一个新时代开启。改革开放风潮涌动,《春天的故事》唱响大江南北,"要致富先修路"的呼声响彻八闽大地,许许多多的泉州公路人奋战在修路一线。而这时,陈立群,还只是一个生在泉州公路人家庭中的小女孩。她不知道,她的青春年华,会因为改革开放、因为公路,变得很不一样。"女汉子,挺好"  相似文献   

2.
<正>在"交旅融合、共享发展"的今天,旅游公路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更好地发挥对全域旅游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好地满足对沿线产业开发、景区发展、扶贫攻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更好地满足出行者日益增长的相关需求,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建设者们迫切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绿色公路、旅游公路与旅游风景道2016年7月以来,以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为代表的各部委围绕"交通+旅游"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里面反复提到了"绿色公路""旅游公路""旅游风景道"等概念。绿色公路强调的是按照系统论和周期成本思  相似文献   

3.
现在,旅游公路已从通达风景胜地的捷径,发展到集休闲绿道、集散中心、房车营地等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比如,福建省典型的生态景观公路——省道503线(联十五线)东山生态环岛公路、被誉为将北疆景观嵌入公路服务区的S21等。这些代表性旅游公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设计之初,便将旅游功能嵌入到建设的环节,以景引路、以路为景,"旅游公路"和"公路旅游"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让公路本身成为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4.
寓有“旅游、生态、环保、科技”内涵、荣获第二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的常张(常德至张家界)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干线公路泉州至毕节线的一段,是湖南省“十五”期间公路建设重点项目之,也是湖南省“一纵四横”主骨架和长沙通往张家界国际旅游区公路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常张高速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正旅游公路建设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参照国外的旅游公路建设经验,我国正在探索一条旅游公路建设的新路子。旅游公路要将风景与公路有机结合,实现快慢搭配,保证服务设施完备,达到快旅慢游的目的。全域自主旅游时代的市场机遇旅游公路的出现是产业、市场、行业三大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本原因是消费升级。消费升级背景下旅游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人均出游3.7次,旅游消费占全年消费的五分之一。国内旅游的行为方式,由原来"到此一游型"转换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旅游公路因为被《人民日报》的头版点赞,刷爆了公路人的朋友圈,旅游公路成为交通领域热议的话题。要建设具有无限吸引力的旅游公路,第一步便是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公路本身打造为旅游资源。同时,在"四好农村路"日益吸睛的今天,规划和打造美丽农村路已成为全行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正以"贵州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为定位打造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是目前国内里程最长、功能最完善的快慢系统组合的旅游公路,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条河谷旅游公路。因此,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项目从前期构想到整体设计,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参考借鉴,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经过不断的改进与探索,这条"交通+生态旅游"新途径下的"产物",最终经受住了社会各界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正>公路是"人"与"货"的主要运输载体之一,旅游活动的根本是"人"的移动性。现代社会更致力于"人"的发展,不仅表现人们参与旅游休闲的时间在增加,也促使公路建设中更关注于"人"的需求。因此,公路与旅游休闲的融合将是一种长期趋势,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公路与旅游休闲融合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经济、政策和社会背景,主要表现为旅游休闲业的新变化、全域旅游建设的新理念、公路投融资的新机遇和路旅联动营运的新模式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旅游公路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但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均会表现出两面性,旅游公路"热"的同时,诸如顶层设计缺位、标准缺失、名称分歧、建设与保护的矛盾等制约旅游公路发展的因素也逐渐凸显,其中"建设与保护"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建设与保护是旅游公路发展中所面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处理得好能达到"双赢"的效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两败俱伤"。那么,在旅游公路的建设中为什么要保护、保护什么、又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10.
正交通是旅游产业重要的发展引擎,旅游公路连接城市与壮美河山、边寨古镇。为最大限度实现公路与景观的协调,应遵循"不改变就是保护"的原则,尽可能地减少因旅游公路建设对原有景观的冲击,保持原生态。因此,旅游公路在建设阶段,与沿线景观相协调的桥梁比例相对偏高。桥梁作为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其科学管养、安全运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旅游公路桥梁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考虑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交通企业管理》2014,(11):40-40
正作为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的旅游公路——环长白山旅游公路边坡圆滑流畅,植被保持原生态,公路不露痕迹地融入子自然环境之中,充分体现了公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摘自《交通运输部网站》)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228省道云寿线云和段旁有一个玩具主题花坛,展示了"中国木制玩具城"、"生态旅游县"的形象。(摘自《交通运输部网站》)  相似文献   

12.
正白山黑水间,绿色长龙演绎"双示范"高速公路;赤水河东岸,三色彩带凝成我国首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公路。从"绿色公路梦"到"旅游公路梦",再到"团队建设梦",41岁的孔亚平始终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我若朗朗烈烈,生命便理直气壮。"这正是她的鲜明写照。  相似文献   

13.
正特色公路逐步推广为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和旅游开发,湖北省规划建设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秦巴山库区生态环保路、武陵山绿色旅游路、幕阜山生态旅游路等四条特色公路。四条特色公路建设过程中,增设大量路侧停车带、绿道、服务区、特色走廊,形成"功能完善、路景交融、宜驾宜旅"的高品质公路。据统计,全省特色公路共建有356个停车休息区、观景平台。"十三五"以来,湖北省启动新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裕民专用公路807线大中修至今,已走过十多个春秋。这些年,专用公路807线已成为裕民县塔斯特旅游核心产业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见证了塔斯特旅游风景区的建设、发展,迎接着越来越多远道而来参加裕民"山花节"的游客。然而,在十多年"历史车轮"的碾压下,专用公路807线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翻浆、沉陷、龟裂、松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泉州公路中心")以生态为先,在"低碳"转化和利用上做加法;以科技赋能,在生产、建设"高碳"上做减法,走出了一条公路绿色低碳发展之路。2021年,"双碳"火了!年内接连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等文件也无一不涉及碳减排。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排碳大户",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当前,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纷纷加快推进绿色公路建设,探索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公路养护新路子,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减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发展"农村公路+产业",突出打造"特色致富路",支撑乡村产业兴旺。2013年至2018年,全省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桥梁9225座,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到80%。同时,江苏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电商"等模式,产生了一批以溧阳"1号公路"为代表的特色农路旅游品牌。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3亿人次,占旅游接待游客总量的40%;乡村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6%。  相似文献   

17.
正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贵州省道313线册安路改建工程项目,融入了无数公路管理者的心血和汗水。项目主管单位贵州省公路局和项目实施单位兴义公路管理局以"畅安舒美路、多彩贵州行"为理念,以"赏册安公路风光、行金州人文之路"为主题,加大公路绿化力度、丰富美丽公路内涵,在打造旅游通道的同时,将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有机串联,为建设黔西南州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起到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建立"以奖代补"政策、创新公路投融资模式、促进旅游与交通融合发展……"十二五"时期,江西省采取多项措施,"护航"干线公路改造和公路养护管理,并在"十二五"全国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评比排名中,取得了综合评价全国(不合直辖市)排名第十的历史最好成绩,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更是荣获"公路养护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作为这些成绩的创造者,江西公路人用一组组数  相似文献   

19.
旅游公路已经成为了游客们所关注的一道风景线,现在有很多人都把传统的旅游公路变成“公路旅游”. 因此,为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旅游公路的设计已经成为了设计师眼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文针对于旅游公路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1月,家住福建泉州惠安的廖钦回乡探亲,车辆穿梭在国道324线上,一路行来,以前公路两侧的违章建筑、料场、堆场等,已难觅踪影,各种路边摊、广告牌、垃圾和坑槽也变少了,集镇路段畅通无阻。廖钦所见泉州公路路域环境蜕变的背后,是公路部门借群众监督之力,进一步提升部门合力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