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彭芳 《中国集体经济》2008,(Z1):150-151
教育和健康人力资本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大多数文献只从一个方面考虑,极少有人将两方面结合起来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弥补以上不足,用1978-2007年的数据从投入角度研究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健康与教育对经济增长都有正的促进作用,同时考虑它们的影响比单独分析一方面更可靠,更能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由于健康与教育相互影响及投入效用的滞后,加入时间趋势后,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丁然 《重庆与世界》2011,(9):20-24,31
根据我国1994~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Y、固定资本投资K、从业人员数量L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建立计量模型,利用索洛经济增长理论实证研究了资本、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明资金投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1994~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Y、固定资本投资K、从业人员数量L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建立计量模型,利用索洛经济增长理论实证研究了资本、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明资金投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资本和劳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文章运用ESDA方法剖析山东省140个县域单元经济及投入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构建GWR模型解释各投入要素对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山东县域经济及4个投入要素均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2006年以来各投入要素的空间格局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重组,其中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空间聚集性逐渐减弱,而单位从业人员比重的空间聚集性趋于增强;各投入要素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单位从业人员比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中小学生师比、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有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7-2009年新疆16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研究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人力资本以及物质资本投入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动态条件下市场成熟度、人文、制度等无法量化的因素对当期经济增长作用较大,从长期看能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水平,资本弹性下降,人力资本影响更为显著,新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资资本投入的说法并不能成立。从区域差异来看,不同要素投入对南、北疆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93—2011年间28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市场分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割并非一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是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先扬后抑。本文的研究样本大部分在该二次曲线的拐点以左,说明中国大部分省份仍然处在受益于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的阶段,这也说明为什么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能在中国一直存在。此外,本文详细探讨了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加入WTO之前,市场分割通过促进固定资本投入和减缓政府消费比重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加入WTO之后,市场分割通过减缓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固定资产投入阻碍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对资本积累、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增长过去主要依赖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实现我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要摆脱对要素投入的依赖.转而依赖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8.
杨懋  祁守成 《发展》2013,(3):120-120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几乎都是基于国家和省级层面,而对县域级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研究却较少涉及。在我国从更微观的层面上考察经济增长收敛具有更实际的意义,因为省和国家层面的加总与行政区划体系的特殊性都有可能带来偏误。故本文拟从县域级的层面上探究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首先分析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接着通过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转变以及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研发费用的投入分析安徽技术创新的基本现状.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徽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将中部六省的技术创新情况加以对比,具体说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利用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新疆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的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尽管新疆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的长期效果不明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经济增长与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及R&D投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当期非均衡状态调整的能力较强。为此,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促进新疆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0~2014年我国30个省区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投入中的经费投入强度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但这种效应正逐渐减小。人员投入强度对经济增长呈倒"U"形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人员投入强度的加大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滞后效应,经费投入强度和人员投入强度都能够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效应,但长期来看,通过提升人员投入强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较快发展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1953-2009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变量为基础,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 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科技投入较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推进了科技研究的更大投入。根据研究结果,政府应增加财政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投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一个开放条件下的新古典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设立了一个反映产出与经济规模和资源投入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中,以资本存量代表经济规模,以资源中间品数量代表资源投入.在此基础上,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储蓄率外生等具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特色的假定条件下,建立了一个研究可再生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首先分析了封闭条件下资源相对丰裕和存在资源约束情况下,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及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进而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开放条件下,资源贸易小国在不同的世界资源价格下,能否以及如何通过进口来突破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在对我国1953年到2004年的资本、劳动、产业结构变动等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计量分析了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得到许多重要结论:(1)在我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整体上是最高的,也相对稳定。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且波动较大,特别是随时间的推移,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仍有下降趋势。同时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超过了50%,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仍为外延型的;从长期来看,两者的贡献率之和有下降趋势。(2)产业结构的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从1991年开始,产业结构变动贡献率已经超过劳动投入贡献率。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有上升趋势:且二者之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逐渐上升,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影响我国金属矿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模型,并根据相关数据对我国金属矿业经济增长相关因素的贡献做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金属矿业产出增长主要受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我国金属矿业现阶段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发展阶段,属于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金属矿业今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河南省1989-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河南省经济增长影响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为1.422,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315,能源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218,三个弹性之和大于1,说明河南省的经济特征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并且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要明显大于资本和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17.
规模递增、技术进步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娟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45-49
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加大技术进步贡献率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用OSL估计方法建立了样本区域旅游就业线性模型和索洛余值增长模型,研究发现:已有研究中基于经济规模不变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前提假设与现实严重不符。现阶段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弹性和为2.03,呈规模报酬递增,且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贡献差异明显,资本投入要素贡献度高达182%,劳动投入32%。平均广义技术进步贡献率极低仅为一11%,是典型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最后为持续发展西部旅游经济,提出加强技术引进、制度创新及继续大量资本投入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生产要素内部投入结构对边际产出弹性的影响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生产要素内部投入结构的科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运用1997~2009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及三者的内部投入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除了技术进步的推动之外,主要依赖于投资的带动。总体上来看,劳动对于经济增长的整体推动作用不强,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表现为负,但近些年其作用逐步提高。研究结果还表明,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力度,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第二产业和高等教育事业,是提高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边际产出弹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增长核算方法建立在封闭经济框架下,主要关注的是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忽略了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事实上贸易条件改善的效应与技术进步类似,都是在资源投入不变的情形下,增加了能够获得的产品。本文应用一个建立在超越对数GDP函数基础上的指数方法,将名义GDP的增长分解为非贸易价格变动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要素投入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并考察了中国1993年至2003年间的经济增长,该期间的名义经济增长的来源为:非贸易价格效应的贡献份额为34.13%,贸易条件效应的贡献份额为-4.50%,资本投入的贡献份额为31.54%,劳动投入的贡献份额为4.40%,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为34.39%。  相似文献   

20.
R&D经费投入是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首选指标,长期以来已为世界各国和重要国际组织所普遍采用.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研发与创新意识的逐步加强,我国R&D经费的投入总额逐年增长,但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明显偏低.因此,研究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