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施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内部外部条件和多方面配套改革,但归根到底,转变经营机制搞活国有施工企业的基础还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它既保持国有经济性质、又有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股份制就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总目标,以加快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转变管理职能为重点,加速系列配套改革,促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首先面临着体制上的转变,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和完善各种市场,为企业创造市场环境;落实和实施《条例》由直接的微观的管理企业向间接宏观调控、信息引导、协调服务的方向转变。这些是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现转换国有  相似文献   

3.
全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经历了九个年头的探索实践之后,口前正处在一个深化和加速的过程中,正在向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主要是: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质、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政企分开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职责分开的简称。企业改革十多年来,无论是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还是采取多种经营形式,以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都是围绕着政企分开这个中心环节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政企分开。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当前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关键是实行政企分开”,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把政企分开放在关键的第一位。本文就如何抓住这个“第一关键”,围绕这个“中心环节”进行配套改革,把企业改革引向深入,谈点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企业内部进行的配套改革,我国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营思想开始从适应商品经济的半封闭型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型转变;经营机制开始由缺乏生机向充溢着活力转变;领导体制由集体负责向厂长(经理)负责制转变;经营战略由单纯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向适应市场、多元经营转变。这  相似文献   

6.
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目前企业产权关系还未清晰、外部条件还有待创造的情况下,作为国有施工企业来说,应该继续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加大改革力度,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为企业稳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创造条件。我们在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探索企业“四化”(即企业集团化、项目法人化、要素实体化、内部市场化)发展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新型的政府、企业和市场的“三角关系”,而厂长、经理处于这“三角关系”的轴心,因此,厂长、经理们应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一、争取和捍卫经营自主权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前提,是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企业有了充分的自主权,才可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实现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作为厂长、经理,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应转变事事依赖政府事事请上级决策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积极主动地争取和捍卫企业经营自主权。这里所以要“争取”,是因为企业经营自主权还没有完全得到落实。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  相似文献   

8.
深化国有施工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是当前我国施工企业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国有施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内部外部条件和多方面配套改革,但归根到底还在于重建现代企业制度,使它既保持全民所有制性质,又有适合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几年来,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实施了“从严治厂、精干队伍、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深化改革、信誉取胜”的经营总方针,在内部开展了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的配套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引入和运用五个方面的机制,深化内部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是伴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逐步深化、逐步展开的。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无论从理论、立法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特别是明确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特别是政策操作的角度,对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难点和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概括的论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全方位加强企业宣传活力○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胡发奎,李卫华为了配合《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推进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制度的配套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局宣传部门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开展了宣传工作。一、表彰先进,弘扬为水电事业献身的精神我...  相似文献   

12.
结合航天工作企业的实际,提出了转换经营机制需解放思想,冲破禁锢,转变思维,调整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4点思考:(1)完善企业法人制度;(2)科学地分类划分航天国有企业;(3)在“转机”上下功夫;(4)剥离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迎接“入世”,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规则,顺应岳阳市国企改革的大潮,市内国有施工企业将在2001年内完成改制工作,实现“两个买断”(即买新国有产权和国有职工身份),建立企业财产所有权排他性的制度,企业决策层将更多地考虑技术创新、转变经营机制、优化人力资源、加强项目核算,提高企业活力和市场竞  相似文献   

14.
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攻坚阶段。煤炭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煤炭企业,全力推动煤炭企业向市场经济过渡,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正在全面展开。毫无疑义,职工群众是改革的主力军,是改革的基本动力,没有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改革就不能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步伐节奏逐步加快,更加坚实,改革的攻坚战已经打响。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正在逐步展开。如何理解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呢?简言之,就是改变企业多年来形成弊端,改变其运行的方式。更具体些讲就是要把企业由原来国家经营改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由计划模式转为市场经济。前段时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出了“砸三铁”的口号,但由于传统的影响没能破除,改革不配套,在具体操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使这项改革遇到了困难。使经济体制改革举步艰难。但是,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企业深化改革就进行不了,国营  相似文献   

16.
我局是集科研、设计、施工、制造于一体的大型铁路施工企业,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机制,已很难适应形势的要求。1992年初,我局被列为全国百家、铁路三家“三项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在内外两方面因素的推动下,我局加快了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步伐,率先在企业“三项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方面迈出了一步,为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一、牢牢抓住机遇 统一思想认识 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三项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突破口,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1992年2月局决定在全局进行  相似文献   

17.
传统劳动工资制度的弊病人所共知,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仍未能将其彻底破除。困难不只来自企业内部,更主要的原因是上下、内外改革不配套,特别是宏观改革滞后。因此,深化劳动工资制度改革,不仅企业自身要立足内部,主动改善“小气候”,结合实际,使改革步步深入,更重要的是政府和部门要理清思路,统一协调,率先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企业劳动工资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推行工程项目管理,实行两层分开管理,调整企业内部结构,最终目的是完成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我公司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以来,逐步完善配套改革,已形成了以项目经营部为龙头,劳务作业部为依托,企业内部市场、业务系统为保证,经济承包责任制为纽带,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经营管理模式。初步实现了经营机制的“五个”转换。’94完成产值20625万元,实现利税1140万元。公司相继荣获全国先进施工企业、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的劳动工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无论是对劳动部门管理职能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还是对我国劳动工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一、人工成本的概念人工成本是一个企业为劳动者花费的全部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支付或投资于劳动者的全部费用。按我国具体情况,人工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有关人工的费用等。二、研究人工成本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今年以至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这种新的经营机制能否形成,转换工作是否顺利,关键在于“三项制度”即: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为了保证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经营机制尽快形成,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在职工中弄清四个关系,方能消除顾虑,解放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