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本文基于互联网视域,阐述公安英模精神的时代内涵,探讨了公安英模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作用与融入路径,助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发展中的有效落实,旨在为新时期国家建设培养思想过硬、政治过硬的高素质优秀青年。  相似文献   

2.
北京精神融入首都地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培育大学生的四项基本素质,即爱国精神的政治素质、创新意识的思想素质、包容气度的身心素质和厚德品格的道德素质,可以把北京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和素质发展的全过程,构建知北京、爱北京、荣北京的思想教育平台、学专融合的学风建设平台和幸福成长的素质发展平台,培养具备北京精神品质、植根于首都发展的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3.
伟大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教育是最具凝练、最鲜活、最具说服力的思想教材,也是现代大学教育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材料。将伟大建党精神纳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思想党性和教学功能的有机整合,是赓续祖国与人民“精神族谱”的内涵诉求、践行思政课“培根铸魂”教育宗旨的要义、回答新时期中国青少年理想与信念发展问题的实际需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谱系纳入高校思政工作课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从教学内容设计、革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教师队伍构建、健全教育制度等领域,开展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4.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北京冬奥会孕育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1]。科学阐释冬奥精神内涵,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引领力。深入学习北京冬奥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深厚的精神力量。同时,深刻把握冬奥精神,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促进其成长成才的关键,因此应该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东北抗联精神的融入,符合现代化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提高教育工作水平的关键途径,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本文对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东北抗联精神...  相似文献   

6.
温淑婷 《活力》2022,(22):4-8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源于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奋斗意志,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的本质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要,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梦桃精神”在纺织类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梦桃精神”与纺织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梦桃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以更好地传承弘扬“梦桃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时代新人,汇聚时代力量。  相似文献   

8.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品质之一,传承和发展工匠精神,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基本需要。本文介绍了工匠精神内涵和渊源,分析工匠精神培养必要性,并探究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的困境和对策,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斗争和新中国建设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可以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素材。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红色文化可以通过融入课堂、教材、校园、实践等路径,有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红色基因是凸显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重要元素,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党的精神品质及传统文化加以传播,感染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体系,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正确看待现今社会及党的指导。红色基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需要选择有效的方式,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提升大学生的素质。本文就对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姚楠 《活力》2022,(7):51-53
甘肃精神是甘肃人民创造的引以为傲的精神,将其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引导大学生形成“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崇尚实干、不甘落后,简朴友善、诚实守信,开放包容、创新跨越”的基本素质。在大学生实践养成、学风建设和素质发展的全过程中融入甘肃精神,能够打造多维沉浸的思想教育平台、学专融合的学风建设平台和幸福成长的素质发展平台,培养具备甘肃精神品质、服务于甘肃发展的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底色,是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新时代,要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的内核力量,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文化根脉,讲好中国故事。本文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连接,理论联系实际,对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梳理,探索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长久、不断完善的一种精神合集,是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历经磨难,而初心不改,穿越时空,而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从中国革命精神当中不断地汲取前进的动力支持,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精神,挖掘其本身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不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也是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要让红色成为大学生思想、观念、意识的底色,让学生能传承革命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意识到、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成为合格的接班人、优秀的建设者.文章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入手,分析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对红色家书的内涵及其重要内容的阐述,挖掘红色家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进一步探索红色家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内涵、价值意义、实施路径进行了充分的论述,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目标任务、对象内容等方面梳理了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在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凝结精神血脉、增强历史自觉、丰富思政教育理论、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及手段等方面的时代价值,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婉燕 《活力》2023,(5):13-1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应主动承担阐释并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重任。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沉淀奋斗之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挺直意志之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涵养赤子之心。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相似文献   

18.
利婷婷 《活力》2022,(24):28-30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思想意义。高校思政课堂作为宣传伟大建党精神的“主阵地”,对实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培养成才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宝贵资源,必须积极融入实践过程且要作为一项永恒的活动。本文将从国家、社会和个人视角论述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价值,并通过课程教学、校园文化、新兴媒体和社会实践探寻实现路径,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推进广泛化和深入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红色家风是革命前辈历经岁月留下的精神财富,将红色家风中的故事、精神、情感等方面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意义重大。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抓好思政课主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多个途径实施,以期提高融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行知文化是我国教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培养合格的师范类大学生、培育优秀的教师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阐述行知文化的具体内涵和价值意蕴,探索行知文化融入师范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进一步提高师范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为学校、企业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养过硬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