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基于SWOT方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优势在于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金融市场体系相对稳定、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国际结算需求明显;劣势在于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有限、金融市场发展不够、企业选用人民币结算存在障碍。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合作,深入挖掘目标客户需求,充分利用政策创新业务,防范跨境业务风险,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依托地缘优势,开展中俄跨境人民币投融资,对深入实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及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沿边企业的跨境投融资业务调研,找出问题障碍,并提出助力人民币跨境投融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起,我国先后开展了跨境贸易以及投融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等工作。近几年来,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范围的扩大,跨界人民币的规模也随之扩大,而人民币作为国际交易结算的重要基础,在境外的存量也大幅度上升,大大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尤其针对上海、天津、附件、广州等自贸区,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和跨界人民币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就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并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以及促进跨境人民币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4.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研究——基于货币国际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界定货币国际化概念的基础上,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投融资和国际货币合作三个角度分析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现状,探讨了推行跨境人民币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拓宽境外企业人民币来源渠道、增加境外人民币资金保值渠道、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防范金融风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展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是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战略需要,是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客观需要,也是化解对外资产负债货币错配风险的迫切需要。随着各种跨境人民币投融资安排的付诸实施,跨境人民币投融资呈现出规模扩大化、渠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态势。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表明,跨境人民币投资可以使居民、企业等经济主体行为的最优化路径发生变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跨境人民币投资对改善本国经济福利具有助推作用。为进一步促进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开展,要按照"先引进来再走出去"的策略,推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按照"先债券市场后股票市场"的次序,扩大境内金融市场的开放;按照"离岸与在岸市场协同发展"的方针,加快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建设;按照市场化推动的原则,发挥中资跨国企业和中资金融机构在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中的主力军作用;按照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思路,建立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全球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新趋势(一)人民币跨境结算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87万亿美元,人民币跨境货物贸易结算2.06万亿元,人民币结算占8.4%。2012年,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为2.94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2.08万亿元增长41.3%。2012年,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结算业务2840.2亿元,其中对外  相似文献   

7.
王秀霞 《中国外资》2012,(24):289-289
<正>跨境人民币结算是指经国家允许指定,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和投资的结算,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政策范围内,直接为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相关服务。目前,全国很多省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较快,但是地处内陆的宁夏发展较慢,本文通过分析宁夏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快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引论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的结算货币。这是我国国际业务中一项全新的事物。自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7月正式颁布新政策开始实施试点至今,该结算业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中国及全世界来说,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之一有着非凡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详细的介绍来阐述其出台的背景,发展历程;并试图分析其对相关各方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跨境人民币业务是指国家允许指定的、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人民币进行的各项跨境国际结算业务。其包括以下内容: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其它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投资(包括境内机构向境外投资和境外机构向境内投资)及融资业务、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6日是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l周年的日子。回顾这一年,中信银行始终不遗余力地将发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作为国际业务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从业务启动前期的周密筹划,到一家家地拜访海外代理行争取海外人民币清算渠道、一户户地走访企业宣传人民币跨境业务、一遍遍地与各地监管部门联手举办人民币跨境结算企业推介会,  相似文献   

11.
本轮金融危机发生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而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2009年4月,我国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经过3年多的发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国所有地区、所有从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香港的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等有关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离岸人民币业务和服务品种日渐丰富,跨境人民币流动总量大幅剧增。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向纵深发展,为有效防止国际资本对内地金融市场的直接冲击,适应国际金融环境的动荡起伏,建立跨境人民币资金监管体系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7月我国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近两年以来,尤其是2010年6月22日央行等六部委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后,跨境人民币业务逐渐步入陕车道,业务规模加速扩张,业务种类不断丰富,由经常项下的贸易结算到资本项下的投融资等业务类型不断拓展,体现出了市场需求驱动、政策顺势推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以来,跨境结算人民币总量大幅增加,人民币国际地位得到提升。解析人民币跨境结算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有助于统一认识,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有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引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的结算货币。这是我国国际业务中一项全新的事物。自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7月正式颁布新政策开始实施试点至今,该结算业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中国及全世界来说,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之一有着非凡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详细的介绍来阐述其出台的背景,发展历程;并试图分析其对相关各方的深远影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境贸易结算的背景、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开展跨境业务结算的现状,着重从商业银行、国内外企业、国家宏观政策制度设计以及国际经济金融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约束因素,最后从跨境结算的监管服务、支付体系建设、人民币回流以及出口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国际收支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中国外汇》2013,(14):11-11
"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发展,对未来五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重大机遇,支持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双向开放。"——6月28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在人民币实现跨境和在国际层面更广泛使用的过程中,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的部署,积极推动上海逐步成为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定价、交易、结算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研究跨境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政策,结合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对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各参与主体的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跨境投融资业务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跨境人民币套利问题、跨境投融资项目管理问题,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中心建设问题等。由此,论文结合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相关政策试点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情况,对促进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8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成功上线运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启动后,我国迈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至今6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进展顺利,无论是贸易结算还是直接投资规模均取得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89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使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推行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以提升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助推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推出,在便利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国际热钱跨境流动的可能渠道。本文阐述了热钱跨境流动相关理论,分析了国际热钱借道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可能性渠道,提出了防范国际热钱利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入境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