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充分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部署,文章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课程思政目标制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思政教学环节设计、专业课教师思政能力的提高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进一步研究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的实施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冯雪益  李锐  李晓伟 《活力》2022,(16):58-60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高校人才培养的育人实效需要激发各个门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其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授课教师必须担负起育人职责。授课教师在助推“课程思政”建设落实落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党支部在团结凝聚教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依托教师党支部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意义重要且深远。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各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利用课堂育人主阵地,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改革纵深发展。文章站在专业课教师的角度,从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出发,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进而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党的主张在教育领域的思想统领。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形式。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是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思想必修课;课程思政能力是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必备能力。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入手,阐述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办法和路径,论述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问卷方式,从专业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调查得出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实施现状。进而从高校配套、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专业课教师素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提出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6.
发展新农科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工作、贯穿于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做好思政教育总体设计.本文从教师个人素质修养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课程育人成效评价等方面对家禽生产学课程思政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国高校军事理论课课程思政开展得如火如荼.广西也正在积极开展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建设,但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些.针对广西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课程地位不高,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不一;相当多的学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老套;思政点挖掘不够深入细致,思政实施的路径较为单一;大多数高校未把思政知识点列入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推动新一轮高校教学改革的引擎和着力点。鉴于公司治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本文从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目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等层面,来探讨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旨在推进公司治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转变教学思维,进而为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先行经验。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是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因此需要创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双创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化建构。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体系中,创新创业与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基本一致,其实践特征更加显著,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着重探析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是课程思政元素,这对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授课教师需要从学科内在逻辑出发,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本文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导下,以集装箱运输这一课程内容为载体,探讨了如何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质量与党中央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差距。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系列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方向;构建系统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教学内容供给质量;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指导,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和特色构建协同育人工作体系、搭建智慧课程教学平台、构建主副结合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体系,创造性开设专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蓉  高景瑞 《数据》2022,(4):159-161
新时代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位置,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而且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深入,为我们提升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不仅是教育学生,还能够进一步激发教师提高师德修养的自我意识;同时,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推进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发展,把握新时代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重要载体,是践行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中心环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涉及高校所有部门、各个环节和多个要素,需要多方协调、合力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始终是这一工程的核心环节。本文以《财务分析》课程为例,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入手,探讨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实现有效融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拉珍 《数据》2023,(1):175-176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场域,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等方面,仍需充分的学理阐释和实践研究。本文针对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数学教育专业课《初等数论》(以下简称“数论”)课堂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优化塑造课程思政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5.
<正>高校承担着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责任,课程思政建设则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课程思政符合当代高校教育理念,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同样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新发展、新教育、新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高校教育全方位发展,以及新格局实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特高计划”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要求,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由思政课程的显性教学方式向专业课程思政的隐性教学方式转变,这一政策,对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更高要求。课程思政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建设探索时期,专业课程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实施时仍会遇到诸多问题与困惑。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团队的角度着手,探讨如何更好地在专业课程中实现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建立“三层三主三融”的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三层”是指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三个层面,“三主”是指课题研究教师队伍如何作为课程思政主力军、课程建设如何作为主战场、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如何作为主渠道,“三融”是指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建立一个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体系、专业课程思政分类归集方法、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最终实现示范引领同类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创新的重点,是专业课程教育的主线及灵魂。本文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探索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方案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从教师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为其他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因素,也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军事理论课是高校通识必修课程,是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政治素养的课程。文章在研究高校军事理论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育人功能基础上,分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从挖掘军事理论课程思想政治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格局;拓宽军事理论教学途径,加强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把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三个方面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军事理论课育人水平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方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思政体系尚不完善、各有特点,特别是课程思政融合深度和协同效应不足,厦门理工学院建立电子信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体系,包括课程思政体系目标、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体系和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并以电子信息类(计算机技术)为例分析其支撑和协同效益。实践表明,厦门理工学院电子信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思政体系能同时提升教师和学生素质,为理工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