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着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重大倡议。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在全球化的角度下,我们如何认识与总结“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切实效应?这一重大倡议与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
刘英  陆洋 《中国外汇》2023,(10):21-25
<正>政策沟通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务实推进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共赢的经济全球化。2023年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也是我国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周年。十年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通过政策沟通加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双多边发展战略、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在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再次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展完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国际秩序转换和重塑的新历史时期,国际税收改革成为当前逆全球化浪潮中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建立公平的国际税收环境的一大亮点。2023年,国际税收和“一带一路”税收研究站在十载之交,系统地梳理了国际税收治理的理论发展与改革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税收成效,  相似文献   

4.
韩红梅 《中国外汇》2023,(10):37-39
<正>“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非洲的实践不仅有利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拉、中非命运共同体,还将对拉美、非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十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化为行动,从蓝图变成实景,建设成果丰硕。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5.
叶明华  陈康 《中国保险》2023,(12):29-35
<正>“一带一路”建设对推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深化国际互利共赢合作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深远。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部分国家政治不稳定,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较强敏感性。历史数据显示例,2020年中国信保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赔付额为3.6亿美元,占中国信保承保赔付总额19.8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的各项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如何深入认识、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风险,进而对当下风险管理与保险支持体系进行优化,对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推进“走出去”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建军 《中国外资》2022,(20):35-37
<正>“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亟待通过打造共享共建平台、创设数据完全防护机制、构建数字现代化治理体系等,推动“一带一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达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在各国的有效协作下,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缩小各国数字鸿沟、改善各国民生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如“一带一路”电商贸易的崛起,为沿线国家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千年丝路,跨越古今。作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开启了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十年来,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跨越高山深壑、飞越海洋沙漠,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铺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扩大,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经过十年耕耘,共建“一带一路”由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雕细琢的“工笔画”,“朋友圈”不断扩大,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十年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走深走实,全面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共建国家乃至全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月大事     
“达沃斯议程”对话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习近平强调.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课题.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励贺林 《税收征纳》2023,(11):12-14
<正>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并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为其中重要任务。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领域都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猛,但各海洋产业“走出去”速度不同,需从深化国际化布局、巩固拓展海洋产业合作和加强海洋教育合作等方面,探索我国海洋产业高质量“走出去”路径。“十四五”期间,“一带一路”海上合作进入深耕阶段,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已经破题,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并引起共鸣,开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新篇章。海洋在畅通内外连接、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是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发展可持续的蓝色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正在成为全球沿海国家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东盟国家深入交流合作提供平台与动力,应从改善贸易环境、发展数字经济、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入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做深做实数字丝绸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报告提出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东盟10国都已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行列。从1991年到2021年的30年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100倍。  相似文献   

13.
金融文摘     
《甘肃金融》2016,(8):70-71
习近平: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14.
<正>Erik Solheim认为,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合作项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绿色是生命之色,是活力之色,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色。多年来,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南合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迎来了“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成立三周年。中再集团作为共同体主席单位,积极履行再保险“国家队”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再保险核心优势,带领共同体成员公司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不断为中国海外利益风险保障提供中国解决方案,发挥了国内专门从事“一带一路”风险管理行业平台的重要作用,为护航中国企业“走出去”扮演了政策“推进器”、风险“稳定器”、行业“聚合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蔡达 《中国外汇》2023,(10):17-20
<正>作为五通之一,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十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资金融通领域合作,金融支持和保障“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能力和作用不断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共建国家和全球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  相似文献   

17.
赵晓雷 《中国外汇》2023,(15):23-24
<正>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强化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和贸易、设立“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成立“一带一路”检验检测认证诚信服务平台等方式,积极发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作用。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8.
张文才 《中国外汇》2023,(10):26-29
<正>中国进出口银行时刻胸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作为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十年来,作为专精于外经贸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时刻胸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斌 《中国外汇》2023,(10):44-45
<正>促进经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外汇局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持续优化外汇管理顶层设计,稳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用汇便利化。  相似文献   

20.
姚方 《中国金融家》2022,(8):105-106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可充分发挥其区域资源禀赋、盘活资产、化解风险等独有的功能优势,支持实体经济低碳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