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面临的紧要问题。汽车是能源消耗和排放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节能减排已成为汽车行业需要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形势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当下各国各车企的重点研究及发展方向。谁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谁就将成为未来汽车领域的"领头羊"。文章对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及其原理、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研究新能源汽车线路发展,适用于新能源技术方向的选型及企业新产品的布局。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研究》2010,(8):16-16
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炉,等待最终定稿并上报国务院批准。在这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草案中,纯电动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而政府计划投入1000亿元左右换取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世界第一的宏伟蓝图更是让业界议论纷纷。作为《规划》中最受业界关注的一点,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3.
楼亚强 《价值工程》2021,40(36):145-147
当今,在全球气候变暖,发展清洁环保能源的趋势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体现.本文将通过概述发展新能源趋势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楼亚强 《价值工程》2021,40(36):145-147
当今,在全球气候变暖,发展清洁环保能源的趋势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体现.本文将通过概述发展新能源趋势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自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从国务院到省政府都陆续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2014年7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30条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具体措施,其中明确指出,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通过市场竞争更好地引导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规模发展,国内外新产品和新技术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发展主流为纯电动汽车与氢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被视作当今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控制大气污染及汽车产业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良好政策的导向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销量并不可观,其中由于成本较高而引起的销售价格高阻碍了客户的购买力,因此新能源汽车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将从各项数据支撑分析当下新能源汽车企业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并提出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环境改善、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等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借鉴丰田普锐斯国际数据,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对参数估计修改,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Bass预测模型,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总体走势、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典型车型的未来市场表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在政策和市场良好发展的理想情况下,2019年便可实现《规划》目标;在稳定的发展态势下,到2020年能实现100万辆的保有量,与《规划》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到2020年,以比亚迪秦为首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典型车型的年均销量有望达到4万辆。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研究》2010,(2):12-12
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力度,实行优先采购,并逐年扩大采购规模。这是日前出台的((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作出的明确要求。据了解,《规定》不仅从大方向上明确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攻方向和市场目标,而且规定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采购力度,对纳入《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同时纳入《上海市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相似文献   

9.
《监督与选择》2011,(3):136-136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征求意见稿不仅明确了10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并且对新能源发展路线以及扶持政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划》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研究》2010,(10):11-11
日前,相关媒体披露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施行,这意味着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只要是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就有了标准可依。据工信部通报,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规则》称,新能源汽车企业如发现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汽车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我国能源、环保问题,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但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融资、投资、营运和盈利四大方面的财务风险,本文针对以上四个方面财务风险展开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雯 《监督与选择》2009,(11):20-23
2009年是绿色汽车年——3月13日,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7月30日,广州市出台《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广州建设成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10月的最新消息显示,江苏省开始筹备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新能源车,俨然已成现在汽车生产的主流,但是,真相如何?  相似文献   

14.
日前从科技部官网上看到,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按照《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4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通知》,将对现阶段各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的推广情况进行考查,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各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数量、充电设施建设、市场开放程度、商业模式创新、地方扶持政策、组织领导及安全监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能源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为了能够在这全新的领域抢占先机,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在其强劲的品牌优势下不惜血本投入到新能源车的技术研发上,并不断推出新车型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6.
穆木  郭梦康 《经营者》2014,(11):20-21
5月2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用于非营运的,免费发放专用牌照额度。实际上,在上海市此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中,就已经有了新能源汽车牌照免费的政策,这次的新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免费牌照的发放范围: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之外,又增加了燃料电池汽车。  相似文献   

17.
《上海企业》2012,(9):82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近期将由国务院发布实施,该规划将包括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11—2020年,购买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免征车辆购置税;在节能汽车方面,2011—2015年,中重度混合动力汽车减半征收车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等七部门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管理。《办法》涉及质检总局编码、溯源信息系统、标准等多项工作。编码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拥有"身份证"的第一步。《办法》规定,电池生产企业应与汽车生产企业协同,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所生产动力蓄电池进行编码,汽车生产企业应记录新能源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国正式步入战略实施阶段。2012年9月26日,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个部门配发了23辆纯电动轿车,率先试用新能源汽车作为公务车。国家部委带头试用电动车作为公务用车,体现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汽车企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在政策的推动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也不断兴起,一时间汽车行业内投资新能源汽车成为热门产业。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既有传统的燃油车生产企业,也有新成立的新能源车企;更有甚者,为了抓住产业热点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府补贴进行资本运作,通过对投资者描绘未来的设想,圈取资本投入,俗称"玩资本"。文章对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及融资渠道进行研究与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探讨,对新能源汽车前景及相应的投资项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