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重视思政课程的开展,以此来满足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职物流专业英语课程应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创新课程体系,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进行充分结合,不断地完善在高职物流专业中思政教育结构,从而使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升,进而保证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能够在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针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掌握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使其在未来踏入社会,从事与会计相关的工作时,能够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细心谨慎,成为一名全方位的优秀的会计人才。本文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围绕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展开探讨,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和意义,继而探究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如何更好地融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希望能为本专业的教学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聚合反应原理及工艺》是纺织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本文结合北京服装学院特色及专业特色,对聚合反应原理及工艺课程思政进行初步探索,详细阐述了纺织类聚合反应原理及工艺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的设计方法、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课程思政的具体应用实例。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与价值塑造的协同培养。  相似文献   

4.
思政教育是高校素质文化传统的基础路径,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的纳税实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指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思政教育达不到应有效果。课程思政教育具有渗透性特点,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加强专业教育课与课程思政融合推动思政课有效实施。基于课程思政视角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树立学生全过程学习理念。以学生思政品质培养为基础,引入微课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方式。增设纳税实务专业实践教学,考察学生思政品质,为纳税实务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专业为载体可以系统推进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如何做到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是当前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实现的关键。在国内全面深化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通过系统梳理"课程思政"所提出的理论问题,并结合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协同育人问题进行了探讨。总体而言,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基础是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6.
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传统上注重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较少探讨思政元素的发掘。而课程教学既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是实现人才德育的过程。本文以《工程制图》为例,将教学与思政有机结合起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分析工程制图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点,以知识—能力—思政的系统理念划分课程思政教育的层次。从制图与制造强国关系、制图与科技创新关系、制图与工匠精神树立等层面,分析专业工程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充分发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和育人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际商务单证》是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单证制作能力,属于专业技能操作课程。目前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和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普遍存在,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文章对SPOC模式在高职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这一高校教学改革目标,总结"财会专业英语"混合式思政教学的实践经验。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进度、线上微课、线下翻转课堂、多元化考核评价实现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融入思政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只是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还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教学不仅要传授课程知识还要结合思政教育,培养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全面发展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通过选修课进行思政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环保精神。本文分析了在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探索了有效实现选修课思政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数值计算方法》课程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去求解数学问题、为分析数据提供算法与理论支撑,也是很多工科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数值计算方法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思政与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融合,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结合工科相关专业并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课程思政在计算方法教学中的体现。学生不仅获得专业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能从多角度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时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和现阶段思政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思政课程中渗入工匠精神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爱岗敬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的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国际商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商务管理专业应突出能力培养的特点,重点在于师资建设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3.
商务日语教学不同于基础日语教学,只有将语言、商务礼仪、企业文化等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商务日语人才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对高职院校培养能够直接上岗就任的高素质商务日语人才的重要性,希望对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也是对社会综合性人才需求的直接回应。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不仅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还应当注重思政政治理念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本文以会计专业课程为例,通过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多个维度阐述了如何推动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基础护理学专业中实施课程思政,能够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当前高职基础护理学专业的课程思政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专业教师缺乏思政素养,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有待提高;课程思政缺乏深度和广度;尚未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机制;课程思政的引导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职基础护理学专业教学可以从以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在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思政意识,找到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同步,同向而行。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探析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7.
《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发挥该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完成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需要授课教师针对教学现状,收集典型思政元素,提出符合独立学院机械专业学生的课程思政设计,同时修改课程大纲与改进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教学效果与机械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导游技能实训”作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其课程思政教学对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大思政”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导游技能实训课程思政需结合专业特点,明确思政目标,以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延展思政教学模式,同时设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来检验思政教学完成度。  相似文献   

19.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不单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还要塑造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育兼具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的未来接班人与建设者。对此,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科学应用,科学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功能,实现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创新化发展意义深远。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对课程思政及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内涵进行阐释,深入剖析课程思政在高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应用的时代价值,并从思政理念、思政目标、思政模式以及思政评价等四个角度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教与学,更要加强专业课程的德育建设,注重价值引领,促进育人实效。本文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思政元素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如何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以期能够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优良品质的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现对学生正确成才教育观与职业观的有效承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