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瞿亢  孙佳 《中国外汇》2024,(2):74-75
<正>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期限溢价、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共同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走势造成影响。同时,各经济体国债收益率在不同阶段的主导因素有所差异。202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呈现大幅波动态势,但全年累计变动幅度较小。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2023年的具体走势如何?主导其走势的成因是什么?以下笔者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对美国、德国、日本2023年国债收益率走势情况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美债收益率走势:经济增长预期主导2023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1—10月整体走高,此后转为下行,其曾于10月升破5%的历史高位,但年末水平已跌至与年初持平。  相似文献   

2.
明明 《中国外汇》2023,(15):64-68
<正>此轮美联储加息快速推动了美债期限利差缩窄甚至出现倒挂,由于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性,美国经济短期仍具有韧性,但中长期风险不容忽视。近期,美国国债长短端收益率持续倒挂引发各界关注。自2022年7月以来,以10年期美债和2年期美债为代表的美国国债长短端收益率曲线一直呈倒挂形态(即10年期利率低于2年期利率)。2023年7月初,2年期美债与10年期美债利差一度达到108个基点,创42年来最深倒挂幅度。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有观点认为,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可以被视为美国经济衰退的一大先行指标,那么,从历史表现和作用机制上看,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与美国经济衰退呈现怎样的关系?在当前美债收益率曲线持续倒挂背景下,美国经济仍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其原因是什么?未来美债收益率曲线走势与美国经济前景又将如何?笔者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预计2023年美国国债收益率将以宽幅震荡为主;国债短端收益率将维持高位,长端收益率将相对走低,从而加深曲线的倒挂。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发达经济体大规模货币放水以刺激需求,而前期的全球供应链受阻、后期的地缘政治风险爆发阻滞供给,在2022年引发了全球40年来最严峻的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多次大幅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创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促使美债收益率整体大幅上行、高位波动、倒挂加深。  相似文献   

4.
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蔓延后,美债收益率迅速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至0.54%;此后,随着经济重启和避险情绪消散而逐渐转为上行。2020年12月底,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约为0.95%。展望2021年,美债收益率将依然由美国经济基本面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所主导,预计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将整体抬升,并将更加陡峭化。  相似文献   

5.
伴随美债收益率出现快速上升,美国长短期国债利差一度倒挂,中美国债收益率差也持续出现倒挂。从历史经验看,美国10年期和2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首次倒挂到经济开始衰退的间隔时间在6~24个月不等,平均间隔14.8个月。中美国债收益率的倒挂或引发跨境资本流出中国,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形成一定掣肘。建议将促消费作为宏观政策发力点,进一步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着力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释放货币政策发力空间;加强短期跨境资本流出管理,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份债券市场主要特点为:中债净价总指数继续加速下行:各类债券指数大幅下挫,短期融资券继续一枝独秀;国债收益率曲线大幅上行,但变动方式由陡峭化转为平坦化;高等级企业债收益率曲线上移,但平坦化方式不如国债明显。12月份债券市场将迎来流动性的回暖,从而告别持续数月的单边下跌状态,但在货币政策收紧比较确定的情况下,也难以实现完全反转,很有可能进入震荡状态,最终小幅收高,收益率曲线出现陡峭化下移,信用利差将有所收窄。  相似文献   

7.
《中国货币市场》2014,(1):56-59
2013年,美元指数先升后降,总体持平。美元、日元短期利率下降,欧元、英镑短期利率上升。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涨,但日本国债收益率有所下降。全球主要股指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6月以来,利率的上行趋势已从货币市场利率扩散到中长端国债收益率,并蔓延到短端收益率。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仅可部分解释国债收益率的上涨。文章进一步分析指出,货币政策维持中性偏紧趋向、金融机构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削减债券投资额度、银行筹资方式多元化推高资金成本这三大因素,也是引起本轮利率接力上行的显著外力。中长期看,债券市场收益率中枢将随之抬升。在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前,债券市场将只有阶段性回嗳而无趋势性好转的行情。  相似文献   

9.
2010年6月份债券市场主要特点为债券市场触底后轻微反弹;企业债指数一技独秀,信用产品表现优于利率产品,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上移;高等级企业债收益率曲线短端大幅上涨。下一阶段,短期内债券市场将得到基本面、政策面及流动性等因素的支撑,收益率曲线有可能平坦下移,但受制于货币政策调整以及流动性波动,债券市场上涨的基础并不牢固,信用产品表现将继续优于利率产品。  相似文献   

10.
陆婷 《中国外汇》2023,(4):72-73
<正>欧洲主要国家国债收益率在2023年可能仍将整体保持上行趋势,但上行幅度较2022年将更加温和。需关注欧元区边缘国和英国的债务可持续性风险。欧洲主权债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极为动荡的一年。地缘政治冲突、创纪录的通货膨胀以及中央银行的连续加息,大幅打压了债券价格并推高债券收益率,包括英国在内的大部分欧洲主要国家,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6月15日,日本国债期货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幅为2.01日元,盘中触及熔断点,创201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日本国债期货市场为何出现异常波动?一般说法是,美联储6月15日召开议息会议,日本中央银行将于6月1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强烈,对日本中央银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也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2.
国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也是我国债券市场的核心。国债收益率曲线形状及变动情况对金融市场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某几个时点上各种国债的收益率进行计算,粗略作出国债收益率曲线。基于此对我国收益率曲线进行定性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出不同货币政策对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民银行定期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立场的重要信息。基于中国国债市场收益率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国债市场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前五日窗口期内的市场响应。结果表明,国债市场存在对货币政策公告的预响应现象,国债收益率的期限溢价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前的窗口期内显著提高。随着国债收益率期限的延长,国债市场预响应的显著性逐渐减弱,说明该现象在中短期的国债收益率中表现更明显。进一步区分《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立场倾向后,本文发现当政策立场为宽松(紧缩)时,国债市场的预响应表现为更低(更高)的期限溢价。本文为完善中央银行沟通制度、增强人民银行对市场预期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货币市场》2023,(7):89-91
<正>2023年上半年,央行降准降息并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货币市场日均成交量及余额增加,资金利率中枢略有下行,但整体围绕政策利率波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国内经济修复动能放缓,债券发行及交易活跃,收益率整体下行,10年期国债运行在2.6%~2.95%;利率互换曲线全线下移,成交环比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机制,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出水平因子、斜率因子、曲度因子,接着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检验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三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收益率曲线水平和斜率的调控能更有效地实现央行的政策意图,但其对曲度的影响仍较有限.最后,为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可控性,本文提出应加快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调控能力、提高央行对预期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完善国债市场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1月份债券市场主要特点为:债券市场结束振荡下行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国债总指数领涨;1~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面下降;高等级企业债收益率呈平坦化;企业债信用利差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下一阶段,在货币政策预期企稳的情况下,流动性将支撑债券市场继续走强,国债收益率曲线短端以及中短期信用债券有可能受到投资者的特别关注。因此,初步判断,收益率曲线或陡峭化下移,而信用利差有望全面会企稳甚至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发现,我国银行间市场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具有先行作用,先行期达12个月,可以为货币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承上启下作用,但由于反映存款收益和借贷成本的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还存在缺陷。虽然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收益率曲线,但收益率曲线中还包含除货币政策以外的其它信息,所以货币当局一方面应重视利率预期管理和加强对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应重视对收益率曲线内涵信息的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疫情冲击,澳大利亚于2020年3月宣布采用盯住三年期国债收益率,正式实行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这一操作模式曾被美联储看好,然而仅不到两年,澳联储就退出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这主要是由于: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抬升,中长期融资成本和澳元币值承压明显,不利于经济复苏;永久性套利机会导致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损害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易对私人部门形成挤出效应,央行为实现价格目标不得不膨胀资产负债表,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并威胁央行独立性;通胀压力持续上升,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难以为继。作为危机应对政策手段,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并不适用于中国。今后,在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应尽快明确隔夜利率操作目标和短端基准政策利率,始终坚持将物价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加大汇率弹性,充分发挥其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改进货币政策透明度,完善与市场的沟通机制,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和VEC模型探究MLF数量和利率调整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MLF净投放和降低1年期MLF利率在长期显著降低国债收益率曲线斜率,降低1年期MLF利率将使国债收益率曲线曲率上升,通胀率上升会使国债收益率曲线斜率降低,曲率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比数量型工具对债券...  相似文献   

20.
《金融纵横》2014,(12):18-30
本文在研究国外央行、国内其他机构构建债券即期收益率曲线的基础上,运用Nelson-Siegel拟合法构建了基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的国债即期收益率曲线,并利用所构建收益率曲线的水平因子和倾斜因子,与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相关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与CPI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收益率曲线的斜率是CPI的先行指标,包含了通货膨胀走势的前瞻性信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定期存款利率的调整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位置和斜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关键词:中央银行债券收益率曲线货币政策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