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1+X”证书制度的普及,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逐渐推行课证融通,部分学校尝试将“岗课赛证”进行融合,实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系。针对存在的人培定位不清晰、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学校应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为导向,从模块化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优化、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和高质量师资队伍打造等方面入手,全力推进“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改革,剖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网店运营推广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探索和研究了1+X证书制度下“课、证、赛、岗”融通的电子商务专业网店运营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培养符合新时代网店运营推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1+X”证书制度改革的实施对专业教学中课证融通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构建课证融通的教学指导体系,成为专业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从“1+X”证书制度改革入手,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课证融通策略的制定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能全面提升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使课证融通办学模式得到系统的贯彻落实,真正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能适应市场环境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4.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抓手。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应深度融合“1+X”证书要求的社会岗位技能,在专业核心课中融入仓储、运输、信息管理等资格证书的模块内容,构建基于岗位能力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为保证实施效果,要强化“1专业+X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课证融通体系、优化以“产教融合”为载体的师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莫海萍 《物流科技》2022,(12):162-164+168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课证融通是“1+X”证书有效落地实施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课程教学实施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1+X”证书制度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施课证融通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标准、丰富课程教学资源、课程学分置换、师资培训六个方面进行探索,对国内高职院校探索“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满荣  王玥  刘阳 《数据》2022,(11):119-121
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证融通”有助于化解就业矛盾,拓宽高职学生的就业途径,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推进产教结合。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通”在师资队伍、教学方式与途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为此,高职院校需要深入挖掘1+X证书制度的内涵,将教学方法与“育训”结合,推动教法改革;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促进X能力转化;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托,增强“校企”合作,以此来推动“课证融通”路径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高职物流专业为切入点,简要阐述“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在分析当前“1+X”证书背景下物流领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结合课程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课证融通、校企合作、多元育人”的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创新,对我国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本文以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背景,研究高职会计专业如何进行课证融通人才的培养,从重构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优化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方面提出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高职学校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开展书证融通为研究对象,探索实践"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光伏相关证书的选取、"1+X"课证融通与光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1+X"教学团队的打造、相关制度的制定、培训取证工作有序组织实施和培训取证评价反馈6个方面,落实"1+X"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前养老服务技能竞赛暴露的教学问题,探索基于技能竞赛的“岗课证赛”教学改革,以此为基础开展养老服务技能竞赛的选拔和培养。最终通过养老服务技能竞赛结合“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提升了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同时,“1+X”证书考试通过率和技能竞赛的成绩有了大幅提高。技能竞赛与1+X证书实现了有机融合,学生百分百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11.
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对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课证融通模式对“1+X”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1+X”试点工作中,积极进行课证融通的改革实践,设计了课证融通路径,并从融合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编写、实训环境建设、学分转换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最后结合实践给出了“1+X”课证融通的实施建议,对于国内高职院校探索课证融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教育要适应当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岗赛证”四位一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当下“互联网+”时代背景。本文通过对当下会计人才的需求分析,指出传统会计专业才人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围绕“课岗赛证”的内涵与原则,提出以岗设课、以证授课、以赛促证、树德立人等四方面具体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法,力求提高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韩澍 《中外企业文化》2022,(12):206-208
实施“1+X”证书制度是将职业技能培训引进并融入职业院校教学体系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使职业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开发与建设课程等环节不断发生变革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本文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现状,结合“1+X”证书试点工作,推进课证融通,深化“三教”改革,探索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培养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应对未来行业变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智慧物流时代需要复合型物流人才,为匹配市场需求、对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需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为此提出“课、证、岗、赛”四融合的课程体系,采用融入VR虚拟技术、基于新构建主义的BOPPPS教学方法,采取“自上而下的学校层级划分的组织体系+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治理体系”双轨保障机制,实现“专业培养+证书培训+竞赛打磨+顶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创新战略和教育部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深化推动人才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就需要统筹融合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实现书证融通,如此,才能够有效地发挥出高职教育的教学效能。所以,在推行高职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过程中,务必要在证书标准以及人才质量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严加把控,以此来规范人才培养过程,促进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的优化改革,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基于现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对1+X证书制度推进过程中的课证融通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意在为当前高职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1+X”证书制度是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顺利落实的重要设计,旨在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研究的过程中,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从目标融通、方案融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实施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以期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1+X书证融通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教20条"里的一项重大创新,而"课证融通"是核心内容,其直接影响物流管理"1+X"制度实施的效果。但因为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行于2019年,起步较晚,在实施"1+X"证书制度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提出在推广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课证融合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物流管理"1+X"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强调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改革发展新的增长点,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纷纷开设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课程,本文则对智能网联汽车1+x证书培养模式的思路到实施过程进行讨论,从学生的授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校企合作三方面讨论如何提高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不仅可以提高技能人才在社会的就业率,还能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课证融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与进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也得到了各个高校的广泛开办。在1+X制度下物流管理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成为了当代教育事业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之一。因此,本文将针对“1+X”证书制度下物流管理专业课证融通研究与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开始将1+x证书制度嵌入进去,希望凭借这样的方式使得专业教育的质量可以不断提升,继而确保培养出更加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本文以中职物流专业为例,探讨在1+x证书制度下专业课岗证融通的实现路径,希望由此提升中职物流专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