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进行建设,使《有机化学》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为培养面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新理念。作为高等院校“为谁培养人”的第一门课,《高等数学》课程覆盖面广,涉及学生多,因此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渠道之一。针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如何突出“思政”理念的问题,本文以求旋转体体积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讨思政元素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的体现,并给出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主要融入点,为高等数学知识体系的再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拉珍 《数据》2023,(1):175-176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场域,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等方面,仍需充分的学理阐释和实践研究。本文针对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数学教育专业课《初等数论》(以下简称“数论”)课堂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优化塑造课程思政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会计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育部要求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文针对如何进行《会计学》“课程思政”进行探讨,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考核评价及教师团队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希望对《会计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动工作势在必行。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明确《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能更好地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更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与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和《国际会计》课程为例,探讨了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必要性,如何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思政建设及案例教学应用于课程思政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希望研究结果能对其它课程更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0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酒店行业需求特征不匹配的背景下,进行《前厅运行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本文基于《前厅运行与管理》课程知识体系和课程目标,从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方法运用、建设目标与教学过程的衔接三方面提出《前厅运行与管理》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此外,基于旅游管理专业“3+1”办学模式,提出构建以学生、任课教师、辅导员、实习单位为主体的闭环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本科专业课《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的课程特点,立足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实践,提出基于商业案例的“四位一体”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该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商业案例为核心,从案例研究、案例开发、案例教学、案例比赛四个角度构建“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为新商科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钟金宏  王康  程周 《物流科技》2024,(4):179-184
课程思政为专业课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将“真善美”作为《管理信息系统》(MIS)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将知识点作为思政元素的切入点,设计了“知识点—资源素材—教学目的—传递价值”的教学内容描述框架。据此,按课程内容体系布局思政元素,进行教学内容重构,得到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通过示例、大小案例结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传递。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对于挖掘传媒类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拓展专业课程育人功能以及提升传媒类院校育德树人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传媒类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传媒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以及优化策略作出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推进传媒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持续优化,进而有效提升传媒类院校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是落实三全育人和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积极探索,本文以机械大类专业中《机床夹具设计》课程为例,通过教学方式与内容改革落实、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建设三个平台构建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全向育人”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以满足专业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和应对高职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给课程思政实施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会计学原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1990年国家教育部将其定为财会专业十一门核心骨干课程之一。本文将"思政元素"融入《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使会计专业教育与思政道德教育紧密结合,针对当前《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课程思政建设需求,提出《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改革措施,以期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对当前高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意义,指出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创新措施,以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已进入“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的阶段。本文从开展混合式教学、开创模块总结课、开辟财眼看世界、开设微信公众号、开通财报直播课、开启终极大比拼、开发多元化考核等七个方面提供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力求破解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会计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是会计相关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重要抓手。本文在确定《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对《基础会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恰当的融合在一起,最后对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6.
当前,构建“大思政课”一体化育人体系的任务艰巨,课程思政、行业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的协同育人合力尚未形成,本文针对当前课程思政、行业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之间存在着的一些问题,重点有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和行业思政所打基础不够、引领作用未能充分体现,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提供专业动力不足、为行业思政所作前期准备不足,行业思政为思政课程提供企业资源不多、为课程思政所作深化巩固欠缺等问题,提出解决路径,主要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为课程思政和行业思政打牢基础,以课程思政创新实践为动力、为思政课程和行业思政提供源泉,以行业文明公约为精神纽带、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保驾护航,从而助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实现课程思政、行业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有机融合,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地提升了高校教学效果。然而,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从事思想政治与专业融合教学的能力欠缺以及“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等。高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应从顶层设计考虑,由学校统筹规划,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激励措施;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培训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根据各学科特点从灵活采用不同形式的考察方式出发,重点解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借助“课程思政”元素发挥专业教学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X线诊查技术》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大学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探讨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X线诊查技术》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措施,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步骤,形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教授学生掌握经济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遵守经济法律规范,遵守会计职业道德。重点对《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点进行了深入挖掘与分析,并列举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充分发挥本校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价值观的引导贯穿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力争保持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近几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呈现磅礴之势,成效渐显。但与此同时,前行中的问题也渐显出来。其中,基于单一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已开始衍生出“各自为战”、建设重复、统筹困难、资源争抢等问题,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影响逐渐显现。为此,“找到”基于专业课程群建设课程思政的一般规律和重要经验,实现课程思政在建设上“三个优势”——资源整合优势、工作统筹优势、新文科建设优势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