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专业教育必须与思政教育协调起来,其中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二者兼具,才能保证学生充分建立起良好思想情操。其中建立混合式教学,将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与思政教育融合;以线上线下保证专业思政课程理论和实践对接;以双师型教师标准培养专业教师、思政教师成为了高校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达成协同育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力阐释高校“艺术+思政”协调育人优势,用运动系统论、情境构建论、文化生态论分析协同育人之三大学理支撑,进一步探寻“艺术+思政”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对策,为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拓宽“艺术+思政”的实践路径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面临学生就业压力,学校和师生特别关注就业能力的提升,对课程思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破解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难题与困境,关键是构建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加强研究,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支撑;齐抓共管,构建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提升专业课教师能力,保证课程思政的师资力量;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解决课程思政的...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强调应高度重视思政工作的开展,并就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其中课程育人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党中央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本文通过对为什么提出课程育人、课程育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落脚于如何有效推进课程育人,在习近平关于思政教育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展课程育人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本文探讨了高职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包括加强沟通和交流、明确教师角色定位、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建立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整合教学内容等方面。通过这些途径的实践,可以实现高职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互补和协同,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关键.积极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能有效实现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协同效应.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中,应以课程特点和研究内容为基础,以知识目标和思想政治目标融合为导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已经迈入了“互联网+”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网络思政教育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了高校的重点研究课题。通过对传统思政研究进行分析,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思政教育工作发展趋于缓慢。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必须要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目标,从而实现网络助力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探讨传统思政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并基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下,深入研究协同构建网络思政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校实践育人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推动高校实践育人与思政课协同发展,可以发挥实践的育人优势,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检验思政课育人效果.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性被弱化,实践重形式轻内容,学生获得感匮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必须明确实践的育人目标,强化理论内容,丰富实践形式,发挥教师与学生合力,以期实现高校实践育...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既是近年来高职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又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理应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从而有效推动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深度融合,一改思想政治课处于“孤岛化”的局面。基于此,本文就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视角下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展开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张敬哲 《活力》2022,(4):130-132
作为高校的主体,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为国家提供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重任,应当把课程思政与职业学科相结合。在高职院校工作中,课程思政是必不可少的。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课程思政,使其与职业课程的衔接日益薄弱。这种偏重专业、低德育水平的做法,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水平,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思想政治素...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党的主张在教育领域的思想统领。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形式。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是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思想必修课;课程思政能力是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必备能力。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入手,阐述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办法和路径,论述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在"大思政"背景下,促进教学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协同合作是高校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趋势,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两支骨干力量,是高校稳定的思想保障,加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旨在助推育人工作常态化发展。文章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内容维度和目标维度。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把握意识形态教育,坚守立德树人阵地,进而巩固育人格局。此外,从完善指导机制,形成多元共治育人格局;创新课程机制,优化高校立德树人载体;革新实施机制,助推关键环节协同发力三方面入手,助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层次融合,在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时,提升高等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社团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创新、自我管理、自我引导等功能的有效载体.大学社团随着时代进步迅速发展,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如何更好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探究高校学生社团育人路径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理念的提出,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参考,也对高校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格局的要求。各大院校面对新的挑战,纷纷开始实践上的尝试,并在制度、教学理念、方法上作出调整,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同时在此基础上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为各项育人工作的落实提供有效的保障。本文分析高校协同育人工作开展现状,针对二者融合的问题提出创新的对策,为更好地落实协同育人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挖掘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和法治教育教学规律,在思政教育教学中有机融入民法典教育,使之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为高职院校民法典内蕴挖掘教育价值提供新思维,为高职学生思政课程教育提供新内容,为民法典的宣传提供新途径,为民法典教育提供新范式.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客观总结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建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打造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团队、构建各类课程教师协同育人平台、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等途径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育人急需重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政治要求,思想价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而心理需求层面的满足能够更好地进行思想引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与关键连接点,最终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合二为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能够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与价值,促进大学生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课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实践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从构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学团队建设、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专业实践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实现具有新商科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将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当前医药院校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制度与保障机制不完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低、课程思政教师认知不到位、课程思政教师育人能力不高等问题.本文从医药院校建立和完善协同育人制度与保障机制、增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师素养、加强专业知识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