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外汇》2023,(8):76-77
<正>美元震荡走弱。受硅谷银行事件影响,美元指数(USDX)在3月9日冲高后回落,月末收于102.60,全月贬值2.28%。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3月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贬值1.01%,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1.58%,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0.48%。欧洲、亚洲和非洲货币表现强势。欧洲货币方面,受能源价格持续回落、经济预期回暖以及欧央行加息等因素提振,欧洲货币整体走强。受关键指标利率大幅加息100个基点影响,冰岛克朗3月对美元和国际清算银行(BIS)有效汇率指数分别升值5.17%和3.46%。波兰兹罗提对美元升值超过3%,捷克克朗、欧元、保加利亚列弗、丹麦克朗、瑞士法郎和英镑升值超过2%。欧洲货币中仅挪威克朗和俄罗斯卢布受能源价格下跌影响对美元贬值,分别贬值1.39%和2.15%。亚洲货币方面,泰铢年内再次成为亚洲表现最强货币,主要受旅游业复苏提振,3月对美元和BIS有效汇率指数分别升值3.44%和2.11%;日元紧随其后,对美元升值2.69%;菲律宾比索对美元升值接近2%;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以色列新谢克尔和韩元对美元升值超过1%。亚洲货币中仅有港...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2024,(2):76-78
<正>美元高位震荡,全年小幅走贬。受美国就业和通胀表现、美联储加息进程及市场预期变化影响,2023年美元指数(USDX)在99—107的区间内宽幅震荡,全年贬值2.04%。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全年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体货币贬值2.20%,其中对发达经济体货币贬值2.47%,对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1.95%。非美货币表现分化,亚洲货币偏弱、欧洲货币偏强。样本货币中有6成货币对美元升值:欧元升值3.6%、英镑升值5.73%、波兰兹罗提升值近12%、瑞士法郎升值超10%;墨西哥比索升值超15%、巴西雷亚尔升值近9%,哥伦比亚比索因高政策利率等因素对美元升值超25%,在样本货币中升值幅度最大;亚洲货币中升值幅度靠前的是新加坡元,升值1.53%。对美元贬值的货币中,日元因货币政策分化等因素,全年对美元贬值近7%,汇率水平接近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低点,这也是日元连续3年对美元贬值;阿根廷比索贬值超78%,土耳其里拉贬值超36%,俄罗斯卢布贬值超22%,南非兰特贬值近8%,人民币贬值2.9%。整体来看,欧洲货币政策收紧抵抗通胀,货币普遍升值,亚洲货币总体偏弱。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2023,(14):76-77
<正>美元高位震荡。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三次加息,受加息预期变化、利差变动和就业数据影响,美元指数(USDX)在101—106的区间内震荡,上半年微贬0.1%。同期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贬值1.3%,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1%,对新兴市场国家贬值1.5%。亚洲和欧洲货币涨跌互现。亚洲货币方面,土耳其里拉延续2021年、2022年大幅贬值态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2023,(16):76-77
<正>美元整体走弱。7月,美元指数(USDX)受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影响,月中一度跌破100关口(7月13—18日),月末收于101.88,全月贬值1.45%。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7月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贬值1.32%,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1.1%,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1.51%。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货币整体走强。欧洲货币方面,受二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欧央行如期加息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汇》2023,(6):76-77
<正>美元止跌反弹。2月,美元指数(USDX)震荡走强,结束连续4个月下跌态势收于104.99,全月升值2.82%,收复前两月失地。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2月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升值2.05%,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升值2.53%,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1.63%。亚洲和大洋洲货币由升转贬,非洲货币延续弱势。受美元走强影响,亚洲货币从1月的升值转为整体走贬。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汇》2023,(10):78-79
<正>美元震荡。4月,美元指数(USDX)继2月反弹和3月下行后开始盘整,收于101.66,全月贬值0.91%,为近半年变动幅度最小月份。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4月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贬值0.04%,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0.59%,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0.45%。欧洲货币总体偏强。经济预期优化和欧央行加息预期继续支撑欧洲货币走强。欧洲13个样本货币中,有11个货币对美元升值。欧元对美元升值接近1%;波兰兹罗提受贸易顺差提振,对欧元上涨2%,加上欧元对美元升值,波兰兹罗提对美元和国际清算银行(BIS)有效汇率指数分别升值2.93%和2.56%,是4月对美元升值幅度最大的货币。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2023,(18):76-77
<正>美元延续强势。8月,美元指数(USDX)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影响,月中一度升破104(8月25—28日),月末收于103.63,全月升值1.72%。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8月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升值2.03%,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升值2.17%,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1.90%。亚洲、欧洲货币走贬。亚洲货币方面,土耳其里拉因央行超预期大幅加息,成为8月唯一升值的亚洲货币,对美元和国际清算银行(BIS)有效汇率指数分别升值1.07%和2.86%。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2023,(2):76-78
<正>2022年,美元冲高回落,多数非美货币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美元指数(USDX)全年升值7.8%,最高114.16(9月27日,近20年高位)。2022年3月美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时隔40年重返8%以上,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前三季度美元指数强势上行,较年初一度升值近20%;第四季度,伴随美国通胀回落和对美联储的转“鸽”预期,美元指数回调,回吐年内部分涨幅。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元指数,全年美元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升值5.4%,其中对发达国家货币升值7.2%,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3.6%。总体看,非美货币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表现总体优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美元之谜”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危机最容易发生在经济基本面恶化、投资者信心丧失和资本流动逆转的国家,且一般伴随着货币大幅贬值。但是,美国次债危机逐步演变成全面金融危机的过程并没有出现美元大幅贬值,甚至还出现了美元升值,“美元之谜“因此产生。本文先回顾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分析最近几次金融危机中危机国的货币表现,得出货币贬值是金融危机突出表现;然后分析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元反常表现,提出“美元之谜“,并对“美元之谜“可能原因进行探讨;最后分析“美元之谜“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月,美元指数总体下跌,美元对欧元、英镑走弱,对日元走强;主要货币短期利率上升;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全球主要股指振荡上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金融失衡持续扩大.亚洲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对其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抑制各国货币的升值.亚洲表现出对美元资产的强劲需求。截至2004年1月底.亚洲的外汇储备已经升至20006亿美元.比2003年底增加了48%,这是亚洲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两万亿美元大关。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1月,美元指数先升后降,总体微幅上涨;主要货币短期利率微降;主要发达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下降;主要股指先降后升,美国主要股指走势较弱,欧洲和亚洲主要股指总体上升。  相似文献   

13.
袁野 《云南金融》2009,(11):42-42
2009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引起观察人士对美元走势的争论,有人认为,美元贬值将损害美国经济复苏;但也有人认为,美元贬值不可避免.适度贬值对美国经济有益无害。3月以来,美元在贸易加权基础上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了12%。10月中旬,澳大利亚央行的升息决定以及海湾国家打算放弃使用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结算货币的传言又使美元一跌再跌。  相似文献   

14.
进入4月份以来,美元地世界主要货币汇率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大幅下跌。本文分析了美元对主要货币大幅下跌的原因,指出美国连续会计假帐丑闻、经常帐户和财政“双赤字”、股市泡沫以及欧元区、日本的经济恢复是美元对这些地区货币贬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美元指数先降后升,总体走平;主要货币短期利率下降;主要发达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总体上涨;主要股指走势分化,美国主要股指总体振荡下跌,欧洲和亚洲主要股指总体走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汇》2013,(6):70-71
美元受"风景独好"的基本面支持,短期内很可能会延续坚挺;而主要非美货币则暂时难以找到还击的机会。近几个月,美元总体上强劲上扬:道琼斯-FXCM美元指数连续上涨6个月,涨幅超过7%;ICE美元指数在经过6个月窄幅盘整后,上个月亦向上突破,单月涨幅达到3.59%。同时,主要非美货币则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汇管理》2012,(8):62-63
今年第一季度,美元对各主要货币整体下跌,仅美元/日元上扬。反映美几对一揽子货币走势的ICE美元指数1月中触及近一年高位后回落,欧元/美元第一季度累计上涨2.9%,为一年以来表现最佳的一个季度,美元/日元第一季度7.6%的升幅,为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季度上涨。美元对欧元等货币下跌主要由于第一季度欧债忧虑有所缓解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好于预期令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改善,美联储可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亦一定程度上打压美元,而美元/目元上扬因为日本中央银行采取宽松政策导致日元迅速走弱。  相似文献   

18.
<正>加大货币宽松力度、主动让货币贬值成为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增加出口、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的有力"武器","货币战"由此不断升温。但随着美元的强势回归,出口不见明显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却已贬值到难以挽回的地步,也因此陷入到持续宽松的负循环中。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始终不改强势本色。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仅贬值0.02%,略显强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2020,(2):31-33
《中国外汇》:您如何评价2019年我国外汇市场的运行状况?2020年的发展前景如何?王春英: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了“稳定、平衡、理性”:一是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2019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小幅下跌1.6%,对CFETS篮子货币下跌2.0%。同期,美元指数上涨0.2%,EMCI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下跌1.3%,人民币汇率在全球非美元货币中的表现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20.
当本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对其汇率指数的编制需求就会上升。JP摩根在2007年就用双边贸易权重编制了人民币指数,本研究用派氏链式指数法编制人民币汇率指数,它考虑到了多边市场的竞争因素。编制货币汇率指数的目的之一是让投资者有效地和无扭曲地掌握该货币汇率的走势。本研究试图用没有"国家符号"的黄金、石油和特别提款权三种本位测试上述两种人民币指数、美元宽指数、欧元指数和亚洲货币单位。检验发现尽管中国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有相当大贸易和投资往来,但在上述指数中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欧元指数和亚洲货币单位中看不到人民币的影响。唯在美元宽指数中能看到大中华货币(人民币、新台币和港币)有较大影响。货币指数中体现了其域际属性。就如英镑与欧元指数,加拿大元、墨西哥比索与美元宽指数,韩元与人民币指数等。可见地理位置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