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世界经济前景尚不明朗,欧美等国面临的种种危机使其进口需求大幅萎缩.在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地区,拉动内需已是当务之急,而如何长期性、发展性、可持续性地拉动内需,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四个1号文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牧业,每一项都是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新阶段变化,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为民、富民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我省农村情况到底如何,我们对湟中县大才乡小磨村、互助县双树乡高羌村、乐都县中岑乡业鄯洼村、贵德县河阴镇大史家村250户农户连续五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虽然这些数据和这几个村的代表性有其局限性,但从微观角度认真分析这些材料,对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和进一步研究制定指导农村工作对策大有裨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拉动内需:到农村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晶 《中国报道》2009,(2):46-49
2008年底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据测算,增加农业投入,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在直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还有约40%转化为消费。农民消费每人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900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提出拉动农村内需的措施将为我国经济增长积蓄后劲,注入持续的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表示。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出台了刺激农村消费需求来拉动内需的政策,这些政策能否有效不仅取决于农户收入的增长,还取决于农户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本文使用线性AIDS模型测算了农户的需求收入弹性,结果显示.农村医疗服务、农村文化教育和交通通讯的收入弹性均大于1.且前两项的收入弹性大于后者。本文建议要刺激农村消费应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优先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才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相似文献   

5.
农村沼气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在全国各地广大农村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明显。为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全力构建农村循环经济大格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近日,玉田县政府办公室有关人员结合县农经局深入有关乡(镇)、村、户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分析现状、查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五信用”建设情况。一是按照《互助县信用乡(镇)、信用村创建实施方案》,人行互助支行通过近四年来的努力.截至2008年末在互助县共创建信用乡(镇)5个,信用村115个,评定信用户19584户,信用乡镇占全县乡镇总数的26%,信用村占全县行政村数的39%,信用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5%。二是按照“信用互助”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带领市政府办公室的部分同志,到莱城区和钢城区就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劳动力转移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着山区村与平原村、好村与差村都要调查,富裕户与贫困户、务农户与打工户都要了解的原则,先后深入到吉山、龙子、卞官庄、公王庄、苗山二村、磨石峪、南赵家峪、东马泉、东平洲、西平洲共10个村庄,调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12家,深入农户24家、特困户14家,  相似文献   

8.
张慧卿  肖斌卿 《改革》2007,(11):41-48
以福建漳州N村近三十年的农户借贷行为为切入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金融支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经济高速发展时,农户借贷行为频繁;经济发展缓慢时,农户金融需求减少.农户较少借贷。这意味着现有以金融供给为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存在错位,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真正金融需求并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进一步.新农村建设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思路可能需要在农村金融体系外求解。  相似文献   

9.
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不足,需要强化内需拉动。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主要措施。因而必须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搞清农民对工业品的需求情况如何,农村市场比较平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开拓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部分农村地区步入小康及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脱贫动力和基础设施投资动力正在逐步消失,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寻找新的经济拉动力。这种新的动力就是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经济建设的力度,要求我们充分运用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投资点、新的消费点来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把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一湾底村天宫庄园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三星级粳业旅游点,2008年旅游收入突破1100万。  相似文献   

12.
正在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的改革发展作为讨论的主题,这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说它明智,是因为它找到了解决中国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内需问题的——钥匙。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苦于内需不足,因此只好寄望于投资和出口。由于投资存在很大浪费,而出口又以透支未来为代价,这就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受到限制,是一种质量很差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洪振学 《北方经济》2009,(22):12-13
内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为应对经济危机,保持经济持续稳健发展,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和措施,效果开始显现。但作为长效机制,拉动内需不能依靠政府的深度干预,而是仰赖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应日本星火产业株式会社邀锗,1989年春节过后,笔肴随江西省人民友好访问团访问了日本,重点考察了大分县开展“一村一品逞动”,推动地方产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接触了县、市、盯、村的许多干部,了解了农户和加工厂,所见所闻,感触颇疾,日本同中国的国情不同,但在农村经营,产业建设,经济发展上,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西省供销合作社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参与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新网工程"建设速度加快,经营服务方式开始实现转型发展,现代流通业态得到强势推进,改革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了农村流通主导作用,为拉动农村消费、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刘林 《改革与战略》2010,26(11):36-40
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内需应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外需快速增长给我国央行货币发行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带来挑战,使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做到良性循环。要建立起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进行出口战略性调整,"消解并转移"过度的外汇储备,把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政府促进公共消费联系在一起,以此作为有效扩大内需的一种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服务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结合点,是城乡协调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更是农民增收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合理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从长远的角度看,必须建立起一个消费型社会,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只有内需和外需两个轮子都健全,经济才能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经济》2010,(4):51-5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太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怎么把农村资源充分整合利用是关键点。农村市场潜力大,以我们村为例,总人口一千多,去年增加的小车就有三十多辆。农村市场对拉动消费促进经济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与和谐农村构建的前提和保障.然而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以及经济危机等新形势的出现,农村经济呈现波动趋势.在此背景下,应积极探索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