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国正 《中国土地科学》2020,34(10):117-124
研究目的:明晰农地权益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进而揭示当前全国各地对农业转移人口农地权益保护状况。研究方法: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转移人口的农地权益只得到部分保障;(2)农地权益保障状况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区域经济越发达,农地权益保障越完善;(3)农地权益只得到部分保障对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迁移起着促进作用,但却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着显著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农地权益保障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农地权益的不充分保障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负面影响,而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这种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农地流转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流转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1)江苏省农地流转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苏南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最高,而苏北地区的农地流转增速最快,且已超过苏中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2)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都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鼓励和扶持农地流转的农村土地政策有效促进了农地流转的发展,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紧张的农村人地关系和与种植面积(承包面积)挂钩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地流转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研究结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该因地制宜引导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并逐步探索农地流转专项补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行为差异,发现在既定的农地制度框架下,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行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普及程度,以及行为过程中的理性化、契约化、组织化程度,都随着区域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垦区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作为土地经营权进行交易和转移的场所,即要按照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体现效率,通过竞争方式进行承包;又要正确处理保障广大农业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缩小职工收入差距,低价对农业职工进行承包。农垦总局应不断完善这种机制,妥善处理农地承包中的各种矛盾,以求达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以黑龙江垦区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为依托,对农地流转市场中土地初次承包和流转情况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并进一步分析了垦区农地承包过程中的不同博弈主体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台湾农地改革及其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陶建平台湾自60年代以来经济迅速发展、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的高速增长是通过实施外向型“出口导向”工业化发展战略来实现的,而“出口导向”工业化的成功奠基于50年代初的农地改革及其以后的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地流转是促进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农地流转的农业集约化效应形成机理,并以2005~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投入因素方面,财政支农和农业劳动力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负影响且不显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在配置因素方面,城镇化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增长对农业集约化发展产生正影响且不显著。此外,农业集约化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为促进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需要继续有序推进农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大财政支农强度,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7.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农户风险偏好情境下的异质性讨论仍不充分。为此,在引入农户风险偏好因素后,基于2019年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考察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转移显著提高农地转出行为的发生概率,并且具有明显的农户风险偏好异质性,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农户在面临劳动力供给约束时更倾向将农地转出,但该效应在风险偏好型农户群体不显著。此外,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地转出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章认为应关注农业劳动力转移影响农地流转的农户风险偏好情境依赖性,疏通农地流转的堵点,助力实现农业规模化。  相似文献   

8.
土地流转难题待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农地利用上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农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客观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拓宽农村经济的发展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规模经营及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城市传统部门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邢建国合理而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大多数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或曾经面临的共同任务。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利用,不仅关系到农业部门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和成...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传统经济逐渐衰弱,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现代经济日益增长,并最终取代传统经济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以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基于陕西省和山东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规模经营对地理标志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农地规模经营政策对地理标志农业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标准化生产存在中介效应;(2)农户扩大农地经营面积意愿越强、延长农地流转期限意愿越强、低效农地转出意愿越强、劳动力转移意愿越强,越有利于地理标志农业发展;(3)政府农地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越大、农户对农地政策越了解、农业机械和技术劳动力投入力度越大、化肥和农药减量投入越有效,越有利于地理标志农业发展。研究结论:应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使其成为地理标志农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实现农地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区域农地利用效率的途径,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全国各省1990、1995、2000和2005年的农地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口普查数据和各省经济发展数据,形成一套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估计、检验劳动力省内和省际转移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1)各省农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2)劳动力省内转移促进了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3)劳动力省际转移对劳动力输入地区的农地利用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从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出发,未来的政策应该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本省内流动;同时在理论和政策层面关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汪菁 《农业经济》2023,(3):89-92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现代化目标下推动农地流转存在诸多障碍,如农户经济利益保障不足、非农劳动力社保缺失、城乡资源配置失衡等。本文以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农地流转滞后现象特点,探讨如何在保障农户农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基于农户自愿原则提高农地流转效果,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以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开展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业的资本化主要是将资本化作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资源配置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以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分析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各项影响因素,对中国农业资本化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其在推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强农业资本化转变,逐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为行业的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垦区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作为土地经营权进行交易和转移的场所,即要按照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体现效率,通过竞争方式进行承包;又要正确处理保障广大农业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缩小职工收入差距,低价对农业职工进行承包。农垦总局应不断完善这种机制,妥善处理农地承包中的各种矛盾,以求达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以黑龙江垦区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为依托,对农地流转市场中土地初次承包和流转情况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并进一步分析了垦区农地承包过程中的不同博弈主体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三个维度选取10个指标构建白银市农地流转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2019年白银市农地流转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准则层中,经济、社会绩效对白银市农地流转综合绩效的影响较大,其权重值分别为0.41和0.419。(2)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生产人数及有效灌溉面积权重较高,是影响农地流转综合绩效的主要因素。(3)农地流转对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分析影响村庄层面农地规模经营发展的因素。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村庄经济发展对农地规模经营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村庄整体非农就业水平提高促进了农地规模经营发展,但当地非农就业机会增加抑制了农地规模经营发展;村庄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委员会可以保障农地规模经营的顺利推进,但行政推动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村领导来自大宗大族不利于农地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村干部"年轻化"对农地规模经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农地规模经营的推行应该因地制宜,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以及规范村干部在农地流转中的行为来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芜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当前农地流转的形势,剖析农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规范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文章采用安徽省芜湖市4个县和4个区的17份农业大户访谈记录、244份农户调查问卷,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归纳总结了农地流转的现状差异;科学地选取相关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剖析了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农地流转现状差异主要表现在流转方式、流转规模、流转期限和流转价格等4个方面;(2)农地流转是一项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其中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利益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同时,科技进步、政策法规等因素也从侧面推动农地流转。建议综合协调各方面因素,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引导农地高效流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规模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农地制度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地制度是国家经济和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农地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农业自身的发展,并影响到整个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本论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将农地制度问题置于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之中,从现实出发,并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地农牧团场加快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壮大经济实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的步伐。农牧团场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能否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到团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本文介绍了农牧团场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