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导向     
“十五”期间我国合成胶粘剂 市场发展趋势 “十五”期间,我国合成胶粘剂市场需求将稳定增长。专家预测,合成胶粘剂在以下领域市场需求具体增长情况为:本材加工2005年消费量预计为3Mt,“十五”期间(下同)年均增长速度5%;建筑2005年消费量预计为1.1Mt,年均增长速度10%;包装2005年消费量预计为300kt,年均增长速度10%;纺织2005年消费量预计为250kt,年均增长速度10%;制鞋2005年消费量预计为240kt,年均增长速度7%;印刷2005年消费量预计为150kt,年均增长速度10%;汽车2005年消费量预计为90kt,年均增长速度9%;电子2005年消费量预计为20kt,年均增长速度10%;其他2005年消费量预计  相似文献   

2.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十五”期间我国石化生产、需求都将有很大增长。 对于乙烯工业,除了现有乙烯企业的二轮改造和挖潜增效增加能力外,还将建设几套大型乙烯装置,我国的石化工业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炼厂丙烯估计能增加600 kt生产能力,到2005年丙烯生产能力可望达到7 Mt。乙烯需求2005年约为14.8~15.7Mt,2001~2005年间年平增速达7.9%~9.0%,届时生产能力将达8.7 Mt左右。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信息产业“十五”规划,我国光缆增长率为15%,未来五年国内光缆总建设规模约为120万公里。到2005年我国光缆总长度累计达到1250万公里。2000年我国共使用光纤600万公里,光纤使用量以15%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05年我国光纤市场需求在2000万公里左右,缆内平均芯数为24芯,合成光缆数为40万公里左右,这无疑给我国光纤光缆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加入WTO后,国际光纤光缆企业的巨头已经瞄准我国市场,我国光纤光缆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目前我国聚苯乙烯(PS)市场具有以下四大特点:1、需求旺盛,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市场潜力大。进入1990年代以来,我国聚苯乙烯需求旺盛,消费量飞速增长。1999年,全国聚苯乙烯总消费量达到2430 kt,比1990年增长10多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7.6%,增长速度在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仅次于ABS树脂,是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6倍多。据预测,今后我国聚苯乙烯的需求量仍将平稳增长,2005年将达到3170~3300 kt,2010年将达到3900~  相似文献   

5.
由于市场的强劲需求,我国模具行业始终保持良好发展的势头。“九五”期间预计模具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速可达到13%。2000年模具总产值预计可达260~270亿元。“十五”期间,预计发展速度可能趋缓,但预计仍将保持在10%左右的年均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6.
政策导向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五”发展思路 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7%~8%。为此,石油工业将保持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平均年增长率应达3%~4%(含国外份额油);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天然气产量应  相似文献   

7.
1998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30.4%,这标志着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因为按国际经验,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将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从“十五”计划看,城市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全国将掀起新一轮城市化高潮,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财富》2005,(6):14-14
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今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根据“十五”计划,2005年中国GDP将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而中国在2004年,GDP就已经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元。统计显示,2001年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根据“十五”计划,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而“十五”前四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6%,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在“十五”时期不平凡的五年里,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还将处在增长的上升期,存在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发展资金供给充足,人力资本快速增加,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势头不会停止。文章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也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二是社会矛盾凸显,三是国际竞争压力加大,四是经济安全问题突出;必须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虽然,目前中国的家政社区服务业普遍存在零、乱、散的现状,但这一市场却潜力巨大。据北京市劳动部门统计,北京“小时工”的市场需求达十几万人。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下岗工人的再就业率,十五计划特别  相似文献   

11.
全球知名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最近发布报告称:未来5年,我国工程塑料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2%,至2013年工程塑料需求量将接近300万t;销售额增长的速度更快,将保持在11.2%左右,在2013年将达115.6亿美元。主要的推动因素包括汽车和电子电气行业的稳健发展,以及在技术和应用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数字     
《网际商务》2011,(2):9-9
125万亿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初步预计,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25万亿元,是“十五”末期的1.26倍,“十一五”年均增长21%。  相似文献   

13.
《化工科技市场》2002,25(12):3-4
近期业内专家对我国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目前我国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发展重点。 根据“十五”发展计划和国民经济远期发展规划,我国的经济在今后5-10年内仍将保持年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而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在从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方向转变,为发展精细和专用化学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和规模效益明显的重要产业,是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十五”规划要求交通运输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载货汽车有巨大需求,轿车逐步进入家庭消费,市场需求大,持续时间长,正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我国冶金、石油、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目前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印发。 “十五”期间江苏省农机化发展将以水稻生产机械化为重点,实现主要农作物稻、麦、油菜、玉米生产机械化,积极推进林牧副渔生产机械化,为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2005年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部分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生产全面械化。围绕以上战略目标,“十五”期间着重组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全年造船完工390万吨,比上年增加12.7%,特别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完工近300万吨,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创造了历史新水平。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十五”末中国的造船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  相似文献   

17.
全球著名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公司,最近发布报告称:未来五年我国工程塑料总体市场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0.2%,至2013年工程塑料需求量将接近300万t。销售额增长的速度则略快,未来5年将保持11.2%的年均增长率,销售额在2013年约达115.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旅游业坚持以“繁荣搞活三大市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拉动促进经济发展”为主线,以提升广州城市国际地位为重要目标,以打牢旅游产业基础为重点,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期间的预定目标,实现了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历史性跨越,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期间的预定目标。2005年城市旅游接待总人次达到9398.53万人次,同比增长11.37%,入境旅游者510.31万人次,其中外国旅游者达到176.65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6.74%和27.12%;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24.68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2.9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4.19%和20.95%,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8.17%和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7.86%。总结“十五”旅游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专家预计,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十至十五年,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如果“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5%,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左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比2005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个5年     
钟雁明 《中国海关》2005,(12):30-31
据海关统计,“十五”期间广东的出口贸易不惧艰难迅猛发展,2003年的出口额达1529.4亿美元,提前2年实现广东“十五”计划中”2005年全省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350亿美元”的总量目标。同时,2000~2004年广东外贸出口年平均增幅达到20.1%,远高于“十五”预期的“年均增长约8.5%”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