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蓝鸥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158-159,112
由《中国经济史研究》、《财贸经济》、《货殖学刊》、《史学理论研究》四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商学院召开。到会的经济学、历史学、经济史学专家、学者计50余人。会议主要就传统市场的主要特征、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机制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今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建立”到“完善”,期间已经整整有十年了。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可是社会的变化是巨大的、深刻的、惊人的,可谓“沧桑之变”。今天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在市场经济题目中写下许许多多的内容。比如,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市场经济是致富经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是文化经济;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是民主经济;市场经济是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改革课题,需要加强理论的超前研究,上诲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经济探索”丛书就是一套分析、研究我国当前现实经济中一系列重大的、深层次热点理论问题的学术性丛书。去年底推出的两本新著是:《中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和《中国:企业兼并的理论与操作》。  相似文献   

4.
王乃静 《山东经济》2006,22(6):159-15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制和保障,需要加强宏观调控法治,需要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调控法》。王建敏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下的宏观调控法体系创新研究》和山东省教育厅  相似文献   

5.
“现代市场经济”问题,已成为当代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科研课题。在此研究领域,国内外发表的论著不胜枚举,不乏众多佳作,要在这个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写出同类作品,其新、其深、其特色,非十分突出不足以引起学人的关注。而当我读完新近出版的由陈耀庭教授、巫宁耕教授主编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一书后,颇感该书在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诸多著述中,堪称是一部有独立新见解、有相当深度、有显著特色的力作,故愿作评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张体勤 《山东经济》2005,21(4):F0003-F0003
如果说上世纪最后20年是中国试图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那么,21世纪前20年将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关键时期。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徐向艺教授撰写,山东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秩序》(简称《政府干预》)一书,正是适应我国体制演进、经济发展需要而问世的一部理论专著。在该书中,研究内容及研究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基本判断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进程而言 ,到 2 0 0 0年底 ,可称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创阶段” ;从新世纪开始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对前一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状况作出判断 ,是研究今后 1 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战略思想和战略措施的基础和新的起点。本文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 ,对前一阶段的改革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就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洪绂曾 《特区经济》1994,(9):9-10,13
<正>乡镇企业是以农民投资或就业为主兴办的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产业于一体的经济实体的总称.1987年小平同志在《改革的步子要快》一文中说:“农村改革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1992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乡镇企业,特别要同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小集镇结合起来.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一、乡镇企业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而成长、壮大.乡镇企业是中国大地上最早出现的市场经济主体,她遵照市场经济原则组织生产、营销,并在市场中经受优胜劣汰的考验,在市场中逐步建立一套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的经济改革算来已走过了十五个春秋了,而以放权让利和承包制为思路的改革似乎也已走到了尽头。1994年是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一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规范市场体系,健全各种经济法规等已经刻不容缓地提上了改革的议事日程。作为市场经济,其经济目标是要在全社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通过各种生产要素跨行业、跨部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由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观点。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依靠理论上的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基本框架、分配制度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2014,(21):30-31
建设法治经济要求法治政府与法治市场、法治社会的同步推进。惟其如此,才能建立起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被称为依法治国"升级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对外公布。《决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亦在说明中提到,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马洪同志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研究与探索,具有重要政策效应和学术价值.他较早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取代传统的、以行政命令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要通过改革建立的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用有宏观管理的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这种经济也可叫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洪同志创建了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实际上最早开始了中国咨询研究机构社会化、市场化的改革试点;他对如何开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局面,付出了辛勤劳作.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法律机制里面的基本法是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它规定了14个字为市场经济法律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公平、诚实信用。前8个字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经济有经济的规律,法律是经济的体现,法律的准则是经济规律的表现。另外6个字是市场经济道德准则的深化。 《民法通则》中又将《民法》所调整的横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往事一回首,已过去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体系研究》一书编辑出版亦已过去十多年;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并未陈旧,再读还有新鲜感。这本书是1991年11月23日至25日在中山市举办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理论研讨会”的研究成果。这次大型研讨会是由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省经济学会等16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贫困问题研究陈端计贫困,作为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范畴,研究、治理、开发贫困、这也一直是人类共同的历史任务。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原来风平浪静的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系统已无法按原来的模式运行下去了,处处是"失衡",处...  相似文献   

16.
关于什么是市场经济以及如何建设市场经济的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完全市场经济还有多远》一文,对有关计划经济的弊病和市场经济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有些问题,如: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计划经济的缺陷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好的市场经济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生峰 《特区经济》1992,(8):21-21,23
<正>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摒弃过去的产品经济,建立商品经济,从而区别于过去僵化的经济体制;第二,继承过去计划经济的优点和传统,使商品经济在计划指导下运行,以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诚然,这是一种完美的模式。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具有完美性,但在实践中却不具可行性,不可行的关键就在于这种体制没有明确地确定经济的主体。目前,世界上有两种经济主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只有一个,或是计划经济、或是市场经济,二者必居其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主体是市场经济,中国目前的经济主体则是计划经济。笔者认为,中国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必须把市场经济作为主  相似文献   

18.
完全市场经济还有多远--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景宇 《改革》2004,(6):16-22
经济转型进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但已有的研究只偏重于对经济转型进程"量"的测度,而忽视了转型进程中不同阶段"质"的飞跃。事实上,中国在1997年就已经完成了体制转型,建立了"完全的市场经济",但是中国还需要实现经济发展,向建立"好的市场经济"方向继续努力。为此,中国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实现金融架构与产业架构的相互协调,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向信息化迈进。  相似文献   

19.
新的市场经济框架“进入网络社会的市场经济应该是什么样?那就是由原来金字塔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变成横向联络的网状组织结构。我国现在还是金字塔式的社会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已经很难适应变化着的经济和社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出席“中国改革论坛”研讨会上如此表述。吴敬琏指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在计划经济下,我国没有信用交换,现在有了。目前中国的问题是,经济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金融系统不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美国学者托夫勒当年写《第三次浪潮》时说的市场经济是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方生 《特区经济》1993,(3):48-51
<正>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这里,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对外开放和当前进一步扩大开放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作些探讨。一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对外开放呢?概而言之,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发育的市场机制,有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为此,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没有生产力的较大发展,是难以实现的。对外开放相对过去的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