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证虽然是最为安全的国际支付方式,但仍然存在风险.受益人收到信用证后应根据买卖合同,《UCP600》的规定以及业务实际情况对信用证全面系统地审核,本文从信用证开证行、信用证类型、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名称地址、币种、金额、信用证有效期和到期地点、汇票条款、装运条款、交单日期、货物描述、单据要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文句等方面阐述了信用证条款的审核和修改技巧,旨在帮助出口商更安全及时地收汇.  相似文献   

2.
王芳 《时代经贸》2011,(22):164-165
信用证国际贸易中最安全、最可靠的支付方式。作为一种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缓和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促进了交易的达成;同时,也为进出口双方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但信用证中的软条款问题成为其发挥有效作用的障碍。本文在阐述信用证软条款的含义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具体形武进行了剖析,以提高外贸业务员识别信用证软条款的能力,达到安全结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周灏 《经济师》2003,(5):46-46,48
进口商为了能控制进口商品质量 ,防范信用证业务中的“受益人欺诈”而采取某些最为有效的条款 ,这些信用证条款又会导致进口商认为是“软条款”欺诈。在对两难选择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结算方式中,信用证因为其以银行信誉为付款保障,比其他的商业信用更具有可靠性,所以受到了交易双方的青睐.但信用证"软条款"的存在也给信用证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由干这些"软条款"具有隐蔽性,难以察觉,不仅给当事人双方带来了损失,也损害了信用证业务的支付功能.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信用证的"软条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软条款的成因及表现形式有充分的了解,找出预防信用证"软条款"的方法,才能防范与未然,减少国际交易中的风险,维护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俞加重要.但在信用证中往往被不法分子加入一些不易察觉的软条款,成为国际结算的障碍.本文列举了常见的信用证软条款,根据信用证软条款的特点及识别技巧并结合实际案例对信用证软条款及风险防范进行论述,以为外贸公司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徐映君 《时代经贸》2008,6(8):88-89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俞加重要。但在信用证中往往被不法分子加入一些不易察觉的软条款,成为国际结算的障碍。本文列举了常见的信用证软条款,根据信用证软条款的特点及识别技巧并结合实际案例对信用证软条款及风险防范进行论述,以为外贸公司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典型的信用证软条款形式及危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秋娟 《经济师》2003,(10):48-49
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 ,信用证欺诈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从信用证软条款这一角度探讨信用证欺诈 ,主要介绍五种最常见的软条款设置方式 ,以及在每种软条款方式中出口方可能面临的风险 ,以期能给贸易实务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芳 《经济师》2008,(1):106-107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是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结算方式。但是信用证机制本身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它在促进贸易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其风险主要表现在软条款方面.因此,在办理信用证过程中,出口方应保持头脑冷静,小心谨慎.只有仔细审查对方制定的各项软条款,清醒地识别信用证软条款,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才能确保信用证业务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最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但是信用证的独立抽象原则以及相关立法的欠缺,使得信用证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其中软条款问题便是其中典型的一种.信用证软条款危害巨大,然而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关于此问题的统一可循的权威观点或惯例,这无疑给国际贸易带来诸多不便.国际商会应当对信用证软条款问题进行明确界定,解决信用证当事人权利义务不平衡的现状,并逐步统一信用证的格式和统一必须审核的信用证条款,让贸易实务者有更宏观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杨立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95-196
被称之为"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的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支付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也最容易被不法进口商设置陷阱的通常是信用证中的"软条款"。软条款的出现使得出口商面临较大的出口收汇风险。如何定性软条款的概念,了解软条款的形成原因,识别软条款的不同类型,防范软条款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常见信用证软条款的识别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外贸出口业务的流程为基础,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外贸实务中常见的信用证软条款及其所带来的风险,指出外贸企业应从资信调查、拟订合同、信用证审核等出口业务的各个关键环节着手,提高识别和防范化解信用证软条款的能力,以达到减少交易风险,保障安全收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证软条款的潜在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海涛 《时代经贸》2007,(5Z):79-80
文章对国际贸易实务中买方以信用证软条款作为欺诈手段对卖方实施欺诈的几种常见手段的分析,提醒广大的出口商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必须提高自身对信用证软条款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作为卖方而言,若发现开征行开出的信用证中存在或可能成为影响其顺利收汇的软条款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的降低收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切风险。  相似文献   

13.
张晓波 《时代经贸》2011,(14):168-169
在国际结算方式中,信用证因为其以银行信誉为付款保障,比其他的商业信用更具有可靠性,所以受到了交易双方的青睐。但信用证。软条款。的存在也给信用证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由于这些“软条款’具有隐蔽性,难以察觉,不仅给当事人双方带来了损失,也损害了信用证业务的支付功能。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信用证的。软条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软条款的成因及表现形式有充分的了解,找出预防信用证“软条款’的方法,才能防范与未然,减少国际交易中的风险,维护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外贸易的信用证审核,主要是以合同为基础审查来证条款、单据、货物价格条件、运输方式、装效期以及付款方法、期限等。近年,审核信用证常见来证条款自相矛盾、不易操作、产生歧义等情况。鉴此,受益人在实务运作中应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规避收汇风险。  相似文献   

15.
吴翠华 《经济论坛》2005,(12):32-33
在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中,信用证是使用最广泛且被视为相当保险的一种交易方式。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UCP500)第4条规定,在信用证交易中,银行仅处理单据而不处理单据涉及的货物/服务。只要受益人(出口商)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要求,银行就会付款。因此出口商是否获得款项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满足信用证条款的要求,且按照交易的正常做法,出口商是可以控制其行为是否满足信用证条款的要求的。但近几年来大量出现的含软条款的信用证往往令出口商伤透脑筋,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拒付,钱货两空。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结算方式,但是,由于信用证具有单据与货物相脱离等特点,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信用证软条款进行商业诈骗,影响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文章结合信用证软条款实例进行分析,找出信用证软条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成套设备供货信用证方式结算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承包工程中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它应用广泛,被视为收汇风险最低的一种支付方式.其优点是银行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以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有利于卖方或承包商安全收款.国际工程承包中的成套设备供货大多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但是与一般商品贸易相比,用于成套设备结算的信用证金额大、执行时间长、单据要求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承包商必须认真审视信用证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仔细审核每一个条款,尽可能识别和避免其中隐藏的风险,以保证顺利结汇.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贸易活动,买卖双方可能互不信任,买方担心预付款后,卖方不按合同要求发货;卖方也担心在发货或提交货运单据后买方不付款,所以信用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贸易条件下,出口商根据进口商申请的以出口商为受益人的信用证,进行信用证项下交单.但是,制单员在制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符点,导致单据被结汇银行退回,给进口商带来风险.本篇文章,根据具体业务操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情况,分析信用证项下制单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旨在提高企业的制单效率.  相似文献   

19.
高祥 《经济世界》2002,(8):69-71
信用证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各种商业交易中的金融工具。从功能来上讲,信用证是开证人根据开证申请人的申请向受益人开立的一种附条件的付款承诺:只要受益人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规定的条款严格相符,开证人必须履行其付款承诺。 信用证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种类的信用证适用的场合不同。不过,根据特有的功能与用途,现代信用证有两种基本形式:商业信用证与备用信用证。 商业信用证是信用证的传统形式,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的付款和融资工具。一个典型的商业信用证交易的流程如  相似文献   

20.
胡丽华 《经济师》2010,(7):179-180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流行的结算方式,但是,由于信用证具有单据与货物相脱离等特点,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信用证软条款进行商业诈骗,影响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文章结合信用证软条款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